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工作室位于山谷灯市的上方,里层是山洞开辟出来的数个工作间,外层是山壁上的一条木质悬空展示廊道,站在廊边俯瞰,可以将灯市尽收眼底。
  -
  彩灯,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一件古老的饰品。
  它发源于民间祭祀活动,满足着民俗审美的需求,似乎与各式灯具争奇斗艳的现代有些格格不入。
  但其实彩灯依旧在在节日庆典、影视道具、建筑装饰等现代生活场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不懈的传承与创新中,彩灯的沿革不断与现代审美相碰撞,孕育出极具时代风采的作品。
  比如用彩灯搭建的立体山水、器物、人像、建筑……
  跟随者张老师的脚步,摄像机一一带过墙上的图画。
  图上彩灯的配色、造型无一不打破了众人对彩灯的刻板印象,有几幅甚至看起来像个赛博朋克世界。
  时渠默默在心里打起了腹稿——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挖掘的宣传点。
  她一路上拍着山谷、崖壁和廊桥。
  张老师说,最高的彩灯可以达到几十米,几十米的灯会是什么造型?放在这片山谷里会是什么样子?
  时渠开始想象,也许是《山海经》里的异兽被困在这里,或是神女在俯瞰这里,又或是参天古树荫庇着这里……
  她将想象的画面挑重点记录下来,又去展示区拍摄清晰的彩灯图片,觉得可以叠图做成海报。
  -
  将彩灯的历史即制作过程介绍完毕后,张老师便邀请大家体验做灯。
  做好的灯笼会在晚上游灯市时挂上祈愿灯墙,灯墙又会在磐城每年一度的祭祀礼上参与法事,所以灯上还需写上一些愿望。
  这些愿望需要用积分来兑换。
  所以彩灯制作体验结束后,就进入了赚取积分的游戏环节。
  六位队员首先需要在三个抽签筒里抽出三张彩灯关键词。
  根据关键词的描述去楼下灯市里寻找符合条件的彩灯,拿回来进行认证。
  用最短时间认证成功的队员加十分,第二名加八分,第三名五分、第四名两分,最后两名不得分。
  “三、二、一!出发!”
  导演一声令下,六位队员与她们的跟拍摄像一股脑扎进了灯市。
  何夕拿到的三张关键词分别是:
  大小:10cm以下
  颜色:红色
  形状:鱼
  红色的鱼灯倒是常见,可是10厘米以下这个尺寸,着实有些小,她跑了好几个摊子,都没看见这么小的,只好慢下来思考有什么替代品。
  没一会儿,碰见秦老师在铺子里奋笔疾书,她走过去一看,一盏上了一半色的蓝色狐狸灯正双目无神地躺在案上。
  何夕佩服到:
  “秦老师,好别致的配色。”
  秦沛菡手下不停,皱眉将狐狸翻了个面:
  “没办法,手气不行,抽到只蓝狐狸。”
  她短暂地将视线落在何夕空空如也的双手上,提醒到:
  “小夕快去找灯啊,我都看到有人往回跑了。”
  “这么快?是谁啊?”
  “岁婉和雅晴,她俩竞速呢。”
  何夕一下子紧张感就起来了,又小跑着踏上了寻找小鱼灯的路。
  当她抱着一盏怀里揣着一只小鱼的娃娃灯回到工作室时,秦沛菡、岁婉、唐雅晴已经在认证了。
  岁婉指着唐雅晴手里的鲸灯说:
  “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类,她的不能算吧?”
  唐雅晴看起来气得不轻:
  “你的田鸡就是鸡了?这更不能算啊!”
  岁婉试图解释:
  “那我上哪去找绿色的鸡?”
  唐雅晴不甘示弱:
  “黑色的鱼就好找了?”
  秦沛菡上前一步:
  “要不,先看看我的?蓝色,狐狸,20cm。”
  何夕站在门口,一时不想加入混战。
  没一会儿,王文安王文琦也回来了,她们一个拎着两条虾捆在一起的虾灯,一个抱着从鹿灯上拆下来的脑袋。
  -
  由于最先到达的两位找到的灯不符合描述,所以剩下四人顺延成为了本次比赛的前四名。
  但是岁婉和唐雅晴强烈要求加赛一轮。
  开玩笑,那可是祈愿灯墙诶,谁不想多写几个愿望上去?
  第二轮开始,岁婉和唐雅晴依旧冲在最前面,秦沛菡却慢悠悠地落在最后。
  秦老师一向看淡输赢,可第一轮却罕见地争了一回先,应该也是想多换几条愿望的。
  何夕停下来等她:
  “秦老师,你不舒服吗?”
  秦沛菡摇头:
  “你先去吧,我这一轮运气好,让让那两个倒霉孩子,上轮得了十分也算有个保底。”
  何夕觉得秦老师真是大气,想想自己上轮也拿了八分,加上之前累积下来的,也有不少了,便也放慢了脚步。
  谁知等她提着灯回来时,却看见秦沛菡排在第一个验证位。
  何夕投去惊异的眼神:“?!”
  秦老师举起手里的八角宫灯——一进灯市就能看见的那种:
  “我让了,可是手气太好,走在最后也能拿第一。”
  王文安王文琦两人手气不佳,又不会睁着眼睛说瞎话,依旧是最后两名。
  何夕则喜提第四,获得了极具安慰性的一个积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