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
  距离考中秀才,还剩最后一场考试,也是最关键的一场,如果能过了这场考试,贾琰他们就能成为秀才,真正踏进“士”的行列。
  成败在此一举,贾琰心中也不免紧张了此来,接连两次考中案首,他心中当然是高兴的,但是随之而来的压力也很大。
  为了让自己能在考试时保持一个好心态,他每天都会在书房练上一个时辰的字,让自己静下心来,这天他在书房照常练字。
  只听方砚来报:“二爷,又有人寄信邀请您参加诗会。”
  “不去。”贾琰停下笔直接回道。
  又吩咐方砚道:“以后这样的邀请你也直接替我回绝了,就说我在府中忙着备考,抽不出时间。”
  自从,贾琰接连中了两次案首后,其他学子就一直邀请他参加这个诗会,那个交流会的,其目的有两个。
  一是:见见这个力压金陵众多才子,还让一直有神童之称的白家少爷接连两次丢了脸面的贾琰到底是何方人物。
  二是:探探这府案首到底是有多大的才能,还有知道贾琰背景的试图搭上来,与贾琰交好。
  贾琰起先应邀参加了两次后,就索性都推拒了,所谓的诗社也不过是这群人借着这个名头结党拉派,没有一点实际意义,还不如在家好生复习备考呢。
  就这样一直到了院试前一天,贾琰早早便睡下了,养足精神,准备最终的考试。
  ——
  第二天,照例由贾琏亲自将两兄弟送进考场。
  贾琰刚下马车,就碰上了云二与他表哥,互相打过招挥,刚要一同进考场,前方就过来了几个人,径直来到贾琰面前。
  只见来人身穿整齐划一的,天青色交领学子服,头戴学子帽,衣服上绣着翰辰书院的标志。
  为首的那人与贾琰行礼道:“我们是翰辰书院的学子,早先便听闻贾兄,才华横溢,一直不得相见,今日贸然打扰,还请贾兄勿怪。”
  贾琰也与来人行礼道:“无碍,我也听说过翰辰书院的盛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为首那人邀请道:“既然今日正好撞见,不如贾兄与我们一同进考场。”
  贾琰:“荣幸至极。”
  说完,几人便一同进了考场。一旁站着的贾珀暗戳戳的寻问贾琼说:“他们几个是干嘛的?你知道吗?”
  贾琼看着那几个人,为贾珀答疑道:“为首的那个听说是瀚辰书院的得意弟子,叫林俞齐,同时也是这次院试案首的热门人物,他旁边跟着的那两个是他师弟,也是这次的考生。”
  “另外,他还是上一届的县试和府试的案首,因为上届院试开考前,他生了场大病,没来的及参加考试,学政大人额外开恩,保留了他府试的成绩,所以他只需再参加最后一场院试就行了。”
  顿了顿又说道:“他的才学不输于琰弟,要不是上次院试前生了病,这小三元的名号早就非他莫属,不出意料的话他将是琰弟这次最强的敌人,院试案首到底是他们中的谁,现在大家都在猜。”
  毕竟一个是上届的府案首,一个是这届的府案首,谁能摘得小三元的名头,就各凭实力了。
  贾珀听了,不由地为贾琰捏了把汗,抱怨道:“考个试,怎么还有上届的学生啊,这也太不公平了。”
  贾琼听了他的抱怨笑了笑,没说话。
  ……
  这边,贾琰已经准备和那位林俞齐进考场了,贾琰正欲迈进考场,那边听到林俞齐说:“贾兄请留步。”
  贾琰扭头看去,只见林俞齐躬身行了一礼说:“还望贾兄多多赐教,我们考场见胜负。”
  贾琰也同样回了一礼,转身大步迈向考场。
  第35章 小三元
  考场内,由学政大人带头祭拜过孔子像,又给众位学子讲过话,众位学子归坐后,锣鼓声敲响,考试便正式开始了。
  院试一共分两场,一场正式,一场复试,期间同样不允许考生出考试。
  官吏拿来试卷给众考生们发下,贾琰接过官吏发来的卷子,仔细的翻看了一下,其中的经义、帖经还好,就是最后还压轴了一道试帖诗,贾琰看了心中有些复杂。
  说起做诗,他的水平是不及三弟贾宝玉的,与贾宝玉相比他好像是天生就少了那份充沛的情感,做出的诗,虽然也能做到对仗工整,该有的韵脚也没有少,但是亳无灵气可言。
  还曾被秦先生单独揪出来,反复说道,让他什么时候把诗做好了,再来见他。
  为了作出有灵气的诗,他那段时间是看见花要吟诗一首,看见水也要作诗一首,弄的探春她们几个总爱拿这件事笑话他。
  看着他作的那些诗,黛玉在旁笑弯了腰,探春在旁捂住肚子,笑话他道:“二哥哥,你这也太好笑了。”
  说着又扭头对迎春她们说:“你们瞧瞧,这句‘蝶飞六月中,花散蝶不散’是什么意思,我怎么愣是有些看不明白了,这‘蝶飞六月中’我倒是明白,这后半句我是怎么都想不通,是何意。”
  众人听了又笑作一团,贾琰不好意思的轻咳一声说:“我这不是刚学作诗,还没找到窍门吗。”
  ……
  又向探春讨饶道:“好妹妹,你可别笑话我了,这不是二哥刚学作诗,还没甚经验。”
  探春听他这样说,也不再拿话笑他,坐直了身子,对贾琰说:“这作诗,还能有什么窍门,不过就是那起,承,转,合罢了,依我看,二哥不如跟着林姐姐学学做诗,林姐姐她最善作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