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那东街的掌柜手下有几只鸟妖,这菠萝就是被他们从岭南一代运来的,据说是前些年一只大妖游历的时候掏出来抵债的,这几年才渐渐种了起来,就是在那边也算个稀罕物件。
  但这些话说出来,郎君只会以为自己是在编故事吧。
  秦娘子一边将洗净的老姜切片一边发愁,好在徐墨阳可能也只是顺嘴问了一句,见秦娘子没回答,也没有刨根问底,只是捻了块茶糕细细品尝,只是心里藏了许久的疑惑的种子终究还是发芽长大,只等到一个合适的契机,一切便都能串到一起。
  姜母鸭做起来并不困难,剁好的鸭子用清水过一遍血水,热油下锅用姜片八角炒香,加入鸭块翻炒变色后加入料酒大酱等调料,加盐水小火焖烧到收汁,再倒入泡好的枸杞水炒干便能盛出食用,味道……反正徐墨阳吃不太惯,但比起红糖姜水,他还是更喜欢这个口味。
  饭前饭后配的茶水都是荷叶蜂蜜水,星星明显更喜欢薄荷口味的,吸了小半的茶水就翻墙跑了,还像模像样的打了个包裹,装了好些桃干,也不知道是不是好朋友聚会,徐墨阳也不管它,小动物也是需要友情的。
  下午的日子并不难过,徐墨阳躲在古代空调房中玩拼图,拼图在长安中依旧没有过气,从平面的到立体的再到乐高版随意组合的,许家靠这个赚了个盆满钵满,虽然许家现在因为没有徐墨阳的新款图纸生意有些冷清,但也只是跟之前相比。
  许木匠做工讲究质量,就算是最小的零件也要打磨光滑,摸起来一根木刺没有,虽然因为这种严苛要求在拼图流行的时候少赚了点钱,却也将自家的拼图定位在了高端市场上。
  富贵人家的公子小姐都养的娇贵,被木刺扎了手可不行,至于款式……要个图纸和尺寸送过去就行了,反正现在创意也不值钱,有什么款式好卖,没几天满大街都能流行起来。
  许家阿翁是个促狭的,在开发了外地的富贵市场以后,还专门跑了王木匠家一趟,很郑重的感谢王木匠将这门生意让给了他,当时王木匠那个脸色哟……据说王家院子好几天都摔锅打碗的,那王木匠出门看着都憔悴许多。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怕自己过不好,就怕对手过得好,尤其是对手的好日子还是你亲手送出去的,但凡换个心稍微窄些的,能当场表演一个吐血三升。
  王许两家的恩怨徐墨阳是不知道的,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放在心上,毕竟他们的生意徐墨阳都掺和了一脚,谁卖出去一件商品他都能得利,而且双方都商品没什么重合度,也不存在什么抢生意的可能性。
  当然了,拼图被王家拒绝的那一刻徐墨阳是有些小愤怒的,但也就是一会儿的情绪,找许家也没什么打擂台的意思,纯粹是自己懒得动脑子,现在若不是看到王家和许家的商品,徐墨阳估计连这两家是谁都想不起来了。
  毕竟双方之间最大的关联——分红,已经被秦娘子全盘接手了。
  徐墨阳拼的是一个水车模型,因为总体也就一米多高,所以每个零件也格外精细,徐墨阳拼了半天进度条才动了百分之十左右。
  当然,这跟他拼一会儿就去磨墨/码字/雕刻/喝水/吃水果/瘫床上没有任何关系。
  吃什么喝什么向来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但如果限定了食材范围,那也不会有太多的纠结,比如大暑的晚上,徐家吃的就是羊肉凉面,酒槽小汤圆,还有糯米糖藕。
  羊肉凉面是直接用外面买来的面条过水加调料,然后上面铺上一层煮熟切成薄片的新鲜羊肉,旁边放了一碟子万能蘸水,滋味不够就蘸一点,或者直接把蘸水倒进碗里吃,味道不差,胜在食材新鲜,入口凉爽,一碗下去肚子能填个七分饱。
  不知道什么时候蹿回来的星星吃的头也不抬,没蘸料的羊肉片直接白嘴吃了好几块,才慢吞吞的配了一点调料吃,半个脑袋大的碗没一会儿就见底了,看的徐墨阳额角青筋直跳。
  “你下午跑了多远?”
  星星背了不少桃干出去,可看这架势,明显是饿狠了啊。
  “吱吱!嘎嘎叽叽吱吱!”
  那些桃干被我送去做人情了,小锦鲤拍着胸口保证了,肯定给你找个养猪好手过来。
  星星一边手舞足蹈的解释,一边喝了几大口酒槽,却是半点没提自己是怎么从光德坊跑到东街去的。
  “行行行,我不问了,慢点吃,下次我再多准备些吃的。”
  星星的解释徐墨阳是半点没信,动物通人性也有个限度,小猴明显是在转移话题,徐墨阳也不打算窥探隐私。
  “吱吱。”明天跟我去听故事。
  糯米丸子下了肚,藕片吃了大半,星星总算是想起来自己原本的打算。
  “中午不行。”太热了,不想出门。
  星星利落的答应下来,想的却是先把徐墨阳带出去再说,那个老头把大圣说的可好,自家郎君肯定喜欢!
  第98章 说书讲神猴
  猪石头趴在泥坑中,天空中一只鸟儿冲他啾啾两声便飞走了,寻常人只听得几声鸟叫,也就是他们这些开了灵智的,才能听懂鸟儿传递的信息。
  长安有一户人家想找个养猪的能人,要求养一百头猪至少要能活八十只,包吃包住,待遇优厚,养鸡鸭的也是同样的条件。
  “啾啾——”
  人能去,妖精也能去,主家没要求只雇人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