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反正自己是倒数第三棒,队伍正好还有三次求助机会至今未用上,不如碰碰运气,说不定场外会有个脑子转得快的人,能给出些靠谱的建议。
  说来也巧,看到杨陶璐面临的局面,舒惠静忽然灵光一闪。他想到了去年自己在跳舞毯上的表现。
  当时,舒惠静挑战了一首名为《尘埃》的高难度乐曲,需要同时踩下三个方向的箭头。其他人都认为这是曲目舞步设计的bug,但舒惠静却凭借手脚并用的策略,成功通关。
  这会儿,他眼睛一亮,琢磨起来:杨陶璐是否也能采用类似的方式呢?毕竟,关卡的要求只是正确颜色的格子上感应到一定重量,同时错误的格子上没有重量,并没有规定必须用脚踩。
  “试试手脚并用!”舒惠静从看台上站起,冲着挂在10班看台前方、能连接到杨陶璐耳麦的话筒高喊,“用手撑在远处你够不到的那块砖上,身体倾斜下去,小心,别让其他部位碰到错误颜色的砖!”
  杨陶璐一愣,没想到真有人出这么异想天开的主意?她低头看了眼那块离自己一米多远的砖,心里嘀咕,这不会是个馊主意吧。
  不过转念一想,反正跳了这么多次都失败了,不如试一试。
  她打算整个人倾斜下去,可把手撑在地面似乎对胳膊的损伤太大了。
  又想了想,她脱下校服外套,卷在手里当作缓冲。他蹲下身子,尽可能降低身体重心,减轻对手肘的冲击力。
  第一次尝试时,因为过于担心受伤,她的膝盖下意识触地。
  尽管迅速将膝盖抬起,但部分错误的地砖还是感应到了足够重量,挑战失败。
  不过,经过这一次尝试,杨陶璐也意识到,因为自己身体比较轻,整个身体下沉的重量带来的冲击力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第二次,她摒弃了身体的自我保护反应,一个挺身,将双手搭上远处的地砖,双脚还稳稳踩在原来的格子上,摆出一个类似俯卧撑的姿势。
  她屏住呼吸,尽力保持平衡。三秒钟的规定时间仿佛无限拉长,就在她几乎要坚持不住时,绿灯突然亮起,闯关成功!
  成功走出迷宫后,下一位接棒选手是吴震寰。
  他看到杨陶璐闯关成功,却满脸不高兴的样子,心里大致明白了缘由:其他班在迷宫游戏中派出的选手几乎清一色的体育好手,唯独10班与众不同,为了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参与,这次的选手名额除了呼声最高的顾青丽,其余七人都是在报名者之间随即抽签决定的。
  杨陶璐遇到的困难,在其他班的选手眼里几乎不存在,毕竟,没有哪个班会派一个身高刚过一米五的女生参加这种项目。
  顾青丽在第一棒积累的两分钟巨大优势,到了杨陶璐这一棒结束时,已被压缩到不到二十秒。
  吴震寰来不及对杨陶璐多说什么。
  他自己心里也很忐忑,他的体育不怎么样,个子也不高,报名纯属以为自己没有被选上的希望,瞎凑热闹,结果还偏偏抽中了签。
  他的第一反应是弃权。可高老师说了,运动会就是玩——如果在高中这样的环境,还在运动会这样的场合,因为过度追求所谓的成绩,而让随机抽签的结果受到过多人为干预,那么孩子们这辈子恐怕也再也体会不到“公平”这个词的概念了。
  这番话让吴震寰有些触动,但此时也不能打消他的紧张。他硬着头皮,上扬嘴角,对杨陶璐挤出一个勉强的笑容,仿佛在说:“没关系,看我的吧!”
  吴震寰的迷宫闯关过程同样中规中矩,但当他看到迷宫里的障碍题时,却露出了惊喜的表情——这是一道比小学奥数“水池注水排水”问题稍稍复杂一点的应用题。
  这道应用题的场景里有三个水池,水池一号位于最上方,注满后会向下方的两个水池注水,而下方的水池也同样有各自的注水管和排水管,以不同的速率流动。
  高中生最擅长什么?就是这种在生活中几乎没有实际意义的理想化应用题嘛!
  虽然不是什么天体运动规律的受力分析,但作为物理竞赛全国一等奖,吴震寰也很擅长计算这类差值问题——正所谓“虽不对口,但还挺专业”。
  他迅速理清了注排水的关系与差值,三下五除二就解出了答案。
  此前,迷宫闯关进度仅次于10班的是高三1班。这一关,他们派出的选手同样是个典型的实验班学霸,不过这位同学参加的是生物竞赛,计算起基因遗传概率来游刃有余,而面对这种纯数学问题则稍显吃力。
  第七棒结束,吴震寰不仅没有像他担心的那样给10班拖后腿,反而将10班与第二名的差距重新拉大到40秒。
  10班的最后一棒选手是葛希瑶。她和吴震寰一样,原本认为自己完全不可能被抽中,因此随便报了名,却阴差阳错地成了被抽中的幸运儿。
  葛希瑶也曾想过让出名额,但亲耳听到吴震寰让出名额的请求被高老师拒绝后,又被劝了一番“运动会是为了参与和公平,更是为了让大家玩得开心”的大道理,只好认命,回到座位,琢磨起自己的对策。
  迷宫内部的规则允许选手携带道具,但禁止在墙壁上留下任何痕迹,这样,无论是贴纸还是马克笔都不能用,毕竟,迷宫的墙壁由高科技显示屏组成,粘上点什么不该粘上的污渍都很难清洗干净。
  其他班有同学从音乐教研组借来了一把三角铁,走到岔路口时敲击一下,听哪边传来的回声比较快,那一边很有可能是死路,不要走进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