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站错了队营,当家之主的腐败昏庸,贾府从上到下的纵情享乐,挥霍无度才是贾府灭亡的根本原因,说白了就是不得圣宠了,还不知收敛,毫无顾及遮拦地做下一件件恶事,不知悔改,才最终落到那番田地。
  就如现在的贾珠,虽已入朝为官不假,但这并不能真的改变贾家在朝堂上的弱势。
  而贾珠这个人其实就是这个时代标准的文人思想,他的心中不能说没有大义和所谓的大局观,只是他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以维护自身阶级和家族党派利益出发的,所以当权者永远不会喜欢和重用这种人,即便这个人有再多的经才纬略,都不会,贾琰十分肯定的想。
  思考这些,贾琰也并非是真的要绞尽脑汁,历尽千辛万苦想要给贾家挣出一条“活路”来。
  贾琰始终认为荣国府终有倒下的那天,在这期间除非脱胎换骨,再多的努力不过是给这座早已漏洞百出,负重前行的大厦强行续上一口气多撑些时间罢了。
  没有一个家族能真的屹立不倒,百年昌盛已是不凡,正如王朝更迭,皇权覆灭都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都成了一句空话,更何况如今封建皇权的高度集中,世家想要从中制衡操纵把持皇权的想法只能称之为异想天开。
  世家与皇帝之间本就是一个制衡与反制衡的权力较量的过程,从古至今没有一个皇帝不想执掌大权,所以对于胆敢威胁碰触自己权力底线的那些所谓世家,在皇帝重新掌控权力后,他们的下场通常都不会好,甚至可以说是惨烈。
  其实想着这些,贾琰反而有些意兴阑珊,他并非不清楚,相反从一开始他就清楚地明白这一切。
  但是想在往护余生里都能护黛玉平安幸福吗?答案当然是想的。
  而在今后又真的能冷眼旁观看着一同长大的几个姐妹最终都落得个那般结局吗?答案是不能。
  所以人生种种,百般无奈与纠葛,贾琰他既做不到冷眼旁观,又做不到潇洒地脱身离去,最终他仍会坚定地踏入那个名为权力的“漩涡”之中,这世上并不是不争,就能真的将一切撇的一干二净,相反不争也许反而会死的更快。
  他既决定要下场,也必将是抱着视死如归,能够会顶巅峰的态度去面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一切的,包括变故,甚至死亡!
  ……
  午休过后,众人才又纷纷回到教舍内准备听下午先生们的授课。
  贾琰进来没多久后就看见朱禄抱着沉甸甸的一摞书脸色阴沉地从教舍外面走进来,紧随其后的就是李承明等人。
  见此朱禄目光更是阴沉,不过在路过贾琰时,还是停顿了一瞬,低声道了声谢,方才抱着书回到自己位置上坐下。
  贾琰听了只笑了笑,并未多做解释,他并不是想要朱禄的感激才出声劝阻的,他只是看不惯当时李承明太过幸灾乐祸,咄咄逼人的态度罢了,不想让朱禄因为冲动,真的惹来刘助教的厌恶,为此毁掉自己的人生。
  平日里小打小闹互相使绊子看不顺眼就算了,但若是用这种卑劣的方式想要毁掉对方,就太过卑鄙了些,贾琰为今日李承明的行事所不齿,不管对方是出于什么原因。
  第110章 邀约
  不出意料地在剩余的残雪彻底融化后,冯助教便宣布明日要进行旬考的消息,而成绩不合格的到时当然也要挨罚的。
  下了学,听着身边人窃窃私语的讨论声,见刘助教走远了,贾琰没准备再多留,大步走出了教舍。
  身后的刘承璟见了,忙胡乱地收拾好东西,追了上去:“琰弟,休沐时你别忘了去褚兄庄子上跑马的事情。”
  贾琰听了点头道:“刘兄放心吧,不会忘的。”
  听见他的话,刘承璟笑着挠了挠自己的脑袋,“没忘就好,没忘就好。”他其实是想着到时能同贾琰比一比谁的骑术更好,所以才又特意出声提醒贾琰不要忘了。
  没走多远,又见贾宝玉垂头丧气看起来有些萎靡不振的从另一边走来,见到他,刘承璟忙挥手高声喊道:“宝玉,宝玉。”
  听见有人叫自己,贾宝玉才抬起垂头丧气地头看去,见不远处是刘承璟正冲自己招手,身旁还跟着贾琰,贾宝玉才迈着沉重地步子向两人走去。
  见他这副无精打采地样子,刘承璟不禁疑惑道:“宝玉你怎么了。”
  听到刘承璟的话,贾宝玉转了转有些失神的双眼,有气无力地回道:“张助教今日宣布明日旬考,不合格的往后下了学都要推迟一个时辰,将书重新温读一遍才能走。”
  说完贾宝玉的神色更加沮丧,他这些日子一会嫌天冷写字冻手不肯多读会书,一会觉得每日上晨课的时间太早,总是赖床不起因此不知挨了先生多少责骂。
  对此教授贾宝玉的先生曾这样评价他,此子虽面若白玉,但却厚如城墙,冥顽不悟,有辱斯文。
  这话翻译过来说就是,我看你长得人模人样,脸皮为何如此之厚,不知悔改,真是辱没了读书人的身份。
  就差指着贾宝玉的鼻子说,你脸皮怎么那么厚!
  当然这些刘承璟是不知道的,贾宝玉自知理亏,仅剩的那点羞耻心,更是让他不好意思与外人道出,只能顶着先生的责骂,每日如行尸走肉地上学、下学,浑浑噩噩度日。
  就这般,就连挂在他脖子上的通灵宝玉都不禁啧啧称奇:“他还以为贾宝玉在受到先生的责骂会怒而摔玉夺门而出呢,没想到如今他还真长近不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