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诸葛承这句话一出,阿拓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无比复杂,他有一万个不甘心,却没有哪怕一个合由可以说出口。就像他有他的部落、鲜卑、甚至胡人整个民族的责任在身,诸葛承自然也有诸葛家、大晋朝、甚至汉人的义务要扛。
  “所以你就要去晋朝出仕?去臣服那群司马家的人,那群世人都清楚的篡权夺位者的后人,他们又是凭什么?你真的甘心吗?”
  阿拓深知诸葛承把先祖的荣誉看得比什么都重,他那一支从晋朝开国那会就拒绝了朝廷的招揽,然后冷眼旁观着朝廷一步步经历王权倾塌、八王之乱、胡人入关、举朝南逃、世家专权直至大厦将倾。
  难道这样一个任谁看都气数已尽的朝代,诸葛家的人却还是只能为了汉人天下再试着去力挽狂澜一次吗?这又要阿拓如何服气呢?姓司马的满门废物,不过只因为占了个汉人的身份,就能轻易的让诸葛承放下过去种种亲自送上门去做他的贤臣。
  上天真是何其不公。
  “也不一定。”诸葛承反而摇了摇头。
  “我这一支从一开始就远离了晋朝朝堂,如今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剩一句祖上是谁了,至于士族朝堂那里早就已经没了联系。按照九品中正的规矩,就算我现在想要出仕,别人能不能看得上我那还两说呢。”
  “那就别去!等我改正了胡人的那些陋习,然后你就来当我的丞相。”
  “你真以为对抗祖制是这么简单的事吗?也许终我们一生就只能做个开头,何况你总得让我去试试。”
  “试什么?试你如何以一个汉相的身份,来和我这个胡王决一死战吗?”
  到此为止,阿拓与诸葛承的命运大概达到了各自悲哀的顶峰。他们有类似的政治想、互补的战争技能,契合的灵魂共鸣却依旧做不了君臣。而诸葛承却还得去服侍被他祖先视为宿敌的对手的后裔,最后为了根本解不了他的人来同阿拓为敌。
  “如果我足够优秀到成了汉人的丞相,你也足够优秀到成了所有胡人的王的话,也许吧。”
  “呵,哈哈哈。”在巨大的失望席卷之下,阿拓终于开始发疯似地大笑。
  “那样的话,后世人单看史书一定会以为我们生来就是宿敌吧?就像鬼谷里的那些前辈们一样,你觉得我们是其中的第一对意外还是只是另一对受害者?”
  此时的诸葛承想起了在鬼谷里诸葛亮和他说的那些他和他的宿敌的故事,当时的他听不明白,现在的他装不明白。
  “我不知道。况且知道了也没有用,难道这样就能改变什么吗?”
  然后话到这里,他们又再度沉默起来。比起一边情绪冲动一边互相指责那种惨烈的一刀两断式的分开,这种冷静着穷尽一切可能,最后无奈接受的离别说不定更加可怜。他们俩看向对方的眼神里都在隐隐透露着“以后没有了我,你该怎么办”的怜悯情绪。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走?”已经无话可说的阿拓能剩下的也只是倒数日子罢了。
  “等我……能走的时候。”
  “就不能再多待两天吗?等到你完全好了的时候再走。”阿拓明白诸葛承说的能走不过就是指他大概能在小魏背上坚持一天不至于昏迷的程度罢了。
  “你伤得那么重,如果你在半途上突然失神要怎么办?”
  “你也知道我伤得重,要是彻底好大概要几年了,你已经是王了,我要是再耽误个几年,说不定等你统一了北方的时候我还在哪个县城为官,那就压根赶不上和你决一死战了。”
  “那我是该祝你平步青云,好早日有资格和我刀剑相向呢?还是该祝你碌碌无为,却能安全地在某个角落,看着我去试试能不能让胡人来建一个太平盛世?”
  “你就祝我长长久久地活着,你自己也长长久久地活着,然后终我们一生都不得机会再见吧。”
  “看来兵家懂得怎么杀人,墨家却懂得怎么诛心。”
  “我觉得这样挺好的,至少我们两家都知道要给人留下点什么,不算残忍到家。”
  “是吗……如果你是这么觉得的,那就当成是这样吧。”
  于是大概在一个多月后的某一天,阿拓硬是摒弃了所有的工作和护卫,同来时一样骑着他的马和骑着小魏的诸葛承一起一路南下,一直到了王庭部落这一圈游牧地的最外围。
  “回头吧,阿拓,你再送我的话就会比你的牛羊离你的部落更远了。”诸葛承的声音很冷,冷到明明草原上已经入了夏,却让这两人的身体同时抖了抖。
  “可若我现在回头,我们这一世也许都不会再见面了。”阿拓想要努力地克制他自己的情绪,却还是在话一出口的瞬间便哽咽起来。
  他们回过头望了望,王庭部落的那些帐篷群此时已经看不见了;他们又向前望了望,汉人的那些房屋住所也是一样的看不见。
  于是只有天地见证了眼前这一幕,命运让他们遇见彼此,体会到自己的灵魂同另一个灵魂紧紧相融的滋味,却早在一出生起就把他们放在两条注定背道而驰的路上,等着各自向前走的他们自己撕裂他们早已纠缠在一起了的魂魄。
  “那你也要回头,因为我们没有别的路可以走。”诸葛承之所以语气平静,是因为他早在过去一个多月的夜里,在发现阿拓已经真的睡去之后,流干了自己的眼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