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原本在得知王仲秋去世的消息时,陶栀子的心彻底坠入冰湖,因为他是当年唯一了解案子全部细节的人。
  而如今,王仲秋一去世,原本渺茫的真相将变得更加难以触及了。
  王昭然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偏头微微皱眉,似乎在整理思绪:“我爸之前一直在跟我同步这个案子的细节,他当时全部的笔记和案件资料都留给我了,也许我也能试着帮你。”
  “先等你过渡完这段时间吧,不用着急。”陶栀子有些意外,目光带着迟疑和感激,但是还是希望王昭然先安心度过这段哀悼期。
  王昭然勉强笑了一下,摆摆手,模样很坚强:“不碍事,只要是跟案子有关的,我随时会为你提供支持。我已经向公安局递交了申请报告,希望能继承我爸的警号,继续追查那些他没能解开的案件。”
  报告中,她重点提及了父亲未解的案件——陈友维案,并表示自己愿意将此案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以此证明能力和决心。
  “但是我只是刚毕业的新人,缺乏办案经验,所以还没有批下来,我希望能帮到你,同时对我来说的,这也是我职业的起点。”
  陶栀子怔了怔,看着眼前这个女孩,比记忆中的青涩模样成熟了不少,她不再哭哭啼啼,而是在悲伤中仍然可以继续父亲未竟的使命。
  “谢谢你昭然,如果最近有时间的话,能不能带我重新去一遍……‘乐园’?”
  王昭然没有丝毫犹豫,利落地答应:“正好我离正式上任还有一点时间,明天一早就去。”
  临走前特意强调:“我会整理好我爸留下的资料,到时候一起带上。”
  ……
  恰逢第二天是一个晴天,司机开着车,江述月和陶栀子坐在后座上,接上了王昭然,马不停蹄地踏上了上山的道路。
  冬天很快就要来了,“乐园”所在的地方海拔比较高,冬天的时候严寒无比,趁着最近天气好,正是造访“乐园”的好时机。
  车子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山路两旁的树木渐渐稀疏,阳光穿透枝叶洒在地面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陶栀子透过车窗望着飞速后退的景色,心跳得有些快,指尖依旧冰凉得让江述月皱眉。
  江述月轻轻握住她的手,掌心温热,不动声色地帮她捂着。陶栀子侧头看了他一眼,勉强扯出一个笑容:“没事,就是有点紧张。”
  他没说话,只是用力握了握,像是默许她的紧张,又像是给她注入一丝勇气。
  “别担心,我们只是来看看而已,不管能不能找到真相,至少可以缓解你的心结。”
  为了转移注意力,陶栀子跟副驾驶的王昭然聊了起来:
  “你之前也去去过‘乐园’吗?”
  十二年前王昭然和她一样也是个孩子,而且王仲秋显然不可能带着她一起办案。
  王昭然从后视镜里看向陶栀子,嘴角扬起一点无奈的弧度::
  “我不仅去过,而且路线很熟,你是我不知道我爸对陈友维案件的执着程度,只要有空且天气好,他都会去‘乐园’附近走走,研究当年的案发路线,很有时候会带着我,说是培养观察力,其实就是借机再走一遍案情。”
  说话间,她轻叹了一声,心里很是遗憾。
  “但我们一直都一无所获。”
  陶栀子垂下眼睛,心里涌上一阵难以名状的情绪。
  她理解王仲秋的执念,她也同样拥有着执念。
  车子渐渐驶入山路深处,窗外的景色逐渐荒凉,枯黄的草木随风摇摆,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天空压抑得像是随时要塌下来。
  一路上,陶栀子不断在脑子里回放着记忆里的路线。
  当车子经过桥上的时候,熟悉的流水声又来了。
  她立马察觉到不对,因为流水声和记忆里有偏差。
  因为桥上和桥下隧道都能听到流水声,但是由于空间封闭或开阔的问题,流水声是有差异的。
  而桥上的路和桥下的路将通往两个不同的方向。
  但是由于时间久远,陶栀子也担心自己的记忆出现偏差。
  她启唇问道:“如果是从桥下的隧道开的话,你知道是去往哪里吗?”
  王昭然闻言,眉头轻轻一皱,思索片刻后回答:
  “桥下的隧道?那条路以前是老国道,通往山里的废弃矿区,现在已经废弃
  很久了。上次我和我爸去看过,隧道口用水泥块封了起来,但后面可能还有小路通向更深的地方。”
  陶栀子心跳骤然加快,脑海中那些模糊的记忆片段突然像潮水一样翻涌而上。
  但是她说不出矿区和案件有什么联系,唯一能联想起来的只有金属声,记忆里还有一段路经过了废弃工厂。
  “矿区……”她喃喃重复,指尖微微发凉。
  陶栀子没有继续追问,半小时后,当车子停在“乐园”外围时,陶栀子下车,抬头望着前方的废墟,呼吸微微一滞。
  多年前还没有专门去往“乐园”的专门的路,而如今去往“乐园”的路硬生生因为走的人多了而生生开辟了一条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