第540章

  只可惜,不论是韦闲仲还是王宇,都没有胡小舞那样看人脸过目不忘的本事。
  两人只能依稀记得,那位与食堂经理举止亲密的员工看上去还挺年轻。但自从新学期换了承包商后,食堂的打饭阿姨几乎都变成了二三十岁的小姐姐,工作时都带着口罩,无从分辨。
  韦闲仲之后在食堂后门附近蹲守,却再也没有看到食堂经理拍员工屁股的丑态了。
  他的另一个目标是更加直接的证据,比如学校的和食堂相关的财务报告。
  他在三中足球社有一个好哥们,高三1班的学生会生活部部长庞烺,平时一起踢球。
  韦闲仲心想:作为生活部部长,庞烺负责收集学生生活建议,改善食堂宿舍条件。他是否有可能接触到食堂的财务报告呢?
  事实上,这几天庞烺也是焦头烂额。开学没两天,无论是他自己的亲身体验,还是来自身边同学的反馈,都告诉他,学校食堂存在严重问题。
  庞烺甚至整理了一份简短的报告,在开学第三天就递交给了学工处。然而,学工处的回应却是“我们正在调查”,之后便再无下文。
  庞烺又写了一封报告进行催促,却依然如石沉大海。
  直到同学们的不满情绪让家长坐不住,学校这才有了反应。
  作为生活部部长,庞烺多次反馈却没有得到回应。尽管身边的好朋友知道,他每一次都在努力向上反馈,但也有不知情的同学认为他这个部长不称职,没有尽职尽责地收集同学们对食堂的不满。
  “要学生会有什么用?他们加入学生会就是为了简历上好看罢了,我们的声音根本传达不到学校领导那里,还是得靠家长逼宫才行!”不少人这么认为。
  虽然庞烺很委屈,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但在学校针对家长投诉给出回应声明后,他还是感到了无来由的自责。
  韦闲仲找到他,问他能否拿到食堂承包商的财务报告,庞烺的第一反应是摇头,毕竟这些信息属于学校内部机密,通常只有学校领导层或者财务部门掌握,学生会的职责和学校财务并没有直接的重叠。
  然而,望着韦闲仲热切的眼神,加上心中那份迟迟未能释怀的自责,他决定再试一次。
  由于先前家长的投诉,学校已经给出了一份不痛不痒的整改计划和调查声明。有了这破窗效应的第一步,庞烺斗胆尝试向学工处领导夸大了最近食堂伙食质量再次有所下降的事实。
  他特别提到,有人扬言:“如果学校不给出更加详尽的调查结果,就要把这件事曝光给媒体!”
  和庞烺接洽的学工处领导,正是10班的物理老师林鹏。这位林老师给高松然的印象是典型的“人到其位,便谋其政”。
  未走上行政岗位时,林鹏还愿意站在学生的角度,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发展。然而,自从成为学工处副主任后,他似乎沾染了一种高高在上的官僚习气。
  庞烺之前的几次反馈都是由另一位副主任负责上报的,而那位副主任并没有给出实质性的回应,林老师也同样只是敷衍了事。
  但当庞烺提出有同学威胁要把事情捅到媒体时,林老师却反过来威胁庞烺,追问他:“你说的是哪个同学?我要知道他的名字。”
  这件事本就是庞烺编出来的,何况他对同学们本就怀有愧疚,自然不可能随便指认任何人。他赔着笑脸看向林老师,语气讨好:“老师,我把这事儿偷偷告诉您,其实已经违背了对那几个同学的承诺。我只是希望学校能提前准备,减少可能的损失。至于要不要公布食堂的财务收支细节,或者承包商更换时的招标信息,这种事不在我的职权范围内。可如果您因为这个把我同学叫去谈话,他们肯定会知道是我泄密了,到时候,我这高三一年可怎么混啊?大家都会骂我是内鬼……”
  林老师想想也对。如果真有同学打算捅到媒体,庞烺完全可以选择隐瞒,何必要向自己透露?现在主动通知学工处,让学校有机会提前准备,已经算帮了自己一个大忙。
  这种情况下,若还逼他交代“哪几个同学”,确实显得不够义气。
  再说了,作为生活部部长,庞烺的职责本就是在学生与学校之间搭建沟通桥梁。
  正如赵华枫在高一下学期所深刻体会到的那样,学工处的首要任务并不是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而是维护学生群体内部的舆论稳定。
  在食堂危机可能被曝光给媒体、影响扩大的威胁下,学校终于发布了第二份声明。这份声明包含了新任食堂承包商桂铭食品公司的相关信息,以及食堂开业一个月来的收支报告、原材料采购供应商等详细信息。
  拿到学校公开的信息后,韦闲仲立刻叫上家里开超市的王宇一起分析。
  王宇说:“这些采购成本明显和我们在食堂吃到的食品质量不匹配。这些标出来的价格是购买b级农产品的价格,但我们吃到的、看到的,大部分是c级甚至d级的货。当然,最近两个星期,食堂质量确实有点提升,可能是他们增加了一些b级产品。”
  韦闲仲直接追问:“所以你的意思是,这份公开报告还是在糊弄鬼?”
  王宇回答得很谨慎:“糊弄鬼不好说,但食堂依然存在用低级货卖高级价,从中赚差价的嫌疑。”
  韦闲仲毫不犹豫,当晚就写了多封匿名信寄给多家媒体,控诉三中食堂的恶劣行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