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等等,张浩伟一时间竟有些没反应过来——那个刚刚还被他称作“娘娘腔”的人,居然是参加物理竞赛的学霸?!
  细想下去,他忽然感到一阵羞愧。人家这种学霸,显然比自己当年全面得多。回忆起自己的高中三年,张浩伟满脑子都是试卷、题海,以及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
  他从未真正体会过什么叫“自主学习”,在没有老师盯着的时候,都难以管住自己。大学第一年,他还因为不适应这样的自由,差点挂掉一堆科。
  而眼前这个“娘娘腔”,不仅题目做得好,给人讲解问题时,还能做到深入浅出,条理清晰。
  更难得的是,他竟然对物理史上的那些灿若星辰的伟人如数家珍,讲得头头是道、趣味盎然。
  尤为让张浩伟想来有些后怕的事,这样一个大神在帮同学解题时,竟然一点私心都没有,仿佛生怕别人听不懂。他会耐心地换各种思路,一种方式解释不明白就再换一种,甚至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别人加深记忆。
  张浩伟想到这里,内心忽然涌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后怕:要是当年自己身边有这样的同学,他会嫉妒得寝食难安吧?
  第334章
  另一个课间,潘梦影跑去问历史课代表范高谦问题的片段。范高谦,除了会训狗,还擅长历史,同样耐心十足,不仅帮潘梦影在课本上找到了答案,还用手机上网搜索,找出一本通俗历史小说里的细节,详细地为她讲解。
  视频的最后,镜头定格在正午的教室。同学们“猪突猛进”地奔向食堂,潘梦影和同行的秦添则慢悠悠地走在后面谈笑风生。
  视频渐渐淡出,背景音乐逐渐变得柔和起来,在潘梦影的旁白中结束:“在10班度过高三,让我觉得,高三的生活也没有那么可怕。”
  张浩伟看完视频,心里泛起阵阵酸楚。他想起自己的高三——毫无人情味的教室、令人窒息的竞争甚至互害、刻板的校规教条……仿佛青春被埋葬在了题海里。
  10班这样温暖与真诚的氛围,对他来说就像另一个世界。
  点开视频的评论区,他看到不少网友已经说出了他的心声:“这样的高三好治愈啊!”
  “10班真是神仙班级,感觉大家都好真诚。”
  “吴同学才是真学霸模板,竞赛大神不仅会做题,还会讲题,连物理史都了如指掌!”
  张浩伟盯着评论区发了许久的呆,最终也郑重其事地敲下了一行字:“和我经历的苦兮兮的高三完全不一样。看了潘梦影的视频,我真的好羡慕……”
  发出评论的那一刻,他感到胸口一直堵着的块垒软了下去,好像被填上了一些更温暖的东西。
  除了上课和课间的日常,潘梦影的视频日志中,还记录了她放学后坚持练舞的画面。
  她用这样的方式向观众展示,自己并没有因为决定回学校读书而放松女团的工作,就像她在加入女团后,也没有懈怠学习一样。
  放学后,大部分高三的住校生甚至走读生都还留在教室里埋头看书写作业,而潘梦影却已经在艺术楼的舞蹈室里热身。
  就像合唱节期间,学生可以租用艺术楼隔音的音乐教室练合唱一样,如果有需要,学生也可以通过老师的教职工卡预定练舞房。
  她几乎雷打不动地每周一、三、五去练习,有时候并不是练什么高难度动作,而是拉拉筋、下下腰,保持身体的柔韧度。看似简单的动作,也是保持舞蹈状态的重要一环。
  她的视频里偶尔也会回顾小时候练体操的经历,向观众讲述,那段经历如何塑造了现在的自己。
  潘梦影提到,早期的体操训练虽然苦,让她的身体条件和协调性远胜于普通人,也为她转型为一名女团成员奠定了基础。
  她还不忘调侃,小时候因为腿太直、腰太软,反复拉伸练习,差点被折腾废的趣事,不少观众觉得既好笑,又心疼。
  视频中,她还提到,班里有一个女生是她最好的朋友之一,而这个女生的经历与自己恰好相反:潘梦影是从体育生转为艺术生,而这位朋友则是从舞蹈生转为体育生。
  她在视频里故意卖关子,问观众:“你们猜猜看,她转去练的是什么项目?”
  连白领张浩伟都忍不住加入了评论区的无奖竞猜。他心想:既然潘梦影以前是练体操的,她抛出这个问题,说明她的朋友选择的多半不是体操项目。
  跳舞的女生转去练体育,多半是艺术体操或者花样游泳吧?毕竟身高腿长,柔韧性好。
  “也许是艺术体操,或者花样游泳之类的项目?”
  几天后,潘梦影终于揭晓答案,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她的好朋友居然选择了格斗项目!
  为了让观众信服,她还请黄莹莹剪辑了一段这位朋友在格斗表演大赛上的精彩片段,加入自己的vlog。
  视频中,靳文蕾在赛场上行云流水的动作、自信潇洒的气场,还有她当着教练面一套背后自己练一套动作、顶着教练的责骂“自作主张”拿到金奖的故事,让观众看得目瞪口呆。
  评论区瞬间爆炸:“格斗这么飒的项目,完全看不出来是舞蹈生转的啊!”
  “我还想说,什么时候咱们潘潘遇到危险,我可以挺身而出保护她呢。没想到根本用不着我……”
  “溜了溜了,我小时候练过拳击,这女孩一看就是有真功夫的,怕是三个我加起来都打不过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