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是啊,拿着已知的历史,对过去的人指指点点,指责已经尽力的人,斥责这个开创了大一统王朝的人做得还不够完美,未免也太有点过分了……
  “也对,是我求全责备了。”李世民认错总是很快,也善于自我反省,“若是有后世之人,仗着自己读过几本史书,跑到我面前指指点点,大放厥词,点评我这里不好,那里不好,我也会觉得不高兴的。”
  他的态度软和下来,温声劝道:“抛开我的存在,你们好好聊聊行不行?你们之间的问题,总是要梳理一下的。”
  “我知道我不该自杀……”扶苏低落道,“我没有和父亲对抗的勇气,也以为他对我已经完全失望了,所以才……”
  为子为臣的那种痛苦和心灰意冷,是一日一日、一年一年积攒出来的,犹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他有多么敬仰他的父亲,就有多么畏惧,多么害怕被厌弃,就像有一把冷冰冰又吹毛断发的长剑,日日夜夜悬在他头顶,仿佛时时刻刻都会落下来。
  那一天,那道诏书,那把剑,终于落了下来。
  原来他真的放弃我了……
  原来他真的对我很失望……
  原来他真的选了胡亥……
  原来、原来他竟真的要我死……
  扶苏心底的惊恐和悲恸,是这世间所有人都难以体会的,那就像是戴着沉重枷锁挂在悬崖,每天都在坠落、坠落、不停坠落,终于有一天被枷锁压垮,沉入深不见底的大海,葬身海底。
  ——死亡,甚至成了一种解脱。
  李世民模模糊糊意识到扶苏的不安和抑郁,但他其实是很难真正体会的,因为他不缺爱。
  他不仅不缺,他还有很多很多人爱,并且也善于爱人,而且还能让周围没有利益争端的人很容易对他产生好感。
  这似乎是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再加上天赋卓绝,能力出众,性格爽朗,导致他一直往上走,越走越高,身边支持他的人也越来越多,二十岁左右,他的父亲就已经得依赖他了,二十四岁,李渊就得千方百计哄着他,压他的军功,封无可封,不得已杜撰了“天策上将”这个新官职,位列三公亲王之上。
  李世民是儿子的时候,让父亲恐惧;是弟弟的时候,让哥哥恐惧;是哥哥的时候,让弟弟恐惧;等他做了父亲,他又让儿子恐惧……
  所以说他真的很不擅长处理父子关系啊!
  父子关系,那是他父亲和儿子该考虑的问题!
  他和嬴政,在这一点上出奇的相似——他们都是让别人敬畏的上位者。
  但李世民在这方面,可能比嬴政稍微强一点点——一百步笑五十步那种一点点——他会主动反思,努力去共情别人。
  “这不能全算你的错。”李世民徒劳地安慰道,“我觉得你最多能算一分错,然后你父亲勉强算一分,剩下十分全是赵高胡亥的错!”
  “你怎么加的?”嬴政觉得有点好笑。
  “你就说对不对吧?”李世民直白道。
  看得出他已经有点烦躁了,嬴政便幽幽道:“算对吧,我也确实有点错。”
  扶苏吃惊地看着他,好像看到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我只是……迁怒于你……”嬴政艰难地斟酌言辞,不得不对扶苏承认道,“因为大秦亡了,亡得太快,那两个狗东西自然该死,但除他们之外,我有时难免会想,如果你没有自杀就好了……”
  即便是冷静坚韧如嬴政这样的人,也会偶尔抱有这样的幻想——如果扶苏更坚强更勇敢一些就好了,如果诏令没有被篡改、成功传达给扶苏就好了,如果他病重的时候是扶苏和蒙毅在他身边就好了……
  那样的话,是不是大秦就不会亡?
  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穿梭在不同的世界,一次又一次地希望看到更好的结局。
  李世民试着解构嬴政的话:“因为你父亲对你的期望太高了,所以才会失望。就像我对我的太子,如果他不是我的太子,我才不在乎他喜欢突厥和男宠。——我甚至会成全他,让他带着男宠滚出大唐,跟突厥使臣回草原去。”
  你不是喜欢突厥吗?那你就滚去突厥放牧吧,带上你那个同吃同睡卿卿我我的男宠,一起滚去放羊吧。
  你要不是我和观音婢的儿子,我才不管你死活!
  “你儿子喜欢男宠?”嬴政一下子来了精神,“有多喜欢?影响他生孩子吗?”
  “不影响!”李世民一脸冷漠。
  “那你管他做什么?刘邦的子孙好多养男宠的,也没长辈管。”嬴政无所谓道。
  “那韩嫣怎么死的?”李世民反问,“要是扶苏养男宠,穿匈奴的衣服,喜欢匈奴的文化,口口声声要去投靠匈奴当将军,你管不管?”
  “废了他就是了。”嬴政瞬间眸色一暗,“不仅要废,还当诛。”
  扶苏在边上弱弱道:“我不至于喜欢匈奴……也不会去养男宠……”
  嬴政和李世民不约而同地转头看他,沉默了一秒。
  扶苏:“呃……”他闭上了嘴巴。
  嬴政的心情一下子舒缓了不少:“我突然觉得,跟你儿子一比,扶苏还是不错的。”
  李世民心道:我又不止一个儿子!小九就非常好!一点问题都没有!他后来当太子当皇帝也当得很不错!
  但这时候就没必要说出来刺激嬴政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