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那天中午孩子生下来,胤俄就打发人往宫里去报喜。报喜的人都走到半道儿了才反应过来,进了宫该往哪里报喜。
永寿宫是亲近,但再亲近十阿哥府上添了孩子也不该往成妃跟前报喜,真要去了就是给成妃找麻烦。可不去又不行,人都走到宫门口了又回去,等明儿别人问起来怎么回事,就没法说了。
好在来跑这趟差事的是忠喜,这小子不光手上有拳脚功夫,脑子灵活胆子也大,心里的念想只打了个滚就有了法子,进了宫直接往太后那里报喜。
太后其实早就不管事了,康熙近两年生的小阿哥小公主就养在宫里,她老人家都分不清谁是谁。
已经分家出宫单过的贝勒阿哥们生了个闺女,谁也不会不会把这种小事拿到她老人家跟前来,生了就生了,等过两年养住了府里取个名字,往玉牒上一记这事也就成了。
但忠喜一路脚下生风进了宁寿宫,嘴里说的都是讨喜的话,人在殿外就磕头,说是福晋差遣进宫来给太后报喜的。
这下大家伙儿才想起来十福晋在京城没娘家,太后是草原上来的还跟十福晋的额娘是同族,现在十福晋在宫外生了孩子,是该往太后这里来报喜,进了宫也只能往太后跟前来。
太后年轻的时候是尝尽了孤苦无依是什么滋味的,这会儿想想禾嘉心就软了大半。先是自己赏了好些东西下来,又派宁寿宫的嬷嬷往乾清宫去了一趟。
梁九功把这事往康熙跟前递的时候,康熙还怔愣了一瞬,才想起来自己这个儿子跟儿媳妇确实连个能靠一靠的额娘和丈母娘都没有,可不就只能报到自己这个当阿玛的跟前来。
当爹的都知道了就不可能装聋作哑,自然又是开库房赏东西那一套,太后和皇帝都赏了,紧跟着便是佟佳贵妃宫里的太监总管带着赏赐出了宫,比毓庆宫里还快了一步。
石氏知道这事以后稳得一批,本来已经收拾好要送出宫的东西也不让立马送了,又等了小半天等到四妃把贺礼赏赐下去,这才以嫂子的名义把东宫赏的东西送去十阿哥府。
佟佳贵妃不是非要争个体面吗?那就石氏就让她体面个够。只是这再体面在外人看来她不还是跟四妃一样,是后宫里的妃嫔,自己是太子妃是君,自然不可能跟她们那些庶母们争先后。
等到宫里的赏赐全送到了,才轮到宫外这些王爷贝勒们,亲哥哥们送完是堂兄弟之后是外家和稍远一些的亲戚,等这一天煊煊赫赫完了,第二天才轮到底下的臣子奴才们送孝敬。
禾嘉当时听着乌云念的礼单,差点都听睡着了,后来晚上琢磨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里面还有石氏和佟佳贵妃打擂台的事。
一个是康熙的亲表妹,后面是现任大佬的舅家外戚,一个是太子妃,身后是未来皇后的娘家外戚,偏生这两个还都是外强中干没儿子没宠爱的,一个宫里待着可不就杠上了。
不过不管宫里那些人怎么为了‘体面’争斗,反正自家是占了便宜的。
且不说那些赏赐多少填补了中秋自己散出去的银钱,只说外边如今都在传万岁爷对十爷家这个刚出生的大格格极为喜爱,就是让两人都没想到的好事。
谁也说不准往后的日子会过得如何,胤俄是担心自己这个出身康熙会压着爵位不给自己,禾嘉是担心万一最后还是不小心得罪了四爷,一家子倒霉。
现在大格格在康熙跟前挂了号露了脸,等以后自己再想法子运作一番,再不济一个宗室的格格四爷总要给条活路。就算是历史上的九爷十爷,不也好些女儿嫁去蒙古了吗。
对于旁人来说抚蒙是一去不回,说不出口的苦楚。对于自家来说要真到了那一步,那才是逃出生天挣扎出一条命去。只要能回盛京回蒙古,比留在京城强百倍。
想明白了这里面的弯弯绕,禾嘉这几天的心情都很好。从春花手里接过闺女,一个没忍住就又伸手在她肉嘟嘟的脸颊上戳了一下,又戳了一下,“嘿,真好玩儿。”
刚出生的奶娃娃,只要伺候得舒服了其实不是很闹,方才抱出去之前奶娘就特地又喂了一道奶,把尿布也换了一轮,孩子自然就乖巧大胆。
可这小东西是个脾性大的,最经不得人折腾。本来还睁着圆鼓鼓大眼睛看自己,被亲额娘戳了又戳连口水都戳得顺着嘴角流下来,还不知道什么是生气的娃儿,遵循着本能蹬了两下腿,哇一下就哭开了。
孩子生下来这三天,禾嘉跟胤俄两个什么都没干,尽学着怎么抱孩子了。禾嘉两辈子加起来都没养过孩子,现在顶多也就是孩子乖的时候会抱,孩子一哭一挣扎她就跟着慌了手脚。
“哎哟哎哟哎哟,这这这,何嬷嬷快来,我抱不住她了。”
其实一个孩子能有多重,小手小脚蹬踹几下也没多大力道。可就是这样禾嘉才不敢用力,捧着个孩子跟捧地雷一样,还是外间的何嬷嬷听见她喊,进来把孩子接过去这才解了她的难。
“你看看你,叫外边那些人见了你这幅样子,还以为你这个额娘多不喜欢咱们大格格呢。”
慢一脚进来的纳喇氏和乌拉那拉氏见着屋里这幅场景,赶紧摆摆手让丫头们都别跟进来,今天内院人也多就算是玩闹也不好让旁人瞧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