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抬头看了一眼屏幕右上角,答题时间仅剩五分钟。
  他长舒一口气,将从开始调查到现在得出的所有结论,详细地按照步骤记录在答题面板上,条理清晰,逻辑分明。
  虽然没能彻底删除后门程序,但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
  答题时间还剩最后五分钟,张捷依然紧盯着他自制工具的扫描结果。从工具的报告中,他发现了多达八十个与权限相关的漏洞。
  然而,这一数量让他感到头大如斗。
  算上跑脚本的时间,不到半分钟就要解决一个漏洞?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嘛!
  张捷索性也不再急切,而是按部就班地逐一排查。
  他也逐渐冷静下来,明白这种选拔考试中步骤的完整性和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往往比结果更重要。
  如果能修复其中的几个关键漏洞,哪怕找不到最终的后门程序,也算是为这家公司做出了一些实际的贡献,能得到一些分数。
  最终,答题时间归零前,张捷将搜寻到的所有权限漏洞整理成了一张表格,详尽列出了每个漏洞的名称和简要介绍。
  同时,他将自己在答题时间内成功破译并提出解决方案的五个漏洞,额外写成了一份详细的报告。
  尽管未能定位后门程序的具体位置,但他确信,自己展现出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已经足够惊艳评委。
  与此同时,还有像梁雪这样,编程能力不如张捷强的学生,在服务器与漏洞交织成的迷宫中如同无头苍蝇般乱撞。
  有人运气稍好,经过几次碰壁后,终于开始尝试更高效的异常检测方法。但由于时间限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依然未能像张捷那样,一口气扫描出所有漏洞。
  也有些人运气更好,通过网络搜索或对漏洞的排查,意外发现了王宇通过日志分析出的管理员权限漏洞,并试图进一步深挖。但大部分人却在最后的关键步骤——获取管理员权限以查看加密文件夹内容时铩羽而归。
  毕竟,考生若能完全破解管理员权限,那他们与黑客又有何区别?
  甚至还有一位同学,在最后关头试图通过暴力破解手段,强行打开加密文件夹权限。然而,到了提交答题的最后一秒,他竟然将自己在答题面板里写下的大段代码全数删除。
  最后一分钟,他的脑海中浮现了一个荒诞的想法:这场考试,会不会其实是治安部打着“选拔特殊人才”的名义,实则为了找出可能对其网络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的技术高手?
  发现了可疑人物,他们会不会在这些人未来的生活中,暗中持续监控呢?
  答题时间结束,考生休息十五分钟后,还有更多题目等待着他们。
  刚离开机房,三中的几个同学就聚到了一起,讨论所有人好像都没能完成的第一题。
  第324章
  虽然最终还是将答案提交了上去,但张捷心里清楚,这样一场高难度的考试,能完整解答、甚至写到最后一步的考生恐怕寥寥无几。
  可是,毕竟在考试开始前,他对自己寄予了很高的期待,如今却没能达到理想的结果,这让他略显失落。
  他也低调了些,不再像刚坐在大巴上那样咋咋呼呼,炫耀自己与三中“李大神”的关系,只安静的听着周围同学讨论刚才那道题。
  从机房出来的梁雪心情也很低落。她觉得自己跟无头苍蝇一样乱撞,白白忙活了五十分钟,却没能找到太多头绪。
  不过,看着四周垂头丧气的考生们,梁雪心情稍稍平复。这道题对她来说难如登天,对其他人来说也显然并不轻松。
  “完全不会!我到最后编了一个有点复杂的路径推测程序,试图找出隐藏文件夹,可是可能的路径组合实在太多,算法执行时间又长。我没时间优化,输出了一堆乱七八糟的结果,没找到任何有用的信息!”梁雪抱怨着。
  站在旁边的李程潇——一个外校的男生,与三中几位计算机竞赛选手相熟——无奈地耸耸肩,接话道:“我对网络协议这块稍微熟悉点,抓包的时候的确发现了一些奇怪的通信行为,可是那些数据包的内容太难解密了,只有五十分钟,根本没法深入分析。对了,张捷,你可是‘李大神’的表弟,怎么样?进展如何?”
  本想保持低调,却无奈别人非要cue自己,他只得叹了口气。
  不过,当听到其他人对题目的抱怨时,他确认自己的推测没错:在场的考生中,能推进得比自己更远的人恐怕没有几个。这让他重新找回了一些自信,恢复了往日那副得意的模样。
  “考试前,我稍微准备了一下,编了一个漏洞扫描程序。”张捷故意卖了个关子,见几个人都饶有兴趣地盯着他,才慢悠悠地接着说,“反正这场考试能上网,还允许下载软件,我直接从自己的代码库里把程序下载了下来。”
  “哇!”围着他的几个同学眼中充满期待,“大神的表弟果然也是个小神!”
  张捷嘴角微微一扬,继续道:“可是,你们猜怎么着?我用那个程序一扫描,竟然发现了服务器上八十多个漏洞!这家公司真的有专门的it部门吗?居然放着那么多漏洞都没修复!问题是,我的程序运行完,时间就只剩下不到四十分钟了,就算我表哥李大神在这儿,也不可能半分钟解决一个漏洞吧?所以,我只好听天由命,随机挑了几个可能涉及后门的漏洞排查。不过,可惜了,时间到了,我才检查了五个还是六个,最终还是没搞清楚那后门到底是怎么植入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