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你是否也觉得老夫是懦弱之人?”
  为郭纳换药时,李明夷听见这位沧桑半百的太守问道。
  “我不知道。”
  李明夷如实以答。
  投诚,对于一个太守而言无疑是种耻辱。但在绝对的劣势面前,又不失为一种理智。
  他并不懂历史,也未经历过战争。
  “不过,某为医生,并不想看到血流成河。”
  或许郭纳没有守住陈留,但他守住了陈留的万千百姓。
  听他似有宽慰之意,郭纳却缓缓地摇头:“救了所有人的,不是老夫,而是李郎你啊。你所救的那个少年,正是史思明最珍爱的幼子。”
  这件事,史朝义已经告诉过他了。
  正因这个偶然的救助,才让郭纳拿到了谈判的筹码。
  李明夷徐徐起身。
  窗外,寒风阵阵,落着小雪。
  凛冽冰冷的气息扑在面色,李明夷同样摇摇头:“手术不是我一个人完成的。”
  如果没有王焘的坚持,没有谢照的默许,没有官医署上下的协助,只凭他一个人,根本改变不了任何事。
  他只是偶然来到这个时代的过客。
  上天不过是把那些弥足珍贵的善意,又还给了他们守护的这片大地。
  再度回到官医署的时候,谢望正在等他。
  回来的路上,上至博士、下至生徒,都已经换上了素衣。
  谢望应该也知道了那个消息,但脸上却似乎并未有太多伤怀的表情。
  他将手中拿着的一本书递到对方面前。
  “王公遗笔提到,想把这本陈藏器亲笔所著的《本草拾遗》赠你。”
  李明夷伸手接过。
  “王公平生钦佩之人,唯陈藏器陈公而已。这本《本草拾遗》是他毕生心血。王公遗笔中托我转告你,你已是良医,他无可相授,唯独这本书珍爱已久,便赠与你翻读解乏。”
  李明夷垂眸看着手里这本书。
  纸张已经粗糙、发黄,想来王焘时时翻看,爱不释手。
  上面一字一笔,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医者们所凝聚的思想,和他们坚守的道路。
  首页所书,仍是内敛含锋的笔迹——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那是王焘的道。
  “哇——”
  婴孩的哭声忽然从门外传来,抱着孩子的云娘有些惊慌失措,担心自己的打扰冒犯了两位医者的谈话。
  李明夷和谢望的目光却同时落在她怀中那稚嫩的小生命上。
  在其身后,凛冽的风从北面袭来,带来冰雪的气息。
  温润百年的南国从今日开始,严寒蔓延。山峦雪飘,川流冰封,数千里的广袤大地,将不复春光。
  雨雪霏霏,青山华巅。雪高高山,雪深深渊。1
  永冻的寒土上,新的生命依然诞生。待到某年春回,再祭奠这个漫长的寒冬。
  第45章 雪中来客
  小雪簌簌而下,将天地染得洁白,亦掩去了远方狼烟与战火。
  云娘抱着孩子走上来。
  “有扰先生。”她微微屈膝,“三妹托我带话,多谢郎君与医署相救之恩,只是她暂且还需卧床,日后一定亲自登门道谢。”
  那日之后,官医署便被交托于叛军看管,无关人员再次被请离出去。好在史家父子还算守诺,并没有对刚刚手术完的产妇下以毒手。
  “无事。”谢望道,“他们母子平安便好。”
  日后官医署能否存焉,都尚且是个问题。
  能救下这对母子,对官医署上下而言,也算一种慰藉。
  李明夷想得更加现实:“你们还有用度吗?”
  叛军虽未大开杀戒,但城中城外的氛围已经不同往日,大厦将倾,谁也不敢保证这一刻的安稳能留到明天。尽管郭纳的禁令已经作废,受创后的萧条,还是无声无息席卷了河南战区。
  这样的情况下,这些无家可依的弱女子,生计想必更加艰难。
  “郎君不必挂心。”云娘微笑道,“小妹常给我们送饭,三妹手里也还有几两银子。”
  李明夷大概知道卢家的情况,卢小妹肯定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那她们是哪里来的银两?
  他没开口,云娘却仿佛知晓了他心里的疑问:“我们回去那天,看到有人悄悄塞了银两在枕席下,那人虽没留字款,但我想应当是春娘的人。”
  除了她,她们想不到别人。
  她只喊过一声娘,却受其恩惠照拂至今。
  李明夷与谢望同时默然。
  这个节骨眼上,平安坊只会更加艰难。那个口冷面冷的女子,虽是妓籍,却为良善,难怪与小谢郎投缘。
  知道她们过得安稳,李明夷也就放心了。
  “所以,小妹她们还是没走?”
  “本是要走的。”云娘有些内疚,“小妹告诉我那日郎君劝她西去剑南,她们本已经收拾好了细软,没想到我被困在了城里。之后,她们一直在等我。”
  没等到云娘回家,却等到了安禄山的铁蹄。
  而今叛军把持陈留,再想逃亡已经不太现实。
  “幸而郭太守……”说到这里,云娘的声音忽然小了下去,直至沉默。
  陈留的失守,直接打开了叛军西进的大门。她们的幸运,或许就是其他地方百姓的不幸。
  “早些回家吧。”片刻的缄默后,李明夷道,“小雨在等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