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贾宝玉哪里能想到,这里面的套路。
  京城里谁不知道谁,还有贾赦这个不怕家丑外扬的人在,上层的社交圈几乎都知道贾府的老太太有点老糊涂了。
  就因为二房的孙子天生异象、衔玉而生,长得像过世的国公,就对这孙子特别宝贝宠溺,连触怒圣上也不顾。
  在贾赦都以治家不严,控诉二房利用嫡子生产搞争宠异象写过请罪折子的前提下,大家都想看热闹的,自然就对贾老太太很是宽容,对贾宝玉很是好奇了。
  看着热情好客,不过是想要见识见识。
  谁家差那点打赏乐子的钱,当作大节日的特别活动就得了。
  贾老太太这般,弄得两个儿子反目成仇,好好的一个孙子,养得娘里娘气,比姑娘更娇嫩的事,何尝不是现实的警告,警告各家家长不要太偏心,更不要对子孙太过宠溺。
  这才是贾老太太和贾宝玉,每年都能得到那么多人吹捧的真正原因。
  贾老太太能不知道吗?
  她知道,但是她假装自己不知道。
  贾宝玉就属于真不知道自己斤两的人。
  在金陵这边,贾赦的主场里,过年参加宴会还高摆着姿态呢,以为还能像在京城那般,众星拱月。
  谁想到,频遭冷落。
  只有薛家的人,对他热情捧着,其他人,都是客套疏离。
  开始,贾宝玉还以为,金陵这边的人比较内敛,直到他跟着贾琏、何朗他们后面待客,发现宾客对贾琏、何朗两人的态度后,才清晰地知道,他这是被怠慢看不起了。
  贾宝玉是个被宠爱到说出读书人都是禄蠹的人,其实并不在意周围人的吹捧看得起的。
  但是,凡事就怕落差和对比。
  有何朗和贾琏在前,从云端跌落的贾宝玉很难不产生落差感和颓废感。
  这些负面的情绪,在包袱款款地进入林府设置的学堂后,彻底爆发了。
  林如海的私人学堂,可不是普通的学堂,作为金陵一二把手,他不做就算了,但凡要做的事情,必须是最出色的。
  他给他私人学堂的学子和嫡出弟子的目标就是三年童生,五年秀才!
  到了秀才之后,必须六年内蟾宫折桂!
  这样的任务,分摊到贾宝玉这些启蒙班上,学业自然就很重了。
  谁让他们是左布政使司参政家私学的学子呢,可不能只学科举的内容,琴棋书画、礼乐射御书数,一样都不能少。
  不然,出去就是给林如海丢脸。
  林如海没法亲自教导,请来夫子们自然就得往严往苛刻方面抓了。
  不同于贾府,在这里学习,敢开小差懈怠,夫子是真的会动手打学生的。
  贾宝玉这个从来没有认真学习过的人,自然就成了夫子重点关注的对象。
  七天不到,贾宝玉挨揍的次数,比他一辈子挨揍次数的总数还多。
  在京城的时候,但凡他不想学习,只要假装生病,往床上一趟地,自然就有贾老太太和王夫人来解围,姐妹丫鬟的关心照顾。
  到了林府,别说装病了,就是真的病了,得来的只有林府府医问诊开药,以及一点都不温柔的小厮看顾。
  手肿了没关系,病了没关系,不管问题大小真假,府医都能将这些意外安排妥当。
  就像这次手被打肿的贾宝玉,真的病了这般。
  尽职的府医是拿出了看家本领,为了让贾宝玉尽快好起来,开的药,一天比一天苦,叮嘱厨房送来的病号餐,也一天比一天更清淡无味。
  在尽责的小厮看下,贾宝玉是必须将药一滴不落的全喝完,病号餐也一点不剩地吃完的。
  洒了、吐了没关系。
  反正,量是一点都不能少。
  不管是药还是病号餐,厨房都管够,林府不差这点药材食材,绝对得保证林府求学的少爷们的身体健康。
  这么一折腾的,不管贾宝玉是真病还是假病,最后也会真不想病也不敢病的。
  不仅如此,为了恢复正常的饮食生活,不喝药不吃病号餐,他都得千方百计地让自己康复起来。
  得到府医确诊的康复时,可以继续上课时,贾宝玉有种终于脱离苦海的感觉,啥都不说地投入学习了。
  反正都是逃脱不了了,为了不被夫子针对打手掌敲大腿,贾宝玉只能好好学习,认真刻苦。
  讨好林姑父和姑姑?
  让林表妹高兴?
  没门,窗门缝隙都没有。
  林府规矩森严,前院后院每门每户都有门房看守,就连贾宝玉所在的小学堂也都一样。
  作为在林府上私学的外人……咳咳,是客人,贾宝玉只要离开学堂上课范围,就会有下人站出来好声好气地拖延,直到能处理的管事到来。
  管事对贾宝玉请求见林家几个主子的要求,自然是能推就推的。
  回答特别客气标准:“老爷每天要到衙门点卯,夫人也有太多家事要处理,实在繁忙,他们早就通知下来了,少爷们是来学习的,学习要紧,请安这事,心里有数就行,与其浪费这些时间,不如拿来做功课,等沐休日子,主人自会邀请,宝玉少爷有心了。”
  至于贾宝玉问的,关于林表妹的问题,所有的管事都是选择性失聪外加失忆,都当贾宝玉没问没说。
  “可是林府有什么照顾不周的地方?宝玉少爷有什么需要,找小的就可以了,老爷夫人虽然忙于事务,却早就吩咐过,不管少爷们有什么需求,只要不影响学业,林府能力范围内,我们都会尽量满足,不需要特意问他们,不能怠慢各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