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本来皇帝这种不思朝政的行为当丞相的是该谏言两句的,但是诸葛承自己都告病大半年了,也好像没什么资格来说拓跋珪。
“那……我今天想喝鱼汤。”
“放心,今天不但让你喝到鱼汤,还是伊河里现捞的那种。”
诸葛承好奇地看着拓跋珪,他已经很久都没听过对方这么振奋的语气了,上一次他这么兴奋还是在他们就快要拿下建康的时候的事了。
“今天有什么喜事发生吗?”诸葛承还在那疑惑的时候,拓跋珪就从侍从手里接过了一套便服和披风,诸葛承瞄了一眼后发现是他自己的衣服。
“我今天,可以出这个殿门?”
“嗯,不过先把衣服全换上,不能再着凉了。”
拓跋珪的兴奋好像也感染了诸葛承,于是他连精神都变得比平常更好,很快这两人一起换了便服上了一辆马车。
“我们出宫去哪里?”
“你猜呢?”
“我记得那间院子……已经在连年战火里毁掉了……”诸葛承也知道以他现在的身体,离开洛阳太远压根不现实,而在洛阳城附近,唯一值得他们再去的,也只有年轻时待过的那间院子了。
“毁了可以再修啊,我特意画了图样让他们按照原样重新造了一间出来。”
拓跋珪等了一会,没有等到诸葛承的回应,他低下头看了看,诸葛承一脸若有所思的表情。
“你不喜欢重修的?那——”
“没有,我只是在想,我们刚住进去的那时候,我总觉得这房子造得挺好,怎么也能支撑许久吧。这房子本来是你我俩人的,但反正你也已经有了皇宫了,那就干脆都归我了。我本想着,将来把它传给我们诸葛家的后代当祖产,他们要是愿意来洛阳,也能有个落脚的地方。”
“结果,还没等着我们打过黄河,那房子就毁于一场大火。
而我本家的叔伯兄弟侄子们,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和我断了关系,最后一个个都在和我的争斗里死去了。我想拿来要当祖屋的东西最后还没我支撑得久,我想要传承的亲人全都与我反目成仇,现在想来,连祖宗都没有了的人,要祖屋也没什么意思是吧?”
“阿承,别这么说!嗣儿这次在益州发现诸葛家还是剩下了一些旁支的,他们说诸葛家已经重新开了次祠堂,把你加回族谱里去了。他们到现在终于明白,你做到了当年的武侯都没做到的事,终结了百年乱世,重新给了天下太平。”
“阿承,你这一辈子,从没有对不起‘诸葛’这两个字过。”
对于拓跋珪的安慰,诸葛承只是回了一个无所谓的笑。
这些年里诸葛承圣眷昌隆,官职上又是相国又是大将军,爵位上先是国公后来又封了异姓王,哪一样都足够和当年的诸葛亮并肩了。虽然胡人汉人里也有嫉妒他这一系列封赏的,但因为他膝下无儿无女,本家嫡系那一支又几乎死绝了,一想到等他一死,这些封赏自然又还回皇家,这些嫉恨的也就听之任之了。
“罢了,不管对不对得起,等我到了老祖宗面前,大家一起算吧。”诸葛承说到这里掀开马车帘子看了看,发现他们已经是到了城外的伊河边,那处院子就在不远处了。
“果然,你把它修得和以前一样啊,真是怀念啊……不行,这么好的院子,我一定要把它当成祖屋传给谁才好。”
诸葛承压根不在意拓跋珪硬塞给他的那堆封赏,嘴馋时能指挥皇帝亲自给他做饭的人,压根就不在乎那些公爵王位之类的虚名,甚至在得了封赏之初就把那些东西的继承人全部定成了拓跋嗣。
但现在看来,这处院子不在那些他不在意的东西的行列里,它甚至美好到诸葛承想找个继承人好好地替他守着这处院子了。
“要不……再过两天让嗣儿带那个毛小豆过来看看,如果是个好孩子的话,我就认他当个干儿子,那么这间院子也好,还有一些其他我自己的东西将来都可以传给他。那样,等嗣儿准备重用他的时候,别人就不会说他没有根基了。”
“你以前还说嗣儿看上人家的儿子,嗣儿只是要他出仕,你到好,别人家的儿子你要直接认来当自己的儿子了?”拓跋珪嘴上笑着调侃,手上却不停帮诸葛承把披风又再拉拉好,别让车窗里灌进来的风吹到他。
“怎么?不行吗?你不是说据你观察,嗣儿和这个毛小豆之间,也有那么点当年我们俩之间的味道。那无论从哪边算,他都应该是我儿子了。既然如此,不如干脆我就直接认了人家就好,也省得嗣儿瞎折腾了。”
“不过话说起来,毛小豆听着不像是个世家子弟的名啊,他这个爹看起来也是个妙人,这孩子在家里的小名不会是小豆子之类的吧?”
“陛下、丞相,我们到了。”
在诸葛承还在车里编排毛小豆的名字的时候,却被替他们驾车的侍卫临时打断了,刚刚看着没离多远的院子,这会功夫自然就到了。
6.
拓跋珪挥了挥手让侍卫先行离开,自己先下了马车后转身又把诸葛承抱了下来。他们俩少年时都曾经以平民百姓的身份在天下游历过,因此并不像那些天生的贵人那样时时刻刻需要前呼后拥。
相反的,这样没有旁人的平淡独处才是对于他们来说弥足珍贵的时刻。
拓跋珪牵着诸葛承的手进了院子,在怕他受风和让他多看一会风景之间犹豫着选择了后者。倒是诸葛承自己在院子里张望了一下后就自己主动进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