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当你做好了所有民生的准备,你的国家就会强大起来,这时候你环顾四周,自然会看见一些和你大体相似又有些细微不同的人,最开始时是鲜卑内部其他的部落,然后是胡人内部的别的族群分支,最后是整体的胡人和汉人。
不像一位可汗只能被迫急匆匆地选择劫掠,身为王的你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战争也好和平也罢,你总可以自己选择正确的时机和正确的方式来更好地保护你的国家和子民。”
当那段杀伐之音过去之后,音律又回到了最初的平缓,这时候的诸葛承对着阿拓微微笑了笑后,拨完了最后那个弦音。
“这才是王。”
“是的,我明白了。”
阿拓这时候也笑起来,关于诸葛承刚刚所说的那些他只是模糊而本能地实践着,比如他选择暂时放任那些反叛的小部落而不是将他们灭族。他的部下们指望他行可汗的道,但却想行王道,于是这两者之间的参差自然造成了那些人的不满。但现在经诸葛承解释过后阿拓明白了,就算他们再不满,他也得继续行他的王道,或许终有一天,他们会因此而感激他最开始时的选择。
“我要做的是胡人的王而不是可汗。”
“你想明白了就好。”诸葛承突然对着阿拓眨了眨眼睛。
“这样的话,我是不是就算还清了你上次替我收拾善后的情了。”
“当然。”
这俩人对视着,脸上的微笑渐渐变成了畅快大笑,天生的王和天生的宰相仍旧难免偶尔陷入自我怀疑,但好在他们又从对方身上找到了对于彼此正确的认知。
“阿承。”
“嗯?”
“今日军议后方针已定,我会全力攻击窟咄和独孤部,只要瓦解了他们的势力,其他小部落的人心自然就会安定了。这样的话,我会带走大部分王庭里的青壮,只留一支基本的力量守卫王庭的财产,还有留下来的老弱妇孺们。”
“尽管我目前不想去进攻那些小部落,但却不可不防他们可能的针对我的动作。好在王庭部落的草场非常大,那些有经验的老人届时会带着部落小范围的游牧,以避免可能的袭击。不过即使这样也并非万全之策,如果你愿意破例帮我一次的话,我走时会把那支留守的力量交给你,那样有你守着我的后方,我就能放心外出征战了,可以吗?”
毕竟诸葛承还没答应阿拓出仕,所以阿拓只是抱着期待问一问,如果诸葛承真的说不的话,他也不会多说什么。
“好,我会尽全力保证你的夫人和未出世的孩子的安全的,你自己也要……多保重。”
第150章
很快,王庭部落里绝大部分的成年男子跟着阿拓出征了,对于诸葛承来说,日子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他依旧一个人突兀地在一群老弱妇孺中间,只是在阿拓离开的第一天,部落里的两位贵人不约而同地拜访了诸葛承的帐篷。
其中一位与诸葛承曾经有过一次照面,那位是部落里善战的老将,也是一位典型的鲜卑贵族。阿拓之所以选择把他留下,就是因为他满脑子都是战斗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关于部落里在流传的那些阿拓和诸葛承之间的关系,这位既不关心也不在乎,于是他可以算是阿拓的部下里对诸葛承最没有恶意的一位了。
那位听说自己被留在后方满肚子的不情愿,在阿拓反复叮咛强调又搬出要他守护自己未出生的王子的时候,那位才终于答应了留守的分派。
老将军刚进诸葛承的帐篷就开始急着交待自己要说的话,多一句的礼貌客套也是懒得说,一副恨不得赶紧说完好回去继续练武的样子:“可汗走时交待过我了,说这段时间里要叫你军师,还要我听你的话,但是可汗召集的军议里从来都没有你,你真的会打仗吗?我们负责的可是整个部落里最弱但很重要的部分,你可别出什么差错。”
对于老将军明显的不信任,诸葛承并没有什么意外。当年孔明出山后的第一战,就算刘备也是千叮咛万嘱咐,张飞关羽尚且不服有卧龙之名的诸葛亮。到了如今,没有道阿拓手下的将军就会听诸葛承的,但诸葛承毕竟没有正式要当阿拓的军师,所以别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服他,他也不是很在乎。
“我知道将军对我的顾虑,这空口白话的,我也不指望能说服将军相信我有什么特别的能力。但这毕竟是来自陛下的交待,将军信我便是信任陛下,而若将军不信我也不打紧,等陛下归来时自然会军法处置将军,我当然也不会替将军粉饰隐瞒什么。”
“当然将军若是觉得,自己有足够的勇武便能私下处掉打算告状的我,可以想想前段时间在我的帐篷里被我重伤的那一位。想必你也知道他贺兰部第一勇士的威名,所以,我的话你听还是不听,还望将军自己懂得衡量。”
诸葛承并没有用什么怀柔政策,反正他也没有打算和这位将军长期相处,只要短时间内保证对方听话对他来说就足够了。
“当然,我平日里不会去干涉将军本身的军务,你还是照着自己想做的来。等到我觉得需要的时候,自然会给你命令的,到时候你照着执行就可以了。”
虽然诸葛承的应对相当强势,但这位将军倒是挺喜欢他这种硬气的作风,说了声“知道了”就告辞离开了。
而在那位将军离开后不久,一位诸葛承久仰大名却从未照过面的人登门拜访了。而在这人掀开诸葛承帐篷的帘子进来时,诸葛承有那么一瞬间愣在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