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诸葛承此刻内心觉得无比违和,这孩子长得和年轻时的拓跋珪几乎一模一样,用的化名也一样是阿拓。看他年龄也是毛小豆的年纪,按说应该就是他离开之后刘夫人生的大皇子拓跋嗣才对,怎么会出现他的家人被当了皇帝的拓跋珪全部镇压的事情来?
  但目前形势还不明,也许这一切都只是巧合呢?所以诸葛承却还是硬着头皮接了下句。
  “阿拓是吗?家里长辈都被北面皇帝镇压了?”
  “是的,毛老将军。阿拓本来已经走投无路,幸而毛将军收留,所以为了我报答将军的恩情,心甘情愿留在他身边做一名亲兵,希望能护得将军安康。”
  自称阿拓的年轻人的回应又让诸葛承一愣,因为他叫他“毛老将军”。此刻诸葛承才反应过来对外他都是自称毛德祖的,哪怕是毛小豆都不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孩子,毛老将军其实并不姓毛。
  所以为什么我放着好好的诸葛不姓要姓毛?
  在诸葛承还在自我反思的当口,毛小豆似乎已经等不及了,几乎以平等方式相处的毛家父子之间没有当父亲的不发话当儿子的就等着的习惯。
  “行吧,我爹又在想他自己的什么事情了,阿拓你先跟我进屋,我带你去今晚你睡的那个屋。”
  毛小豆说干就干,一会的功夫,他和阿拓对话的声音就从里屋后院那里断断续续传来了,独留浑浑噩噩的诸葛承一个人杵在门口依旧在思考他为什么从姓诸葛变成姓毛的问题。
  我之所以对外宣称姓毛是为了给北面一个措手不及,当年的我和谢将军保证说拓跋珪只要一统北方后一定会南下,届时汉人里能拦住他野心的唯有我而已。而我要不惜一切代价给拓跋珪设局,让他在军事上产生误判,这其中就包括了隐瞒下虎牢关守将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他熟悉的墨家传人这一事实。
  可是北面和南边已经握手言和了啊,不说两边已经约定的二十年互不侵犯,连互送质子的环节也已经完成了不是吗?
  “小豆子!”诸葛承叫得凄厉,所以本来人在后院的毛小豆立即丢下阿拓跑来问诸葛承出了什么事。
  “你这一次去建康,看见了北面送来的那名质子了,他是谁?”
  “爹,冷不丁的你问这个干嘛?你不都已经告老还乡了吗,这种朝廷上的事你也不用这么一直操心了。”
  “我也就是好奇问问,北面送了哪位皇子来当质子?”
  “哦,是齐王拓跋嗣。要说北面这次也的确有足够的诚意了,都说皇帝最看好的传位对象就是这个齐王,现在能把他派来这里,足见对于这个和平盟约,北面是当真的。”
  “那这位齐王殿下,这个拓跋嗣,他长什么样?”
  “爹,你什么时候对这种事这么上心了?”
  “你爹我毕竟是以前的司州刺史、辅国将军,对一辈子的敌人北面有点好奇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吗?”
  “行吧,这个齐王就是一般胡人的长相啊,年纪倒是和我差不多大,但已经是一脸横肉长得五大三粗的样子,幸而谈吐还算文雅,否则看起来就和那些草原力士差不多啊。”
  不可能,拓跋珪明明长得那么好,刘夫人也是我亲眼见过的温婉美人,没道他们的儿子独独长成了一副粗野大汉的样子啊?
  “那你觉得北面的皇帝拓跋珪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差不多也就是和齐王那样,就是更高更壮,看着就能吓哭小孩那种吧?”
  不是的,不对,小豆子没见过拓跋珪,所以不知道拓跋珪是何等的仪表堂堂,他怎么会生出那样的儿子,明明这个跟小豆子回来的阿拓才更像是拓跋珪的儿子——
  莫非,建康的那个齐王是假的?
  那么,就连二十年和平盟约也是假的吗?
  2.
  “爹,你怎么还站在门口,家里晚上有点什么吃的吗?”
  虽然毛小豆对外是不苟言笑一板一眼的将军,但回家了在一手拉扯他长大的父亲面前就不用这么严肃。看诸葛承还在门口发呆,毛小豆穿过房舍朝着前院那里喊了一声,直接惊醒了还在质疑阿拓身份的诸葛承。
  “哦,在厨房灶台里热着呢,自己去拿来吃吧。”
  诸葛承本人会吃,但却实在是不会做,即使告老还乡后被迫在这间厨房里学起了厨艺,目前依旧维持在把生的东西弄熟而已的阶段。所以说,有些话纯粹是诸葛承编出来糊弄拓跋珪的,什么治大国若烹小鲜,有的是能治大国的人在烹小鲜上一窍不通。
  好在毛小豆这孩子从来不挑,行军打仗时更不能入口的东西他都吃过,何况他爹至少已经弄熟了的正经吃食,只不过因为诸葛承弄得实在不算好吃,毛小豆脸上也没有什么愉悦的表情就是了。但诸葛承的关注点显然不在毛小豆身上,自这俩孩子开始吃饭起,诸葛承就一直在观察阿拓。
  “你一个鲜卑人,吃得惯汉人的吃食?”
  “回老将军,我们这种背井离乡出来逃命的,有的一口吃的就不错了,也就是这两年两边消停了后情形好了些,再加上将军他收留,才能每顿都不饿着。以前真饿的时候那可是有什么吃什么,连牛皮都啃过。”
  “是吗?你也是个可怜孩子啊……这乱世里,到处都是像你这样颠沛流离的可怜人,万幸两边议和了,老百姓才有太平日子过啊。”
  诸葛承嘴上在感慨阿拓的不幸遭遇,眼里深处却在打量剖析眼前这个年轻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