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父子两个一大一小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过三岁的小娃娃哭得眼睛鼻头全是红的,这会儿眼泪不流了却还止不住地打嗝。
  但就算这样,人还没康熙小腿高的胤祐还是一边打着哭嗝一边跟康熙说,他以后再不要奶嬷嬷抱。
  自那以后,小小一个孩子就再没因为摔跤在人前哭过,有时候实在腿疼得厉害了就自己躲起来哭,哭完了把眼泪一抹到了人前他还是七阿哥是七爷,比旁的兄弟哪哪儿都不差。
  “倒是额娘,在宫里要保重自己。有什么事差人给儿子传信,儿子大了能护着额娘,别事事都瞒着儿子。”
  “你这孩子,怎么越大还越啰嗦了。我在这永寿宫里能有什么事,贵妃性子和顺后面那些妃嫔跟我本不相干,等万岁爷带着你们出宫,这宫里啊就更清净了。”
  戴佳氏从来不跟儿子说自己在后宫的事,怕越说儿子越不放心,干脆起身亲自去角房里查看早就提前煨好的汤。
  庶妃的位份不能弄小厨房,戴佳氏就自己摆了两个炉子放在角房,煨汤热菜或是偶尔给胤祐做个点心都够用,胤祐这些年过得也不比那些母妃位份高的阿哥差什么。
  吃过晚饭从贵妃宫里出来,胤俄原本挂在脸上的笑意褪了个干干净净,他回头去看永寿宫正殿还是那么深邃堂皇,可他却好像有些看不清宫道尽头到底通向哪里,就好像自己跟母妃的前路,也没人说得清会走向何处。
  “想什么这幅模样,别再让贵额娘身边的人瞧见。”
  “瞧见了她们也不敢多嘴,敢让额娘跟着操心爷就把她们全退回内务府去。”
  胤俄说这话的时候故意拔高了声音,胤祐眼看着拐角处就有个影子哆嗦了一下。胤俄是个说到做到的性子,永寿宫里的奴才不敢拿自己前程开玩笑。
  “行了,别吓唬她们了,走吧。”
  “七哥你就是性子太好,总纵着她们。”
  出了永寿宫两个阿哥很快就走远了,只留下躲在拐角处的宫女抚胸顺气,性子太好?这是说谁呢?反正不是永寿宫里这俩祖宗。
  第6章 就吃一碗万岁爷要东巡还要在盛京……
  万岁爷要东巡还要在盛京城驻跸告祭太祖陵墓,漠南蒙古各部的首领都闻讯往盛京这边赶来。
  盛京城不小,城内空闲的大宅院却不多。一则入关以后还有一批不愿跟着去京城的老王爷留在盛京,二来盛京还保留着六部规制和盛京将军驻守,这么多宗室官员都挤在一个盛京城里,再多的地方也被瓜分得差不多了。
  盛京城内方外圆,内城满汉融合得不错,规制形式也跟寻常城池没什么区别。
  外城的宅子市集就明显更粗犷些,这次往盛京城赶来的好些小部落的头领,在城内没宅子又不愿住得逼仄挤巴,就干脆在外城空旷处拉起大帐倒也自在。
  阿霸垓部势大,早些年就请旨在盛京城里得了一座郡王府,府邸虽比不得盛京城里老王爷府那么巍峨峥嵘,但地方离行宫很近,也算得上盛京城里难得的好地方。
  禾嘉从乌尔锦噶喇普那里把梅先生要过来之后,当天把换草场的事又重新给赛音嘱咐过一遍,第二天就带着巴雅尔和五十个亲卫跟着舅舅往盛京赶。
  带到盛京的亲卫都是敖登留给禾嘉的,从他们作为嫁妆陪嫁给敖登以后,他们一家老小就不再属于科尔沁部,同时也不曾被阿霸垓部收拢。
  对于他们来说敖登就是主子,敖登死了效忠主子留下来的小主子就是天经地义的。其他人别说王爷,即便是万岁爷来了也管不着。
  带着这样一群讲理又不讲理的亲卫进了盛京城的禾嘉,以雷厉风行的手段把人员冗杂且办事拖沓的王府上下梳理过一遍,把贪敛钱财最狠的两个管事揪出来,当着王府上下的面,叫来人牙子把那两个管事连同一家老小直接发卖了事。
  众人这才惊觉,福晋留下来的大格格不是个样子货,这次被郡王送来盛京也不是要把人远远发配,而是真正让大格格过来准备接驾的各项事宜。
  在盛京行宫接驾是个费力不讨好,又不得不做漂亮做出彩的差事。为此盛京将军及其麾下副都统和盛京的六部官员,来来回回不知做了多少准备,又投入了不知多少人力物力和钱财。
  偏康熙还早就下了圣旨,要求沿途和行宫官员不许铺张扰民。但不许铺张不是说万岁爷真就坐个牛车驴车回盛京祭祖,他老人家金口一开,底下的人就要想方设法,又要不张扬又要面子里子都顾及到。
  要把万岁爷伺候舒服了还不能让他觉着底下的人违背了圣旨,这里面学问多着呢,里外里搭进去的时间和银钱还不如铺张一回,起码都是做熟了的,按规矩办事就行。
  要准备的东西多了,做买卖的机会就大了。早在进盛京当天禾嘉就派了巴雅尔往关内赶,借之前用乌尔锦噶喇普的名义建起来的货栈,拉拢到几个大商队凑齐了一批货物,再转手卖给了主持行宫接待事宜的盛京礼部。
  禾嘉没本钱,值钱的是郡王府大格格的身份。盛京里的礼部侍郎虽说也是侍郎,但跟京城实在没法比。在盛京当官蒙古各部的这些王爷勋贵,哪一个都不能得罪,禾嘉主动找上门要跟他做生意,自然没有做不成的道理。
  靠着这一倒腾,禾嘉左手倒右手赚了近两千两白银。最要紧的是她借着这个由头收罗了不少书册,从小说到杂记到农业手工什么都有,连好些前朝历代传下来的禁书,也被禾嘉以好奇为名弄了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