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诸淑娴(苟子)更倾向于,诸淑珍很清楚其中内情,不过是想空手套白狼地,趁机给自己收罗更多的人手。
  不过,彼此已经“和解”的诸淑娴(苟子)懒得戳破她的打算,反正都是每个人的选择,她才不管。
  她只顾好想跟她一起走的人,领着他们一路往北。
  不是洛京的北,而是往洛京更北的,接近匈族国那边的,漠北的北。
  直觉告诉她,想要不依靠须弥仙境,让诸家以及新加入的人都活下来,唯一的生机,就在那一片地方。
  等待朝廷救援?
  得了吧。
  琼州一带州府城县,都一起遭灾了,虽然没有琼州这边那么严重,却也差不了多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以往田地收益没了,大家好歹还能靠着海里资源食物一起熬着,如今赖以生存的地方几乎完蛋了,官府都自身难保,正在努力地维持着最后的安稳,防止民变呢。
  要知道,如今琼州这一带安家的,可不是什么老老实实的平民百姓。
  谁敢说这些扛过了一场大灾的平民百姓,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
  就是知道不是普通的平民百姓,朝廷为了安稳好管理,才在灾后重新打散了安排落户,每个地盘安居的都是一半本地的,一半迁徙的。
  这些百姓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都已经是经历过大事情,不是官员们轻易能糊弄的了,都是经历过那场惨绝人寰的水灾、疫灾的人,可比谁都懂,想要活下去,就得比谁都狠。
  要是风调雨顺多几年,有了足够的粮食做底气,这些重新安家的人都安定稳定下来,或许会好办些。
  但是绝对不是现在。
  用句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这些百姓因为上一遭的灾难,血性、凶性都没消去呢。
  饿极了,是真的会提着武器一呼百应就开抢的。
  面对这样的百姓,手上余粮不多的地方官员,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都紧绷着呢。
  能稳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已经阿弥陀佛了,那还有能力精力去救济已然完全崩溃的琼州府?
  加上琼州府唯一的主事人六皇子朱鸿雍在受灾前因病跑回洛京了,诸淑珍也不是个真心想经营琼州的,她比谁都想要趁乱占便宜呢,所以如今的琼州,能用的人不是被她揽走,就是提前逃了,乱着呢。
  诸淑娴(苟子)带着大队伍离开得及时,再晚一点,附近……嗯,有心聚集的“乱民”就朝她所在的村庄涌去了。
  为啥乱民要打引号?
  正常的乱民冲到村庄第一时间都会找吃找喝,这批乱民却别开生面得很,第一时间想要占据的是诸家族学的藏书楼。
  可惜的是,藏书楼全空了,领头的“乱民”十分暴躁,当场就放了一把火泄愤。
  诸家藏书楼的书,自然是诸淑娴(苟子)都搬走了的。
  虚弥空间辣么大,放藏书楼里那点小玩意根本不占地方,不搬走等到了新的地方再重新默写一遍,不是没事找事。
  有过上次流放的经验,诸淑娴(苟子)这次逃荒就不走寻常路了。
  不想处理逃荒路上遭遇灾民、拦路打劫、进城买卖物资等等烦扰事的诸淑娴(苟子)决定只走山路!
  荒无人烟的那种。
  也可以说是在大山中往目的地直线行走。
  有须弥仙界,里面不仅满满是物资,还养着一村人不断生产物资的诸淑娴(苟子)有这个底气。
  一路上都是实行集体管理,让大家在大山中收集物资来她这里换取生活资源,这样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反正大家也对她背后有神秘势力,每隔半个月可以到指定地点拿到准备好的物资的见怪不怪了。
  因为有底气,深山资源也足够的,诸淑娴(苟子)一行人走路也不急,都是稳扎稳打的慢慢前进的。
  这一路差不多就是与世隔绝了,只会极其稀少的次数,碰到藏在深山中的村落。
  更多的都是占山为王的山贼。
  有尤金尤银外加练出来的诸家青壮在,只要不是太厉害、太夸张的,都被他们一行人平了,再将山贼窝的好东西归为己有,按功劳分了下去。
  诸淑娴(苟子)不会大方到给他们保管物资,但是他们愿意用手上的东西换公分,等到了目的地后再兑回金银布帛却是可以的。
  哦,公分这玩意也是诸淑珍弄出来的,她接手琼州后,在好些村落都实施过,诸淑娴(苟子)觉得好用,就照搬了。
  可以说这一路上,尽管是没有经过什么大州府城镇,速度也很慢,但是谁都没有意见,大伙反而越走越有劲。
  风险虽有,不过有两大高手压阵,只要听从指挥不作死,是不会有性命危险。
  正常人都不会拒绝这种抱上大腿,一路走、一路富的逃生路的。
  他们是不紧不慢,一步一步地往目的地进发。
  却为难死华贵妃手下那些快速撤离的手下了。
  正准备去讨好新主子呢,就收到消息,新主子逃荒去了,自己人还跟丢了!
  这对他们来说,真的是一个特大的打击。
  要知道,在这之前,他们还特别得意呢,不是谁都能在大辉之主瑞武帝的紧盯觊觎下,躲了十多年平安无事,势力还壮大了的。
  不过,这些得意,在多次寻觅,差点栽了,都只是勉强摸到新主人……呸,小主子路上懒得掩盖痕迹尾巴时,都没有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