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那一顿的暴食按照店里的褒奖规则是由他付费,女生初来乍到,没有手机,路都认不清,好似将当地认作了危险山林,因而宫治成了将她救出恐怖山脉的狸,但饭团店不会和狸猫的屋子一样消失,她成了每日光顾的客人。
  玉城小春,这是她的名字。
  出生在南边近海地方的她,因为家庭原因来到兵库,就读稻荷崎的高中二年级,肤色和五官让她有几分混血的模样,她却不擅长其他言语。
  本地讲话是带着口音的,学校里的学生大多如此,玉城讲话也有口音,却是全然不同的、带着海之气息的古怪口音。在异地的重重包围下,最好的是谨慎,过于胆怯会带来麻烦,野生动物般的爽朗姿态会更快惹来事情。
  幸好,玉城小春有一件极为擅长的事,那就是打架。
  在遇见她的早晨,宫治努力克制住了自己的声音,没有发出惊叹。而这位刚来的客人盘腿坐在榻榻米上,撕开两个饭团,一手一个,左边的咬一口,右边的咬一口,三下五除二,两个饭团就被她吞进了肚子里。一口茶水下去,她朝空中轻吐了口气。以为她吃饱了,她开始拆第三只。
  之后,她呛到了。
  第二次来宫治的店里,是她出现又消失后的隔天,她这才对宫治做了自我介绍。在学生不被允许出校的中午,宫治问她是怎么来的。
  “翻墙啊。”她坐在台前,用亮晶晶的眼睛回应。
  商业街里的店铺,老板们都会互相光顾,宫治的店里到了中午,纵使没有学生,也会坐满大半。不听劝告不回学校的玉城花了一周时间成为他店里的“看板娘”,让鱼店的洗衣店的老板在周末时感叹“没见到小春妹妹”呢,得到宫治用散漫口气说出来的教训。
  休息日过后,玉城小春再次出现,是在开店后。她来得不算早,正是期中考试前,社团的家伙们的最后一次晨练之时,在期中考试和晨练之间,大家都摇摆不定,狂叫着“我宁愿训练啊”的不少,而说着“你们加油吧我可是胸有成足”的家伙一定会被揍。
  店铺内是暖洋洋的,她拉开了门,随即惊讶“我来晚了啊”,在社团学生们齐刷刷盯着她看的时候,她兴冲冲跑到宫治面前,指着点单上的饭团名。
  “吃这么多,这次又饿了几天?”宫治嘴上说着,视线飘向店门口外探头探脑的身影。
  “是两个人啦。而且我怎么吃都不会胖,没关系!”玉城小春认真说,又一个扭头朝门外的人招呼:“干嘛还不进来?”
  在脚步迈进之前,店内的学生们已议论纷纷,万众瞩目之下走进来的人,除了宫治外,大家似乎全都认识。当时宫治还以为,所有人都是在感叹此人一看就知道是被打肿了的脸,在吃到一半的时候,一边的眼睛开始发青。
  明明社团的社员们身体更显强壮,说话的声音都比往常小上许多,似是一番战战兢兢的模样,唯有宫治一如往常端上餐盘,在坐得端正的女生向对面的男生说“这个时候应该要说谢谢吧”并得到一声“谢谢”后,宫治笑着对看上去完全被压在掌心下的男生说“不用谢,茶不够可以免费续,说一声就行”。
  他又得到了一声男生的“谢谢”,是在女生瞪起的目光后。古怪的是,体育生们在离开时的纷纷感谢,也都比往常大声,像是有一道压力存在他们背后,在那双漂亮的眼睛之中。
  当天中午,玉城小春没露面,而宫治很快——在同一日的下午——就了解到男生是稻荷崎有名的三年生,时常翘课,留级两年,最爱找人打架,由于家里是当地的涉政人士,准备将他送到海外,因而也放任着这孩子。
  甩着两条说得上漂亮而修长胳膊的玉城小春,一下就驯服了凶猛且爱伤人的怪兽,下午来店里备考的社团学生不免在对着作业发愁的休息时刻和宫侑八卦,说“玉城成了有名人”,“学校里已经开始有人不自觉地蹦出冲绳口音了”,“我是不是也要学一下啊”。
  宫治不免苦笑。每一届都会有风云人物,在他上学时便是阿侑了,他站在旁边看因而很清楚,有的人的确天生就适合受到瞩目,如同飓风席卷世界,而他知道,自己是不擅长应对太多目光的类型,像这样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完全足够。
  对于隐藏秘密也同样,对于隐藏秘密刚刚好。
  --------------------
  妈耶,最近一点儿故事性的内容都没看,感觉不会写东西了()
  差点儿名字搞错,写成兄弟.......了。
  第22章 第 22 章[番外]
  ===============================
  稻荷崎的运动与学院祭,在秋日来到。
  还有夏时温热的空气,在少女迈开的步伐中,都化作青春的回忆,在胸口悸动。
  接力赛的第四棒,朝他方向挥着的手不停,宫治没反应过来,玉城小春已穿过庆祝的同学间,跑到他的面前。
  高中女生校服短袖下的皮肤,和她的脸拥有同一种颜色,被南方光线亲吻后的巧克力色以一种仿佛随时都融化在白里的生命力,涌动在她的眼睛里。
  “谢谢。”玉城小春说。
  “什么?”宫治问。
  “因为好吃的饭团,我才能跑得这么快!”亮晶晶的眼睛,如同星星。
  宫治是受邀参加运动祭的,不仅是他,附近商业街的不少店铺都来了。
  伴随着少子化的进程,从就读幼稚园的人数开始下降,小学、初中、高中、高专和大学都会一一受到影响,学校需要商业街,而商业街也需要学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