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发生的就是发生了,再来一遍我依然会选择这么做,如果以前我的刻薄伤害过你,那我也只能说句抱歉而已,但是今后我会全然信任你的,所以也请你从此以后务必全力帮我,可以吗?”毛小豆偏过头给了阿拓一个微笑,很难想象这样温暖的表情会出现在最初那个冰冷的少将军脸上。
“好,我会的。”阿拓大概是太过激动了,回答时语气里甚至带着点颤抖。
两人一边聊天一边,很快就把一切回归到了他们昨天刚来时的模样,见事情办完的两人不再耽搁,骑了马就在当天天黑前回到了虎牢关,等他们去找毛将军复命的时候毛将军手里拿着个小摆件在那发呆。
“回来了,找到可以用的军道没有?”毛将军虽然看他们俩的脸也大致能猜到此行没什么结果,但保险起见还是多问了一声。
“没有,中间隔了个兖州,而兖州的军道都是我们早就知道的那几条,直接借道的话时间都太久了,怎么走最后都得去徐伯伯那里补给,那样就有点干涉他州军务的意思了。”
“所有的图你都看过了?”毛将军问这句话的时候特别转向了阿拓。
“是的,将军,都看过了。”
“那司州所有的行军路线这下你也都知道了,也正好省得以后再给你补上这一块了,今后你带着骑兵营执行军务,走哪条道是最佳路线的话就自己看着决定吧。这种事情你们兵家的人最擅长了,也省得我们再来告诉你。这样的话,至少这次阿拓熟悉了司州周围的地形,你们俩也就不算白跑一趟了。”
毛将军一向都是这样乐观,明明是无成果的一件事也能被他赋予一些别的意义,被他这么一说,原来还有点沮丧的毛小豆也直接看开了。
“好了,今天都晚了,赶紧各自回去休息吧。”
毛将军挥了挥手打发他们两个离开,阿拓和毛小豆自然地行了个礼告辞了。而他们两个都没有发现的是,在他们转身离开之后,毛将军手里那个看似普通的小摆件自己动了一下。
第130章
诸葛承没有想过之前发生在阿拓身上的事这么快就会发生在了他的身上,他现在多少能感受到阿拓在慕容冲的军营里那种针芒在背的感觉了。
如今在牛川的王庭部落尽管还是分散着放牧,但王帐驻扎的范围内依旧聚集了大量的牧民和贵族们。
阿拓所在的这一支鲜卑并没有同慕容氏那一样早早地入关同汉人混居了解汉人文化,这一支鲜卑部落一直生活在长城之外,所以他们对于汉人的解更少,身上的胡人的血统也更为纯正。而在这一群人高马大的纯血鲜卑族人的包围里,诸葛承这个瘦瘦小小的汉人看起来就显得特别扎眼。
而比起长相显眼更麻烦的是,阿拓几乎不加任何掩饰地对诸葛承表现出他的信任和依赖,在一些贵族来请示一些决策事务的时候非常自然地和诸葛承探讨商量后再做决断。
从阿拓的角度来看,他的这些行为里并没有任何出于个人偏爱的成分。
这世上活着的人里大概不会有比诸葛承更适合做谋臣的人了,他放着这样的人才在身边,不去询问请教才是对整个部落的不负责任。事实上也是这样,诸葛承在他烦恼部族事务的时候都会旁敲侧击式的指点几句让他豁然开朗,随后阿拓的政策让他在回归部落后的短短一段时间内就收服了大量的人心。
但是那些鲜卑人却并不是这样想,那些胡人更愿意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在他们眼里,诸葛承只是个带着一匹奇怪木马的汉人而已。
那匹木马在自己搬东西时确实很好用,但是诸葛承骑着它时它也就跑得和头毛驴一样快,而诸葛承本人甚至都不算会骑真的马。所以在那些以单纯的马上武力评价他人全部实力的胡人眼里,诸葛承这个人相当的没用。
自诸葛承悟道之后,他就把那三只石虎和两只巨鸟变成了石头和小鸟的形态放在小魏背上了,所以诸葛承就又回到了最初晋阳城里和阿拓见面时孤身一人骑着小魏的样子了。
阿拓自然不会勉强诸葛承硬是在别人面前展示实力,只好不断郑重地对着他的族人们介绍诸葛承是那位诸葛亮的后人,有着那样家学渊源的他是位十分了不得的人才。
大多数部落里的人虽然知晓诸葛亮的大名,也知道他是位名臣,但他们的认知大概也就到此为止了,关于诸葛亮本人到底有什么事迹和才能,他的家传会让诸葛承变得多厉害什么的全都一无所知。
于是诸葛承遇到的情况比当初的阿拓遇到的更加恶劣,他是阿拓的那位“不可说”。而不同于同族又勇武的阿拓和慕容冲在一起时在旁人眼里的相得益彰,诸葛承在阿拓的族人眼里就是个纯粹来耽误他们完美王子殿下的“外族废物”。
阿拓的族人们私下里称呼诸葛承为“那个汉人”,那个不知道用什么汉人的邪法迷惑了他们的王子的汉人。
诸葛承本人并非对此一无所知,他只是选择什么也不做罢了。
他本来就是来观察胡人这个族群的,他们对于他的轻视正好让他们在诸葛承的面前得以展现最真实的自己。这是诸葛承生来第一次不通过书本和他人的口述,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了解胡人这个一直充斥在他眼前他却从不真正了解的群体。
相比起诸葛承的静观其变,阿拓的焦躁却日益明显,他知道他和诸葛承此刻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诸葛承会全心全意帮助的只是纯粹的阿拓这个人而已,可阿拓现在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他自己,而是鲜卑一族代国的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