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专心读书的贾琰,听到他的声音,从书中抽出心神,看向窗外的月色,只见窗外月光稀疏,昏暗暗的,想着时辰确实不早了,方才合上书,在墨砚的劝说下准备回房睡觉。
  他一向睡的不早,作息倒还算规律,只是有时读书读入了迷,会学的比平日晚上一些,今日若不是墨砚进来提醒,他估计还要学到更晚一些,才会睡觉。
  至于每日读书会觉得辛苦吗?贾琰倒觉得不会,他的习惯就是每日睡前读会书,不拘什么,每日看上一些,总能有些不同的感受与收获的。
  临睡前看会书,同样也是他在那个时空幼时便养成的习惯,他两世为人竟从未将这个习惯落下过,想到此,贾琰不禁会心一笑。
  又想起曾与林妹妹谈起时,黛玉赞他这个习惯好,贾琰更觉心中甜蜜了几分,脚下的步伐都不由地轻快了许多,快步走出了房门。
  徒留站在原地的墨砚有些摸不着头脑,他怎么觉得二爷刚才好像是笑了一下,难道是说,“二爷是喜欢有人关心他?见他提醒他早些休息,二爷心里觉得很高兴?”
  ——
  国子监东南角高先生住处,屋内烛火通明,看着高先生眉头紧锁瞧着手中的书信,站在一旁的刘伯劝道:“时辰不早了,先生今日还是早些休息吧。”
  听到刘伯的话,高先生叹息了一声,放下了手中的信道:“你说我当年是不是做错了。”
  刘伯听了在一旁回道:“当年事出情急,先生做出的决定已是顾全大局,先生莫要多加自责。”
  闻言,高先生只又叹了一句,将桌上的书信收起,方才起身。
  不管出于什么,顾全大局也好,顺应时势也罢,那件事总归也有他的错,才会造成今日的局面,如今再悔过,说什么都是为时已晚,如今只盼他们不要一条路走到黑才是。
  第103章 “真假”宝玉再会
  贾琰身穿石青色湖绸素面直裰,手持书本,走在散学的路上,瞧着远处洋洋洒洒被一阵寒风吹落的枯叶轻飘飘地落在水面上,不禁感叹时间的流逝。
  如今已是深秋,京城的天气渐渐凉了下来,比起初秋时分,夜里更冷了几分。
  每日在国子监忙碌求学的日子里,贾琰感觉时间都变快了不少,心中默默算了算日子,又与林妹妹小半个月未见,虽心中时常想念,但又都克制了下来。
  这段时间里,两人虽彼此有过书信往来,但写进信里的只言片语又怎能述进心中的绵绵爱意与相思。
  心中虽有述不尽的万千情思,但在信中彼此又都沉默地克制了下来,不多的书信往来里大多数也只有规矩的问候和生活锁碎,不见半分逾矩。
  未尝不想把心中的相思一一述尽但为了林妹妹的声誉着想,贾琰在与黛玉不多的书信往来里还是极尽克制与守礼。
  至于黛玉恐他因为自己分心耽误了学业,也不曾频繁地与他书信。
  她知他心中的志向,也盼着他将来有一天能蟾宫折桂,大展宏图,往日在府里的时候他虽然不说,但她知道他一向不喜府上奢迷享乐的风气,知道他的心里并不局限于这小小的一座国公府,知道他的心里有更广阔的天地,这一切黛玉她什么都知道,正因为明白所以她从不去打扰总是沉默地支持与鼓励。
  心中思绪万千,贾琰仍神色平静地看着水中漂浮的落叶,瞧着这几片枯黄残破的叶子,皱了一下眉,突然觉得十分不喜冬日的到来。
  相比春意盎然处处透着生机与绿意的春天和硕果满满充斥着丰收喜悦的秋天,夏日的闷热与整日喋喋不休的蝉鸣声与冬天要将人冻死的寒冷着实令人厌烦。
  不过这一念头只一瞬又在他脑中消失,很多事情有时他虽然不喜欢,但也不会过分苛责,让这世间的一切都要顺着自己的心意来。
  世界又不是围着他一个人转的,在这一点上贾琰十分有自知知明。
  不过他倒还真的见过这样的人,想起那对贪婪又自私的夫妻,贾琰眼中不禁闪过一丝厌恶,看着远处跟在霍宗玉等人身后的郑家两兄弟心中更加厌恶了几分,这里也有两个!
  看着远处一群人将贾宝玉与刘承璟围了起来,贾琰不禁抿紧了唇,大步走了过去。
  见他过来,刘承璟不禁惊喜道:“琰弟,你怎么在这?”
  见他走过来,一旁的贾宝玉眸光微动,不过只一瞬,张了张嘴最终只低声道:“二哥。”
  自从上次回府贾宝玉当场顶撞了贾政后,平日里贾琰都不怎么理会这个弟弟,除了上次贾宝玉突然晕倒外,这些日子里贾琰就从未主动与他说过话,更别说关心这个弟弟,一度让贾宝玉觉得二哥是恼他顶撞老爷,厌烦于他。
  贾宝玉心中所想贾琰是不知的,不过贾琰若是知道他的想法,贾琰也只会说他多虑了,他才不会因为贾宝玉顶撞贾政因此生气的,说来说去贾政是贾宝玉的爹,而他只是贾宝玉名义上的哥哥,亲生父亲还在,上面甚至还有一个大哥贾珠,怎么想也轮不到他这个二哥去管教。
  这世界上只有父亲管教儿子的道理,还没听过哥哥要操心管教同岁的弟弟的事情,他顶多平日里会在大事提点贾宝玉几分,至于听不听的进去就看贾宝玉自己了,牛不喝水,他还能按着牛头强灌不成?
  这边郑译瑞见贾琰过来,正想站出来出声嘲讽奚落几句,他自己心思阴暗,平日里最是见不得处处比他强的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