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百合>一叶孤舟> 第61章

第61章

  除了人多了点,景还是好看的。
  但是俞舟不跟谭怡璇说景,而是说起那些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在平安神宫看到公司在团建。
  乌泱泱的一帮人都穿着黑色的西装,胳膊上系着红色的臂带,然后各自站开、围了一个很大的圈。
  中间则有个人穿着白色的服饰,像是在跳大神,嘴里还振振有词。
  她把手高高举到半空,做着意义不明的动作,宽大的袖子被她不断挥舞起来,活脱脱一副作法的模样。
  说话的声音很大,即使隔了好远也听得清楚,俞舟完全听不懂,只能看出她的表情很严肃。
  其他人会偶尔附和她说的话,嘴里喊着整齐的口号。
  越来越多人停下了脚步,都在好奇地围观着他们。
  俞舟也看愣了,在原地站了好久。
  平安神宫的庭院是俞舟看了这么多庭院下来最喜欢的。
  刚进去就发现了一辆废弃的电车,虽然绿色的铁皮上已经有了锈迹,但依稀能看出往日的样子。
  她走得很慢,时不时就走近端详起那些不知名的花卉。
  偶尔会停下来站在原地,静静听着溪水潺潺而过,伴随着悦耳的鸟叫声,感受阳光从树荫中穿过、落在脸上带来的温暖,时间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
  经过一个转角,顺着一个指向牌看去,发现原来平安神宫这里还能举办婚礼。
  出来后路过侧殿,穿着白衣红裙的巫女恰好经过,她们的身后就是朱红色的外墙和深绿色的屋檐,俞舟从这一幕窥见到了这座神宫的圣洁。
  俞舟跟谭怡璇讲二条城的设计也很有意思。
  走在御殿的木地板上,每一步都会发出响声,像是夜莺在啼叫一般,因此得名“鹂鸣地板”。
  听说这个设计是为了防止刺客夜袭。
  家里人走过都是轻手轻脚的,避免发出声响,而当有陌生人来临的时候,主人就能通过声音判断来客了。
  结果俞舟一查,发现这种声响并不是设计之初就预料到的,只是因为年久失修,地板下面的钉子不断摩擦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俞舟喜欢里面的窗户,能看到外面宁静的庭院里葱绿的树荫。当有人经过的时候,便会在榻榻米上投下影子。
  有些厅内摆着人偶,重现当年大臣和将军交谈的景象。
  俞舟盯着正襟危坐的将军,想象他们当时在这里会说些什么。
  建仁寺俞舟也去了,看了一堆壁画,画风先不谈,笔触就略显粗糙,感觉比不上国内工笔画一半的功力。
  大名鼎鼎的双龙图第一眼还是挺震撼的,主要是很大,整块天花板都用来描绘两条龙的身影。
  就是经不起细看,感觉那两条龙的神态看久了有些呆滞。
  不过在庭前那里坐着发发呆、晒晒太阳还是挺舒服的。
  枯石落在爬犁过的流沙中,上面还点缀着苔藓,四周被旋涡所包围。不刺眼的日光洒下,很多人在那里盘腿冥想。
  俞舟猜想那流沙旋涡会不会就代表着不断消逝的时间。
  俞舟买了祗园的艺伎演出门票,看完就跟谭怡璇说感觉被诈骗了。
  门票贵不说,时间还短,四十分钟就结束了。
  艺伎的装扮和姿态是好看的,就是展现的才艺确实不怎么样。
  茶道就是拿个刷子慢吞吞地搅和着茶粉,花道就是来回摆弄几支花,拔了几片叶子,最后再修剪两下。
  俞舟合理怀疑这就是在单纯地拖时间,感觉动作还不如市场清货的阿姨利索。
  还有一场喜剧,虽然剧情大概看懂了,但是俞舟实在get不到笑点。
  唯一好看的就是最后那出舞蹈,怪不得是压轴,估计是怕观众集体退票。
  绚丽的扇子在艺伎灵巧的手中旋转,像是两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即使不说话,细腻的眼神也能向观众传达内心的情感。
  俞舟对于清水寺的记忆就停留在那条街上的抹茶冰淇淋很好吃,然后很多人穿和服在三重塔那里拍照。
  不过傍晚的时候是挺好看的,落日余晖、夕阳西下,配上远处连绵的群山和错落有致的房屋,这一刻世界短暂地安静了下来。
  她想起那句话:从清水的舞台上跳下去。
  清水舞台大概有四层楼那么高,据说如果从这个舞台上跳下没有受伤,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历史上就有不少人尝试过这件事。
  现在这句话多用来形容自己下定了很大的决心。
  俞舟想着这可不太值当,死掉就看不到这么美丽的日落了。
  谭怡璇知道俞舟要去竞马场,还打算让她帮自己去赌马。
  可惜俞舟说不搞这些,单纯就是去感受下气氛。
  那天是周六,人特别多,看台和草坪上都坐满了人,他们手里拿着马卷和报纸在刻苦钻研。
  俞舟在终点处挤了个位置,旁边站满了拿着长枪短跑的记者。
  平时拘谨内敛的日本人现在像换个人似的,看到马儿破栏而出的身影,大家在那里挥舞着拳头、拍手又加油,有些人太过激动还破音了。
  马儿快冲线的时候,全场都沸腾了,他们都喊到嗓子冒烟,就希望自己挑的号码能中选。
  俞舟身边几个大爷因为没中骂骂咧咧地走开了。
  俞舟到室内转了一圈,里面摆着几十台的机器,很多人在排队,大多是中年男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