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刚刚还闭目躺着的年轻小兵忽然睁开眼睛,惊慌失措地喊着。看见身前齐齐围拢过来的三个白衣白帽的男人,他眼神中的惶恐瞬间翻倍——
  “啊啊啊啊求求无常大哥不要索我的命,我的肉柴不好吃!以后我一定给你们献祭牛马,求求你们别拉我走!”
  一刻后。
  “现在还痛吗?”
  听诊器的听头贴在少年的胸口,里面传来剧烈涌动的心跳声。
  刚刚从麻醉中彻底醒来的丁顺惭愧地低着脑袋,不敢面对自己的医生。
  毕竟,刚才对着他们大喊大叫,差点把伤口崩了的那个人就是自己。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
  总之意识回笼的时候已经被三个人按住了。
  真是太丢人了。
  少年万分羞耻地掐着手心:“对,对不起李郎,我不是故意的。”
  “我知道。”身前还没脱下白色手术衣的年轻医生,从容淡定地回了他一句,接着继续触摸他的腹部。
  对方的平静更加显出他方才的滑稽,越回忆越尴尬,少年难过地吸了吸鼻子:“是我太没用了。”
  他还记得田将军给他戴上的头盔,上面带着太阳滚烫的温度。
  如果是将军,应该不会像他一样胆小吧?
  果然,有的人就算是戴上了将军的头盔,也还是胆小鬼。
  “我不觉得你没用。”
  身前的医生徐徐起身,摘下耳朵里的塞子,揣着手看向他。
  “至少在我这里,你很厉害。”
  少年抬起脸。
  “我很厉害?”他舌头期艾了一下,不敢相信,“郎君不要哄我了。”
  “我不会骗人。”对方抬起眼眸,镀着夕阳的面容上有淡淡的笑意,看向刚刚从手术室门口折回的人。
  “我作证。”林慎举起手臂,把手里捧着的盔甲盖在少年的头上,满意地嗯了一声。
  他拍拍少年的肩膀。
  “你可是当今世上手术时间最长的人,是举国第一!”
  丁顺愣愣地扶着脑袋上的盔甲。
  虽然不知道这个第一意味着什么,不过既然对方都肯定地说了,应该,应该也不是什么坏事吧?
  他用力地点点头:“嗯!”
  见他终于振奋起来,李明夷微微笑了笑,向外挪开目光。
  林慎是个聪明的学生,未必没有察觉到什么。
  他并非没有想过告诉他们实情,只是未来之人,或许原本就不该存在于这里。
  窗外,最后一抹霞光被地平线吞没。
  几排结着果子的乌梅树伫立在营地旁边。
  似乎感应到黑夜的到来,栖伏在上面的蝴蝶慢慢扇动磷翅,顺着夜风向天际滑去。
  手术顺利完成的消息很快传到军医长赵良行那里。
  得知这名发病的士兵已经转危为安,他立刻传令三人一同参与应对蛔疫的商讨。
  “传闻昔日赤壁之战,曹军初至长江,被江水中的三尸九虫侵扰,从而士气大跌、军心大乱,则天时地利人和俱损,终为周公所败。”
  作为有着数十年随军经验的老军医,赵良行显然深谙寄生虫病的厉害。他抬眸望一眼已经焦头烂额的众人,沉顿开口。
  “蛔厥虽不致命,可若放任发展,则大损军中士气。我等必得想法除之。”
  话虽如此。
  可问题也接踵而至。
  立刻有人道:“蛔厥可以复染,要想根除便需查明患病者。这发病者好判断,可感染者大多无症状,或是间歇起症,若要十万大军挨个排查……”
  他们这百来人不得排查到明年去?
  另一人也附和道:“此则一。再者蛔厥本非重病,黄河以南多数小儿有染,若是大张旗鼓治虫,只怕所费不少,也令百姓生怨啊。”
  他们身为军医,军在前、医在后,有些事情不得不考虑。
  赵良行不由沉思。
  这些人发出反对的声音,并非不肯出力,而是面对十万大军,实在不知如何下手。
  “不需要排查病人。”
  就在军医们感到头疼之时,却听见门口传来异口同声的两道声音。
  赵良行抬眸看去:“李郎、谢郎,你们来了。”
  见两人连衣衫都没来得及换就赶来议事,他不由动容道:“真是辛苦你们了。只是不知两位何意,还请不吝赐教。”
  李明夷先一步跨进门内,视线扫过一张张忧虑的面孔,徐徐开口:“蛔虫一旦出现在人群中,染病率可能接近五成,所以不需要一一排查,所有人都要接受治疗。”
  所有人?
  在场诸人目光交错。
  出于尊重,他们并未直接反驳对方的观点,但脸上的表情显然不太同意。
  毕竟——
  “郎君有所不知。”赵良行踟蹰片刻,还是开口,“眼下安军正围攻南阳,准备截下江南的供给,将军已经下令严禁浪费。若是所有人都一起用药,只怕靡费不少啊。”
  “但治疗未必需要用药。”回答的是李明夷身后的谢望。
  他负手立于门前,脸上虽有疲色,眼神却熠熠坚笃。
  赵良行若有所思:“谢郎的意思是……”
  “以食疗之,则不需靡费,且人人可行。”
  谢望话音刚落,身后便出现一道气喘吁吁的身影。迟迟归来的林慎举着一盘什么,大阔步走进众人的视线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