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不怕万岁爷笑话,这带孩子啊比打猎打仗还难,外人看着只晓得孩子们好不好,哪里知道当阿玛的心也是肉长的。”
  都是死了老婆的男人,乌尔锦噶喇普这话说出来比旁人溜须拍马康熙一片慈父之心要能共情百倍。太子也是早早地没了额娘,从小就是他养在乾清宫一点点带大的孩子。
  这几年儿子大了康熙也操心,尤其是乌尔锦噶喇普那句重不得轻不得简直说在他的心坎上,顿时就怎么看他怎么顺眼。
  “行了,别在朕这里装可怜了,禾嘉就放在贵妃跟前待些日子,等过几天这事就没人记得了。孩子还小别太拘束着她,草原上的格格有点脾气是应该的。”
  这话从康熙的口中说出来就是金口玉言,从康熙的帐殿里出来的乌尔锦噶喇普绷着心里那根弦走了挺远,直到连帐殿外的侍卫都看不清了,停下脚步缓缓吐出一直憋在心里那口气,又定了定神才重新抬腿往自己的大帐的方向而去。
  “格格,您说万岁爷心里怎么想的,怎么还让禾嘉格格去贵妃跟前陪着了。这哪里是闯了祸的惩罚,明明是求都求不来的恩典。”
  “慎言!说过多少次这不是在家里,说话办事要小心怎么就是记不住,还不如彩画彩书稳重。再这样你就不要留在我身边,我把你送回去好了。”
  那日松是在德妃娘娘的茶会上听到的消息,同场的蒙古福晋和官员太太们自然也都知道了。
  当时那日松就觉得所有人看自己的眼神都带着不对,本来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强撑着一口气在维持的人,一下子就慌了神。
  还没等康熙那边再有个什么结果,就先白着一张脸跪下冲德妃娘娘告罪。反倒是德妃笑着让身边的宫女把人搀起来,一再打圆场说不过孩子们之间玩笑,算不得什么大事。
  但哪里都有好事的人,有两个台吉福晋是那日松之前婆家那边的人,见她这幅样子便阴阳怪气地怼她不过是禾嘉的同族姨妈,哪里轮得到她来替乌尔锦噶喇普郡王的格格来请罪。
  总之一场茶会下来,那日松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却不想刚回到自己的帐篷,就听乌尔锦噶喇普身边的侍女传来消息说,禾嘉被叫去贵妃身边抄经陪伴的消息。
  如此一来,自己下午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请罪,就更成了一场笑话。她不明白为什么禾嘉偏偏要在今天惹出这样的事,更不明白明明保泰是皇上的亲侄儿,怎么占了便宜的是禾嘉。
  但再不明白她也没处去问,她得咬牙把丢了的脸硬捡起来。所以当得知乌尔锦噶喇普晚上喝了酒不会再出大帐之后,便重新打起精神收拾好自己,带着酒菜进了他的大帐中。
  第16章 疯狂补课外人怎么想禾嘉不在意,她……
  外人怎么想禾嘉不在意,她本就生活在草原上少几天不去跑马死不了人,留在营地陪着贵妃虽累些但见了世面学了东西,禾嘉愿意吃这个苦。
  贵妃是个十分地道的满族姑奶奶,禾嘉陪在她身边七八天,除了必须抄写的经书就是看着她处理大小事务。
  禾嘉抄写经书,贵妃给她定了上午一个时辰下午一个时辰的时间,时辰一到即便没抄完也不许再动笔了。
  第一天禾嘉只差两页就写完了,本打算写完了再停笔,却不想贵妃硬是不让,叫嬷嬷收走了她的纸笔,又往她手里塞了一碗垫着碎冰的鲜果酸奶碗。
  “你才多大的人,写字读书都要有个度,写得太多当心手上留茧子,就不好看了。”
  “娘娘,我们草原上的姑娘手上都有茧子,就我以前身体不好额娘又惯着才没长的。”
  “那就更要好好养着,这是你的福气,别糟践了你额娘的一片心。”
  不让抄经书,禾嘉也没再出去到处跑马打猎,就陪在贵妃身边。她没事的时候禾嘉就陪她说话或者出大帐走走,要不然就给她煮奶茶做蒙古包子馅饼。
  还有一次禾嘉怂恿贵妃让人弄了些牛奶酒来,还拉着贵妃身边几个宫女嬷嬷一起喝,嬉嬉笑笑也蛮有意思。
  不过更多的时候贵妃都在忙着处理各种繁杂的事务,这个时候禾嘉就安安静静在一旁伺候着边看边学,学贵妃的为人处世和御下手段。
  她跟禾嘉那种直来直去扁平式的管理不一样,圣驾出巡这么久,沿途有关后宫和官员家眷的事务每天不说大几百件,但一二百件事肯定有的,要是件件事都请示到贵妃跟前来,不出三天贵妃就要累死。
  贵妃极善于放权,身边管事的太监总管和管事嬷嬷们各自手下还有管事,层层级级分派得极细致。大多数人都只单管一项事情,做得好与不好有什么难处,上边也有专门的管事。
  不起眼的小事到小管事的那一级,能处置的就都处置了。拿不准主意的再层层往上报,直到实在拿不准的大事和从康熙那边吩咐下来的事宜,才会报到贵妃跟前来。
  禾嘉上辈子当过最大的官是小组长,工作以后也多是单打独斗的时候更多,朋友们曾笑禾嘉说这辈子就是个千里走单骑的命。多给她分派一个人,她都要多操十倍的心。
  现在看着贵妃一个人能管住这么多人这么多事井井有条,即便偶尔出了岔子也都有人和法子很快去把这个坑给填上,禾嘉心里是羡慕的。
  她想学,但是又觉得光自己琢磨总琢磨不透,就这么硬学也是照猫画虎不成个样子。但问又不好开口问,哪有人受罚抄经书还顺道学管家的,没这个道理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