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正当她准备为自荐进入《扬帆济海》而努力时,她的带教前辈廖敏笑眯眯地把她叫到办公室,拿出一块工牌:
  “你的工作表现很出色,相关经验也够用,隔壁节目组缺个实习生,我把你推荐过去了,你看看感不感兴趣。”
  工牌都给发了,还问感不感兴趣?
  时渠正疑惑着,接过来一看,那牌子上赫然印着:
  “《扬帆济海》节目组,实习生工牌”
  时渠看着牌子眨了眨眼睛,怀疑自己眼花了。
  廖老师笑了:
  “这孩子,高兴傻了吧?这个组管饭呢!还能见到很多艺人,你们年轻人最爱去这种组了。别忘了回头把自己照片和信息贴上去哈。”
  这也太正中下怀了吧?就像冥冥中有人推着她往这里走一样。
  而这个人,很可能就是陈淑华。
  想到自己入职后跟陈淑华提过一嘴想进《扬帆济海》,时渠慌了,觉得手里的工牌都有些烫手,她声音颤抖地问:
  “廖老师,我能不能问一下,为什么会推荐我呢?”
  又是顺利入职又是进节目组的,她真的很怕自己是靠不正当手段得到的这一切。
  廖敏一派坦然:
  “因为那个组缺人。还有,他们的要求比较高,特别要熟悉编导工作,能和导演组打好配合的。我手下的实习生你最合适。你好好干,干不好也是要换人的哦。”
  时渠虚得不行的心有被安抚到一点:
  “好、好的。”
  人有时候好像就是这么奇怪,如果吃了点苦才得到某种东西会觉得心安理得,而如果事情进展太过顺利,反而会有种不配得感。
  当天,时渠收到了《扬帆济海》第三季的相关资料。
  从主题到赛制到参赛艺人和录制行程。
  这一季主打的是非遗传承。
  三十位女艺人将根据初舞台的表现分为五组,每组设有一个队长。
  这五组将前往五个非遗传承乡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采风,跟当地的传承人学习非遗技术、领略当地自然和人文风光。
  采风结束后,五组将会运用采集到的自然和人文元素进行舞台创作。
  形式可以是唱跳、纯舞或纯唱。
  舞台舞美、道具、服装,都给了艺人们很大的创作空间。
  当然,这期间会有一些淘汰机制,被淘汰的艺人虽不会离开舞台,但只能做助演嘉宾,不能承担主要唱段或担任主舞。
  这几乎与之前的两季是两种节目,对于工作人员和艺人团队来说,都是一次未知的挑战。
  看着这密密麻麻的拍摄行程,以及那五个传承乡的地理位置,时渠心里一下子有了底气——
  这不是运气,也不是母爱,这是廖老师对她才华的欣赏与肯定。
  很好,她得狠狠追星,才对得起这么满的行程,以及微薄的工资。
  作者有话说:
  时渠:这么少的工资,这么多的工作,现场追个星怎么了?这都是我应得的!
  第5章 初舞台
  晚上下班回来,时渠向汪谅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如果我说我现在进了《扬帆济海》,你会让我假公济私偷跑哪位艺人的瓜?”
  汪谅思考了一下,像是在判断她这句话的真实性:
  “要不……何夕的怎么样?”
  时渠眯起眼睛:
  “你觉得我努力表现去这个累死人的节目是为了谁?”
  汪谅现在确定,这家伙是真的如愿进了《扬帆济海》,她大笑两声:
  “行啊!我就说你一定可以的吧!咱们说好哈,今年有好几个姐姐我很感兴趣,你是我的人脉,可别辜负姐妹对你的信任啊。”
  时渠摊出手:
  “当人脉可以,我有什么好处没?”
  汪谅伸手和她击了个掌:
  “总有你需要姐妹的一天!”
  汪谅的事业运是很红火的,时渠觉得这个交易勉强不亏吧:
  “行,保密协议允许范围之内,我将畅所欲言。”
  -
  再一次来到石榴tv的大楼,时渠便被领到了新的工作地点——《扬帆济海》的录制间。
  昨天艺人们已经集结完毕,今天要录制的是初舞台部分。
  时渠跟着新的导师凡姐先是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然后才来到导播间。
  一块块的屏幕整齐地挂满了整面墙,各个视角的舞台展露无疑。
  凡姐简单介绍了这里的工作,然后说了说她之后的任务。
  总结起来就是,凡姐需要啥她做啥,上到宣传视频的素材、物料整理,下到摆放logo道具。
  开录前后会有些忙,但录制期间基本就没有什么工作,盯着屏幕看就是了。
  艺人们妆造完成后在等待区集合。
  时隔两个多月,时渠再次见到何夕。
  她穿一件纱裙,头发盘起,戴着一圈花冠。
  清丽不失美艳,空灵中又带着慈悲。
  与她从前见到的任何一面都不同。
  粉丝群挂出来的反黑链接里,网友们大肆谈论过她的家世、人品、能力,却独独没有对她的外形下嘴。
  足以说明这张脸的伟大。
  时渠原本以为自己会盯着何夕看完全程,可当她的视线稍微一转,便在心里怒斥自己见异思迁——这里真的有好多漂亮姐姐。
  熟悉的、不熟悉的,甜美的、性感的、酷飒的、清冷的……三十个人,一双眼睛都看不过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