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从目前看来,这位南安郡王家的适龄县主,就是最适合用来指婚给何朗,恶心他们的人选。
  对此,知道一切的苟子依然是得苟且苟的样子。
  嫁人什么的,对迎春(苟子)来说,不是什么问题。
  迟早都要嫁的,提前一两年,十一岁就嫁,和等多几年再嫁,差别不大。
  未婚夫何朗虽然奇奇怪怪,但是初步判断,还是能处的,顺其自然就好。
  连林姑父都有三个妾侍呢,何朗这个敢忽悠傻大哥贾琏做好丈夫榜样的人,再差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吧。
  反正和渣爹一对比,大半男人都是好男人就是。
  作者有话要说:
  苟子:嫁人而已,多大的事
  牛大浪:……
  第52章
  何朗是在婚事能走的流程都走完,才启程返京,准备参加乡试。
  贾家的户籍祖籍实在金陵,但是何朗这个实实在在的伯爵,户籍自然是在京城的。
  同行的还有何朗的好兄弟贾琏。
  贾琏今年院试失利了。
  失利的原因无关才能匹配不匹配,文章火候到没到。
  在何朗都已经帮他估测对了大半的考题的前提下,他居然还会因为污卷,导致考试失利落榜,也是没谁了。
  为此,渣爹亲自动手拿家法给了他一顿,贾琏为此颓废了好久。
  知情人,除了暴怒渣爹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王熙凤外,谁都觉得他一点不值得同情,看到贾琏这惨兮兮的样子,只想笑。
  情况堪忧的贾琏,日子过得挺糟糕的,在知道何朗要回京参加乡试,自告奋勇地随行了。
  既是想换个环境平复下心情,也有想要回京碰碰运气的念头。
  都当爹了,还一事无成,属实有些说不过去。
  只是对于读书,贾琏是真的很绝望了。
  他知道,他最大的造化,也不过是在林姑父和何朗的帮助下,投机取巧地考上秀才,想要再上一层楼,那是不可能的。
  这不是努力不努力的问题,他的天赋真的不在这上面。
  比起和死读书较劲,贾琏觉得他不如换个方向,像是武举。
  为了庆贺太上皇七十大寿,京城开的恩科,可不止文举恩科,还有武举恩科。
  贾琏就是冲着京城的武举去的。
  凭借他的体格和本事,要是能从这里出头,他就不用继续在文科举这边下功夫了。
  武举那边,能考童生的也不多。
  就这样,两位为了拼前程的年轻人,潇洒骑马往京城去了。
  送别他们后,大家该干嘛干嘛。
  迎春(苟子)的生活倒是没多大变化,即使婚事将近,忙得脚不沾地的都是身边的人,她这个连嫁妆都懒得上手的待嫁女,反而是最清闲的。
  待嫁的姑娘最尊贵,可不是说说而已。
  除了绣嫁妆(苟子没干),啥都不用干,只需要按照养生嬷嬷们的吩咐,好好地休养身体就好。
  迎春(苟子)这整天无所事事,在林府、何府、贾府三处随意溜达玩耍的行为,可是惹的感情最好的林黛玉都有些不待见。
  也怪迎春(苟子)嘴贱,每次见到忙于管家、照顾弟妹的林黛玉,总喜欢逗趣几句管家婆这类的话语,小脾气上来的林黛玉,都将迎春(苟子)列为人到可以,嘴必须闭上的不欢迎姐妹了。
  林黛玉忙着呢,原本除了管理林家的人情往来,她只需要照顾父母和两个亲弟弟的饮食起居即可。
  只是,林府喜事连连,三个怀孕姨娘,这两个月来给林府添了一位公子和一位小姐,最后一位还在娘胎里,不过预产期也就是这几天了。
  贾敏是个很会为子女后辈打算的长辈,这次林府三个怀孕姨娘从传出怀孕起的种种安排,都没瞒着林黛玉,还趁这个机会,让嬷嬷给黛玉、明春、迎春(苟子)三个见缝插针地说一些怀孕期的注意事项以及后院中怀孕时期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这之前,相关的知识,何氏和贾敏都有片面地给她们说过,却没有这一次这么全面,细致。
  虽然没有全程参与,毕竟这里面还是有很多事情,不能给没出嫁的闺女说的,但三个女孩是真的长见识地学到了很多东西。
  即使是这样,林府一下子多了两个新生儿,也让林黛玉有些手忙脚乱了。
  当然,让她身心疲惫的并不是启蒙课学得很好的二弟弟,也不是才满月的四弟弟和出生没几天的五妹妹。
  而是粘着她,一岁多,刚学会走路,爬得贼溜的嫡亲三弟弟。
  这娃鬼精,很黏林黛玉这个姐姐,一朝发现自己不是林家最小的娃不说,自家姐姐居然更多的关注两个丑丑的奶娃,生气了,开始折腾。
  不是不愿意吃饭,就是到处乱跑躲猫猫,各种叛逆折腾,打不得骂不得说道理也听不懂,林黛玉就差没被这讨债的弟弟折腾疯了。
  偏偏迎春(苟子)看热闹不嫌事大地评价:“有他姐姐当年的风范。”
  林黛玉是没有记忆了,但是迎春(苟子)有啊,还看热闹不嫌事大地颇为幸灾乐祸。
  “当年你为了黏在我身边,折腾起来比这小东西有过而无不及,报应不爽,总算让你也尝尝这种被奶娃黏上,甩开不得的感觉了。”
  想当年,小黛玉的黏人劲,可是让贾府最难缠的贾老太太都不得不屈服的存在,现在她弟弟的作为,真不及她当年的一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