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既然这些人连这些都不知道,就不会明白那些从汉以后胡人汉人间打来打去的惨事。可他们也活得何等的幸福,如果将诸葛承和阿拓的梦想综合一下的话,大概就是在世人都找不到的桃花源里做两个比邻而居的村夫和厨子吧。
只可惜他们俩都无比清楚胡汉一路的斗争过往,他们俩也都身在其中,所以就算有人告诉他们,沿着前面这条路走进去就是桃花源了,他们也只能遗憾地朝里面望一阵后转身离开。
所以诸葛承珍惜着自己少有的无知,纯粹地去感受这片浩瀚星空的美丽。草原上不像汉人的城里点着许多灯,所以天上的星星看起来更亮了也更近了。看久了就会恍惚觉得它们融在天上再一点点沉下来,好像就要把地上的人包裹起来。
但是诸葛承既不觉得压抑也不会感到害怕,这一瞬间,他感觉自己好像成为连接天地一个节点,天地将他造就成现在的样子,而他又凭借这些天地赋予他的样子去感受和反馈天地。所以天地里无论好的坏的部分都成为他身体里的一部分,那些矛盾与冲突,安宁与和谐在他的内心来回上演,最终在某个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坏的平衡点上塑造出现在的他。
阿拓看着诸葛承闭上眼睛,他能感觉到一些无形的精神力在他身边旋绕,明白他大概是进入了一种悟道的状态。
于是阿拓见到了诸葛承在鬼谷的墨子那里见到的景象,那本来蹲在他们脚边的三只石虎硬质的身体突然看起来像是某种浓稠的流水一样,而天空中盘旋着的大鸟一边降落一边变形,当那两只巨鸟变成两只麻雀一样大的小机关鸟一左一右落在诸葛承两边肩膀上时,那三只石虎变成了三块无甚特别的石头。而阿拓此刻正好一眼望进再次睁开眼睛的诸葛承的眼底。
“恭喜。”诸葛承的眼睛里还带着不知现实与想象的迷茫,而阿拓点了点头帮他确定他已经清醒了。
“怎么样,道的味道?”
“不好也不坏吧。”
对于诸葛承的回答,阿拓的反应只是略微张大了眼睛,也不知道他到底满不满意这种解释。历来道这种东西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鬼谷各家传承之间虽然南辕北辙,却似乎都是在求近同一个“道”。而从这同一个“道”对各自念相左的百家皆有回应来看。
“道”本身的复杂和难解远超人可以解的程度和范畴。
诸葛承的确是不知如何表达刚刚的感觉,哪怕以他当世已经一等一的智慧来说,也不知道他自己刚刚究竟是怎么了。
他好像只是明白了一个早就明白了的道,世界却好像从此又有了些不同,于是他只能尽量诚实却带着无法自控的笼统尽量将这种感觉描述给阿拓听,希望他的意念可以跳过语言直接传达给阿拓知晓。
阿拓点了点头也抬起头看着星空,诸葛承也不知道他点头是指明白了诸葛承描述的道还是单纯同意星空很美。总之他们俩都没说什么话,只是静静望着天空。
“阿承。”
“什么?”
“你不觉得这么看星星的话显得天地很大吗?”
“是啊。”
这会诸葛承过了悟道的余韵,又把刚刚能解释得清的感觉都解释给阿拓听过了,于是精神一松后酒意又开始渐渐上来了。不像阿拓武人体质能承受更多的酒液,诸葛承其实早就醉了,刚刚不过是仗着他比一般人更强的精神力在硬撑而已,现在精神力散去后他的说话动作里也带上了明显的醉态。
诸葛承张开双手,像是要把整个天空和大地都拥进怀里,眼神迷离笑容却肆意。
“天地很大,那么……那么大。”
“你醉了?”
因为这会俩人是靠着肩膀坐着的状态,这会阿拓起身去确认诸葛承的样子,还没来得及靠近就被诸葛承一把抓住了胸口的前襟。
醉了的诸葛承力道远超往常,动作也粗鲁地多,阿拓不敢跟他硬犟,就放松身体顺势被他拽了过去。
靠近之后诸葛承的醉态一览无余,他周身的气息里都缠绕着一股酃酒混合着烤羊肉的烟火气的味道,阿拓估摸着自己也是差不多,所以谁都没有嫌弃谁的资格。只是阿拓不会放任已经明显醉了的诸葛承继续在草原上吹夜里的寒风了。
“阿承,你醉了,我扶你进帐篷里去吧。”
“阿拓!”
诸葛承叫得很用力,声音一如同他的动作那样过于强硬,于是原本要把诸葛承往帐篷的方向带的阿拓反射性地停住了。
“阿拓,天下很大!”
“嗯,我知道。”这会诸葛承是真的已经彻底醉了,整个人的行事已经完全失了仪度,所以阿拓应了一声后又想去继续刚刚扶人的动作。
“天下明明那么大,可是阿拓——”诸葛承强行转过身面对阿拓抬起头,眼睛努力直视着阿拓的眼睛。
“你告诉我,天下明明那么大,为什么人们还要打来打去的?”
说完这句的诸葛承大概真的彻底耗空了精神,无声无息地朝着一边倒去,被阿拓伸手一揽又抱了回来。阿拓低下头确认了一下,这会诸葛承已经彻底睡着了,独留阿拓一个人面对他刚刚那个根本没法回答的问题。于是阿拓无言地看了下天空,嘴角带上了一个无奈的自嘲笑容。
“我也不知道,阿承。我真的……不知道。”
第二天诸葛承醒得比平时晚,宿醉让他的头疼得一塌糊涂,在他坐起身揉着额头嘴里含糊地抱怨的时候,阿拓拿着一盆热水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