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七年来,这里的海浪声逐渐平息,却仍有船只在此扬帆,等待或正在进行一场越洋旅行。
  《争渡,争渡》剧组就是其中之一。
  组内所有工作人员齐聚在这座城市,交流探讨、畅所欲言,修正剧本,为正式开机做准备。
  除了剧本围读,主创人员还需进行集训,使每一个细节的展现都符合故事所处的时代背景。
  这两项活动加在一起,总耗时大概一个月。
  围读开始的第一天,时渠在门口碰见林惜青。
  “小时总。”林惜青恭敬地喊她。
  时渠差点没从台阶上栽下去。
  她站直了,握上林惜青伸出的手掌:
  “林老师别客气,叫我时渠就好了。”
  那天她追到地下停车场给林惜青递了名片,希望她能来试试房玉洁这个角色,
  九千万的投资和男演员盛青都不要,
  所以越过经纪公司直接和她本人谈合作。
  后来试戏,效果果然理想。
  林惜青的档期也没问题,就是她公司不肯放人。
  最后是盛青牵线,送了个综艺的资源位,才让林惜青能顺利签下合同。
  合作是互相成就的事,双方互相尊重就可以了,互相尊敬就有点怪怪的,
  毕竟要在一起相处四个月,总不能每次见面都鞠躬。
  林惜青不是死板的人,听时渠这么一说,便笑着挽住她的手臂:
  “那好啊,既然小时总不喜欢太客气的,那以后也别喊我林老师了,喊林姐姐吧?”
  时渠从包里掏出一瓶牛奶,借着动作自然地将自己的胳膊抽了出来。
  她把牛奶递给林惜青:
  “惜青姐,吃早餐了吗?喝点牛奶吧。”
  林惜青掂了掂牛奶瓶,没再来抓她的胳膊:
  “谢谢啦。”
  -
  剧本围读是整个剧组聚得最齐的一次。
  第一天,不会一进门就开始进入正题,总有一个做自我介绍和互相添加联系方式的阶段。
  盛青还没有到三个创始人都能完全脱离剧组做管理的程度,
  影视项目从筹备、开拍到剪辑、宣传,她们都需要参与。
  时渠和岁芊会全程跟组,汪谅则更侧重于后期和剪辑。
  她们三个是制片组的核心,自然也是整个剧组的核心。
  是把整个团队组合起来并紧紧粘在一起的粘合剂。
  所以,像当总群群主这种事当然就落在她们身上。
  岁芊点好群里的人头,举手吆喝:
  “大家有生活上的事找我啊,工作上的事找时渠,我俩现在还是很好分的吧?看她这个发色。”
  她们两个经常成对出现,跟组的时候又穿得差不多:轻便舒适的卫衣裤子,头上一顶棒球帽。
  以前在剧组,前期没混熟的时候,经常有妹妹把她们搞混。
  “不过认错也没关系,其实我们分工也不是那么明确哈哈哈哈。”
  岁芊扫视了在座一圈,突然改了口。
  时渠面露疑惑地看了她一眼
  ——她们明明分得挺明确。
  时渠在衣食住行上的要求和敏感度低于岁芊,岁芊在剧组工作上的要求和敏感度低于她。
  而且,两个人都不喜欢被人认成对方。
  她们长得一点儿也不像。
  性格也不像。
  长年累月地工作甚至生活在一起,让她们的风格互相入侵了对方。
  她们嘴上说着要作区分,可聊天记录里最新的一条还是某购物平台的分享链接。
  没办法,同一工种的办公需求就是会大面积地重叠。
  等大家的话题转到另一个方向,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她们身上时,岁芊压低了声音问时渠:
  “你今天带牛奶没?”
  时渠:“带了,不过我给林惜青了,你要喝?你不是不爱喝吗?”
  岁芊隔着帽子敲她:
  “你干嘛给她??你来干什么来了?”
  时渠指着桌上的剧本:“我当然来工作啊。”
  岁芊把剧本抢走:“你有假你不休,你不是忍不住来看何夕的吗!”
  时渠“啊”了一声,恍然大悟的样子:
  “你是说我应该把牛奶给何夕姐姐?但是我俩连话都说不上啊,我不知道怎么开口。”
  岁芊敲了敲剧本封面,像个严格的老师:
  “那你也不能给别人!”
  “正是因为现在说不上话,你才要用行动来表达,你得传达喜欢的信息啊,你现在给别人牛奶,明天再给她,这和善良的送奶工有什么区别?”
  “但如果你只给她,那这种偏爱就会让她产生思考,然后注意到你。”
  时渠无意识捏了捏包上的挂坠:
  “这种细节,她会在意吗?”
  岁芊抬头瞥了一眼何夕:
  “她会。”
  下一秒,她又撇了一眼:
  “你这么做不会就是想看看她在不在意吧?走引诱路线?你打法这么高端?”
  时渠快把挂坠上的玩偶搓秃噜了:“我要是这么高端会等七年吗……”
  岁芊清了清嗓子:
  “听着时渠,你要想跟她恢复联系,接下来就都听我的。”
  “从现在开始,跟所有人保持距离,你们有七年没见,现在不是展示你这几年交了多少朋友的时候,而是表达你还记得她的时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