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皇帝凭借他无可置疑的强大,用铁腕的手段将众人不喜欢的东西强加到他们身上,所有试图反抗的人都用他们的尸体诉说了反抗的下场。剩下的人望着那些尸体无奈地选择了妥协,但若他们知道皇帝的强大正同他本人一起大厦将倾,那么那些已经平息下去的反抗一定会选择卷土重来。
正如昨日的晚宴那样,汉人和胡人们在皇帝胡闹般的喜好下坐成亲密无间的样子,又在那股淫威的笼罩下硬是没话找话地演出了一场和乐融融的闹剧。而当皇帝一旦起身离开,在座所有朝臣立即作鸟兽散,走时汉人归汉人,胡人归胡人,没有一句多余的告别。
所以皇帝不能让别人知道他快死了。
“孤还死不了。”皇帝半开的眼睛里依旧有着摄人的精芒。
“去端盆水来。”
好在皇帝在那阵逆流后就没有再继续吐血了,但毕竟刚刚那阵的场面实在是搞得太过惨烈了,皇帝的半张脸上和手上到处都是半干涸的血迹,凭一方白色绢帕根本没法收拾善后到让人看不出来的程度。
大总管赶紧端来了洗漱用的水盆放在皇帝手边,他将沾满血的手连同那块绢帕一起浸到水里。红色血丝在温水里渐渐晕散,而皇帝维持着这个姿势慢慢转过头看向房间里的火盆。
刚刚被扔进去的纸条大多数都已经被点燃烧尽了,只是留下一片边缘被烧黑了的“仁”字的纸片躺在火盆里的烟灰上。忽然火盆里发出“噼啪”一声响打破了殿内的宁静,而火盆里也瞬间绽开了一些火星。
皇帝半开着眼盯着火盆上被火星爆开从而炸起来的烟灰,看它们带着那一张写着“仁”字的纸片碎屑一起在半空中翻腾,那纸片兀自翻了几圈后落回了火盆里,这一次它刚好落到一块烧红的木炭上。于是那最后一点点的“仁慈”被木炭上的高温感染,化成比血还红还热的火,最后同这盆里其他所有曾经存在过的一切一样,变成黑色的、终究会冰冷的灰。
然后皇帝笑了。
只是这个笑既不算寒冬凛冽也没有春暖花开,他只是以人类普遍定义里的那样,调动脸部的肌肉勾起了两边的嘴角。
“陛下……”大总管用沾湿的布巾一点点擦去皇帝脸上的血迹,小心翼翼因而欲言又止。
“弄干净了就去叫人来更衣吧。”皇帝重新睁大双眼,配上他被擦拭干净的脸庞后看起来又仿佛是无懈可击的强大。
“今日大朝,该有大事发生的。”
第147章
大朝里果然发生了大事,太尉上奏说他们得到军报,北讨柔然的朱提王带着五万大军在关外迷了道。
“什么?!”
就这一句一出,庭内上下一片哗然,皇帝下意识问了一句后就是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底下的众臣们也开始议论纷纷。
文臣和武将,汉人和胡人,根据各自的经历和利益所在,多种组合搭配下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都不尽相同。虽然碍于帝威盛大,无论是悲的喜的乐的忧的都不敢表现得太过,但从皇帝的龙座上望下去,还是能一眼看尽众生百态。
汉人面上大都是个想笑又不敢笑的别扭表情,这一朝因为是胡人的江山,武职大多轮不到汉人来做,所以汉人都能站在一个事不关己的态度评价此事。他们一听说带兵打个仗还能迷路后,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当年的李广,原来这种倒霉事不光能发生在汉人身上,到了胡人身上也能来同样的一出,那真可以算是开年本朝的第一个大笑话了。
而胡人的表情那就是多姿多彩各有千秋了,老一辈要么像皇帝那样难以置信或者干脆恼羞成怒。他们堂堂鲜卑人,从关外祖地入关不过一代人的时间,怎么会有新生一代的小辈如今出了关回祖地居然会带着大军直接迷路了,简直是愧对列祖列宗。
而新一代的人则多少有点幸灾乐祸,隔岸观火。
朱提王日常风评太好,又深得皇帝喜爱,俨然一副除了以后要当皇帝的齐王之外,新生一代都要以他为尊的架势。如今他出了这么大一个丑,众人虽然面上不显,但纷纷腹诽他以后应该就不至于继续那么圣眷昌隆了吧。
“你倒是好好给孤解释一下,五万多人的大军到底是怎么迷路的?他们既然迷路了,这军报又是怎么送过来的?”皇帝略略震惊过后还是回到更实际的问题上来,那是他的五万大军,不可能就这么平白无故地消失了,再怎么荒谬的原因他也得听听。
“军报里说的是他们误入了一处山地,然后里面有个类似迷障一样的地方,大军自踏入那里起就在原地如同鬼打墙般来回绕圈,无论如何就是走不出来,所以只能派信鸽从空中飞回给我们发信求救。”太尉虽然自己也是一脸不太相信的样子,但还是如实地读着军报。
“废物!”听完解释的皇帝大骂一声一拳砸在龙椅扶手上。
“北讨柔然都多少次了,从没出过这么荒唐的事,他朱提王只带了一次队就弄丢五万人,孤要治他的罪!”
皇帝这句话一出,平时和朱提王关系要好的那些不敢接话,主要是他们也不清楚现在到底是个什么状况,怕自己一旦帮着说话更加惹怒皇帝。而那些内心不满朱提王平时太出风头的则是内心窃喜表面哀叹,恨不得皇帝一下把他的王爵一起给治了,好给他们后面这些还没来得及封王的人让让路。
“陛下息怒,事已至此,我看当务之急还是要找回那迷路的五万大军再作其他打算。”朝堂上的胡人由于各种原因沉默以对,场面在诡异地静止了片刻后就有汉人站出来开始和稀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