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她只负责对着脉案开药方,将药材粗糙打包运送,除非心血来潮给练个药,不然,她都不管。
因此,也只是有自己人,才知道李桃桃(苟子)是个懂医的。
反而是江湖上,她乐善好施名声很不错。
在江湖中,只要不聋,都听过她桃花仙子的称号。
其实吧,李桃桃对这个称号不太喜欢,一点霸气杀气都没有,也丝毫不符合她给官府绑了八十九个悬赏恶犯的功绩功劳的排场。
正常人是不会这么遭惹江湖大盗的,但是谁让李桃桃(苟子)既不是正常人,也不是普通人呢。
她是个妖精,尽管在经历了雷劫后,身体构造上她和普通人无异,从嗷嗷待哺的婴儿长到碧玉年华什么异常都没有。
非常容易收获财富的她,有着不差的样貌和身世,自然就遭人觊觎。
李桃桃(苟子)很习惯,本质非人族的她,对人族的方方面面可是非常好奇感兴趣的。
这种敢来犯者,虽远必诛的思想,她也学得很好也贯彻得很好。
一开始,李桃桃(苟子)并没有想过聚拢大量财富的,但是谁让她好奇心旺盛呢。
她对人族的方方面面都很感兴趣,比起在老山林里寻找和她同样的妖魔鬼怪玩,还是研究人族更好玩。
既是为了这些兴趣,也是为了让她在人族生活得更好的,她也不得不让自己富裕起来。
不是有句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么。
养父养母年纪已经不小了,尽管在李桃桃(苟子)的照顾下,身体安康,无病无痛,但是衰老的身体,也只是支撑他们在隐居的村镇中生活,更远的地方,那是别想了。
在唯一的亲生女儿李兰兰出嫁后,他们身边只剩下李桃桃(苟子)这个养女陪伴左右的时候,即使李桃桃(苟子)有一颗浪迹江湖的心,也没法走开。
人族很看重生养之恩,李桃桃(苟子)也觉得她得回报李氏夫妻两人的养育之恩,自然就得陪着他们,一起在这个偏远的山村隐居,安稳度日了。
什么忍耐到养父母百年之后再好好发展自己的兴趣,对李桃桃(苟子)来说就是废话。
山间日子无聊,没有乐子,不仅她过得不开心,养父母也一样,还不如一起玩呢。
想要在隐居小山村玩得开心,方式很多,就是样样都离不开钱财。
钱财这玩意,李桃桃(苟子)还真的是不缺的。
最简单就是往深山走一趟,将猎到的虎豹豺狼、找到的山珍贵药卖了,就是一笔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财富了。
对人族的各种生活习惯、风俗人文不断地加深了解后,赚钱的手段就更多了。
像是收罗古董古物,寻找新奇雅物,花鸟虫鱼兽,但凡奇异点的,在人族中,都能卖出好价钱。
养父就是个懂得怎么玩雅的文人,最爱古物和兰花,不然,他的亲闺女就不会叫李兰兰了。
为了讨好……不对,是研究养父为什么喜欢这些东西,李桃桃(苟子)没少折腾笔墨纸砚。
她倒是想研究养父那些宝贝古画古墨,但是养父护得紧的,没办法之下,她只能自己研制了。
她其实不了解,明明是同样是笔墨纸砚,功效作用都差不多的工具,人族却奇怪地要将这些分个优劣等级,越折腾、花样越多,弄得更“雅”的,就越值钱。
李桃桃(苟子)随手弄的一种觉得不错的,带点桃花香气的纸张,被她姐姐李兰兰改造一番,改了个桃花笺的雅称的,就在汴梁、洛阳一带卖疯了,成了闺阁少女们写信时最爱用的信纸。
追根究源竟是诗经说的《桃夭》作怪。
李桃桃(苟子)不太能理解,但尊重,并毫不犹豫地拿来赚钱了。
就因为这桃花笺是由她隐居的山村村民制作后,交给姐姐李兰兰往外销售的,现在他们隐居的村子已经改名叫桃花镇了。
从村变镇,人口和地盘还在不断扩展的,李桃桃(苟子)算是大功臣了。
因为她将桃花笺的制作方法教导给了村里人,又帮忙教导村子栽种桃树、制作果干、果脯、果肉罐子、桃花妆粉、唇纸……等等工艺品,让桃花镇成了名副其实的桃花镇。
开始只是卖商品产品,等桃树都长成后,桃花镇又凭借一年四季独特的风光,成了文人骚客千里迢迢都想来此一游的圣地,随着这些文人骚客的诗赋歌画的外传,桃花镇更出名了。
因此,成就了整个桃花镇的李桃桃(苟子),自然就成了人人称颂的桃花仙子了。
养父养母也因为这个,成了桃花镇人人尊敬的老人家,到哪里都是人人恭维尊敬的存在,老年生活不要太快乐。
李桃桃(苟子)能在江湖中,也被称为仙子,也是因为她们姐妹做出来的这些东西,从不藏私,只要是能赚钱的,都会在赚了一波后公开制作方法。
免费公开自然是不可能的,得交学费,但不贵。
不管是谁,只要拿着户籍文书,到指定的店铺或者衙门等级,交纳十文到三十文不等的学费,再签署学成后,十年内不得外传,且使用技艺收益所得,得归还收益所得两成的契约即可包教会。
相关收益所得,一成是两姐妹的,一成则是捐献给衙门。
也可以一口气买断使用权,但是相对那十年的契约,这个买下的价格,就有点贵且不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