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一个字,绝!
  徐墨阳飞快的rua了两把便收回了手,看着正在大快朵颐的猫猫们好一会儿才转身回家,还是看似遍地都是的猫咪,可仔细一瞧,就能发现有许多熟悉的面孔已经消失了。
  “要好好活着啊。”
  徐墨阳只能发出这种无用的祝福。
  有些蔫吧的回了家,刚好秦娘子在试着做肉丸子,徐墨阳闻到鸡鸭肉的味道便没了食欲,也不打算再为难秦娘子。
  “鸡肉直接炒了就是,这蛋白回头用刀剁碎些,放些豆腐给娘子们加餐。”
  总共就这么些蛋白,送出去还怕被嫌小气,索性自家现在的雇工不少,直接消化得了。
  “成。”
  秦娘子露出一个轻松的笑,捞出一个卤好的鸭腿,几下剁成小块,熟练的调了一小碟酱汁,又将鸡肉焯水后用辣子油炒了,便是两个不错的荤菜,徐墨阳刚想动筷子,星星就气势汹汹的来了。
  “吱吱吱?!”
  你身上的味道是哪来的?!
  完了,摸完橘猫忘换衣服了。
  第92章 锦鲤很灵
  “郑五娘,快来帮帮忙。”
  王三娘看着不断轻微抖动的筐子,满脸的惊恐。
  “来了。”
  被叫出来的娘子长着一张严肃的脸,气质跟现代的教导主任迷之神似,出于一种神秘的本能,王三娘在最开始的时候甚至不敢跟郑五娘搭话,也就是相处的日子久了,才明白这其实是个热心人。
  郑五娘迅速上前提起筐子,当着农人的面称了重,付过报酬后便戴上手套,面不改色的抱起筐子,小心的往几十公分高的锅里一放,锅下是熊熊烈焰,锅中是滚滚白水,筐中跟水接触到的地方抖动突然加剧,没一会儿便安静下来。
  郑五娘仗着自己戴了手套不怕烫,将筐子拎出来翻了个身,抓着筐底又将筐子往开水中放,在筐全方位享受过一遍开水浴后,郑五娘才把筐子里的东西倒出来,赫然是一只只已经被烫死,或者奄奄一息的虫子。
  “晾晒的工作就交给你了。”
  王三娘害怕虫子,准确来说,应该属害怕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活着的虫子,像这些死了的倒是没什么,所以郑五娘在跟王三娘商量以后,果断将晾晒和收购两个环节进行分工,郑五娘减轻了一些工作量,王三娘也不必直面恐惧,皆大欢喜。
  “好哩。”
  王三娘高兴的应下,利落的把虫子用大勺暂时分堆,放到她们自用的小竹筐里,然后把竹筐放到锅中,加了几块柴火把火烧旺。
  刚刚的烫虫只是削弱它们的行动能力,防止虫子被倒出来以后立刻跑路,等人走了才是真正弟弟处步骤,每一筐子的虫至少要在滚水里待上两百下,然后才能被倒在竹匾上晒虫干。
  虫子的种类很多,什么蝗虫蚂蚱纺织娘,王三娘甚至看到了苍蝇蚊子和蚯蚓,她们这边收虫都是不到十斤的小生意,向来是小孩抓着充数的。
  旁边那院子才是大批收虫的,她前两天亲眼看到有人赶着驴车过来,上面放着几个半人高的竹筐,也不知是捅了多少虫窝,她悄悄去瞧过一眼,好多手指粗细的白虫。
  “这一批做完,又要去拿些材料了。”
  郑五娘说着便叹了口气,她不耐烦这种晾晒的琐碎工作,也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偏偏虫饼不是只用虫子就能做的,主家也不肯一次给太多材料,据说是之前有女郎把做虫饼的麦麸偷着带回家吃了。
  “你跟在我后面就是了。”
  王三娘听出了郑五娘的意思,停住正在翻晒的筷子,给了郑五娘一个大大的笑脸,看起来有些傻乎乎的,却让郑五娘实打实的松了口气。
  别看王三娘怕虫又年纪小,人家可是一等一的交际好手。
  现在想想,当初可真不应该在心里说三娘娇气。
  “这几天我家有个亲戚回来,到时候我们一起去楼子里?”
  王三娘出门走了两步,又转身扒拉着门框把脑袋探过去,吓了郑五娘一跳。
  “……好啊,你家亲戚是?”
  郑五娘不喜欢跟太多人打交道,但不代表她不喜欢热闹。
  “他是个说书的,来长安讨生……”
  话音未落,王三娘便走远了,她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有什么事情是立即要去做的,郑五娘看着王三娘的身影消失在拐角,笑着摇摇头,把门给关上了。
  说书啊,自从成亲后就再也没听过了。
  ***
  也许是环境好虫子多,也许是人们真的缺钱,总之收虫子的消息一放出去,两个小院便排起了长队,不过几天的功夫,第一批虫饼就做出来了。
  猪喜不喜欢徐墨阳不知道,反正口粮就这么多,每天也没有什么剩下来的,也没有雇工反映猪有什么不舒服的迹象,这就够了。
  还是那句话,在这种灾荒年头,人会将能吃的都吃了,实在不能吃的才舍得喂猪,也就是徐墨阳这边管得严,又再三强调虫子的毒性 ,不然别说麦糠,连虫饼都有人敢带回家当粮食。
  时间就这么过着,转眼便又入了夏,收虫的人流量也逐渐稳定下来,徐墨阳这里也渐渐摸清了在猪仔对虫块的最大承受值,但因为猪猪数量有限,收购量依旧稳定大于消耗。
  徐墨阳倒也不在意,只是叮嘱秦娘子要小心保存,防止虫块受潮,不然花了钱买来的东西只能用来堆肥,着实有些可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