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你这孩子胆子倒也挺大,别人都在议论你和一个汉人太过亲近,你倒是直接把他带到我跟前来了。”辽西公主的语气不咸不淡,让人听不出她对于阿拓的行为到底是认同还是反对。
“祖母大人明鉴,只以孙儿一人之力或许能管好一部事务,但若要谈到复国之后统领各部则远远不足。人力有时而穷尽,再好的明君也需要贤臣来辅佐,诸葛家贤臣的美名想必祖母大人一定有所耳闻。”
“怎么,你的意思是咱们胡人子弟里出不了能辅佐你的人,所以逼得你要去找一个汉人?”
“孙儿不敢。”这会辽西公主的话里有了一定的倾向,阿拓自然也不敢顶着对方的锋芒硬来。
“公主殿下,能否听我一言?”这时反倒是进门起行了个礼就一直低着头低调应对的诸葛承接了话。
“说吧,汉人,我倒要听听你都能有些什么高见,能让我那个从小都有主见的孙儿事事都想来问你。”
尽管辽西公主已经知道诸葛承的大名,但一句“汉人”的称呼还是流露出胡人对于汉人本能的敌意。
“近百年来,胡人汉人之间恩恩怨怨的确是让两边都该对对方的人心生警惕。但我以为,公主您所在的部落应该还是不一样的。”
“你说贺兰部?”
“不,我指的是王庭部落,公主既生而就为公主,当有一心始终牵挂王庭不是吗?”
“人说汉人奸诈,我看果然如此,我都做了这么多年贺兰部的主母了,还轮得到你来挑拨贺兰部和王庭的关系?”
“两部的关系不用我来挑拨,如今贺兰部东部大人和少主两位明知王庭部落已经发了登王令,却又私自接了窟咄的登王令,这可是贺兰部意欲挑起王庭部落的内讧了。请问公主,他们这样的行径到底要置王子殿下于何地呢?”
“什么?真有此事?”辽西公主闻言直接看向阿拓,后者肯定地点了点头。
第132章
“我已经见过两位舅舅了,从他们的言语中看来,两位对我接任代王似乎都不太满意,他们似乎都更属意叔父而不是我这个年纪轻轻乳臭未干的孩子。”
对于两位舅舅的抱怨,阿拓也只是点到为止。毕竟眼前的可是那两位的生母,阿拓若和他的两位舅舅真有矛盾,那个胳臂肘到底向谁拐还未可知。
“这事我知道了。”辽西公主点点头表示了解,紧接着又转向了诸葛承。
“那么回到最初你说的那一句,王庭部落对汉人又有什么不同?”
“启禀公主,在王庭部落,与汉人亲近结交是传统而非异举。当年广武侯刘琨和猗卢汗结为异姓兄弟,而您的祖父郁律汗也曾亲自率兵援助广武侯并得胜而归。可见王子殿下如今所为并非什么大逆不道,只是遵了祖制而已。”
“没想到你一个汉人,对我部已故汗王们的事迹倒是知晓得清楚。”
自阿拓和诸葛承进帐以来,辽西公主第一次对他们露出了一个肯定的笑容。诸葛承闻言在内心悄悄松了口气,他其实也没那么清楚所有汗王们的事迹,只是对广武侯刘琨的生平特别了解罢了。
“我们哪怕不论过去汗王们的传统,只看如今王庭部落面对的形势。”见辽西公主表露出肯定态度,诸葛承马上乘胜追击。
“贺兰部位于东北角,与本部互相呈拱卫之势,北边更远处是柔然和高车人,他们对于此地更为气候温暖的草原地带时有觊觎;东边的库莫奚部,西边的铁弗部,两者虽然都与王庭有些关系却更为疏远;而正南边便是和窟咄勾结在一起意图分裂王庭的独孤部。”
诸葛承在帐内侃侃而谈,而阿拓则是微笑侧目看着他用胡人不擅长的智慧说服自己的外祖母。
“我报了这周围一圈部落的名字,这些人都可以是王庭部落潜在的敌人,但里面并无汉人的踪影。历来国主决定敌友讲究一个远交近攻,所以尽管胡人与汉人的矛盾的确是深入我们双方血脉的根本问题,却不是王庭部落眼前所遇到的首要问题。”
“贺兰部与王庭部落合则两利,分则给了周围一众势力可乘之机,所以还请公主以两部的利益为先,劝一劝东部大人和贺兰部少主以大局为重,眼里不要只盯着远在天边的汉人,也要看看眼皮底下那些近在咫尺的敌人们。天王既崩,胡人各部纷纷自立,眼下是好不容易等来的复国时机,莫要给别人留下趁虚而入的机会。”
“看起来,你倒是给自己找了个好军师。”辽西公主笑着说了阿拓一句,到了此时才终于露出了她这个年纪的人本该有的慈祥笑容。
“过来给我看看,一晃都长这么大了,你娘说你越大越像老可汗时我还不信呢,如今看来,倒是有了几分君王的样子了。”
阿拓收起所有的锋芒,像是个孺慕长辈的普通少年那样到外祖母跟前坐好,任由辽西公主帮他细细发间的一些配饰。
“正如你所说,汉人不是我部现在首要关心的问题,哪怕再往南去看,鲜卑还有个慕容氏顶在汉人眼前呢。”公主手上还在梳阿拓的头发,眼睛却盯着诸葛承。
“但是若是有朝一日,汉人到了我部的眼门前,你身为汉人届时又要如何自处呢?”
本来还在低眉顺目装成人畜无害的阿拓也是抬起眼望向诸葛承的方向,只那一眼里的野心和自信就无法隐藏。这其实才是诸葛承和阿拓之间真正绕不开的问题,正因为阿拓身上有着一代明君该有的所有潜质,所以他们双方都不怀疑阿拓有朝一日会一路打到黄河岸边和汉人隔着黄河遥遥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