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毕竟,没人会上赶着去戳那位皇子的不痛快,对于薛蟠的一些仗势之为,也都默不作声。
这个人比起十五皇子,也是个时而疯癫,半疯半醒,很是阴沉难缠的主。
为了哥哥薛蟠的变化,薛宝钗又是心惊,又是害怕,心惊哥哥薛蟠比起从前怎么倒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另一方面心里又忍不住害怕薛姨妈发现了什么端倪。
又惊又怕间,薛宝钗面上却要做出一副若无其事,端庄秀丽的模样。
她害怕戳破真相的到来,但面对这个比起从前长进出息的哥哥,又忍不住自我劝慰,说不定哥哥薛蟠在边关流放的那几年,经历了什么事,改了性子也说不准。
鬼神之类的说法已经超出了这个时代的认知,薛宝钗甚至不敢往那方面想。
她不敢去想,甚至克制着自己不要去想。
这样就是最好的局面,哥哥薛蟠长进出息了,她和妈也能放心了不少。
想到如今的哥哥,薛宝钗眼中闪过一丝暗芒,“若是,若是当时的哥哥也像如今这样可好?”
“那么她也不会因为哥哥犯了案而落了选?”
念头一闪而过,薛宝钗捏紧了手中的绢帕,慢慢闭上了眼。
第173章 对弈,琰黛(王家上门撑腰)
“王家两位舅母来了!”
荣国府今日中门大开,几辆香车宝马接连驶进。
进了荣国府,马车被下人拉到马厩那边停放,一行人又坐上王夫人派来接应的几顶青顶小轿,穿过垂花拱门,进到后宅,经过穿堂,绕过插屏之后的三间厅,来到上房所在的正房大院。
轿子停下,周围立刻围上来一群丫鬟婆子,抛开轿帘,将上门坐客的两位王家舅母并几个少爷,小姐扶了下来。
王熙凤带着人一早便等在此处,如今看到生母牛氏下了轿子,眼眶微红,上前一把抱住牛氏,声音轻颤,带着思念道:“娘!”
“唉!”听到嫁出去多年的长女的喊声,牛氏也忍不住眼角带泪,一把将其抱住。
母女两人许久未见,此时也忍不住抱在一些哭出声来。
哭了几声,牛氏抬眼仔细地将这个女儿端详了良久,才低声道:“你受了委屈,今日我与你大伯母上门,定要那琏二给个说法才行。”
原本王熙凤被婆婆邢氏压制,夺了管家权一事,是家事,王家自是没有理由上门给王熙凤撑腰的。
可那贾琏着实胆大包天,明媒正娶的正妻还在世,就敢在外面偷娶二房,得了消息的牛氏,自是不能看着这荣国府一家,这般欺辱自家女儿。
正巧,王家如今的顶梁柱,王子腾的嫡妻,王熙凤的大伯母唐氏此次带着儿子归京,牛氏便与大嫂唐氏商量着,今日一同上荣国府给女儿王熙凤撑腰,向女婿贾琏一家讨要说法来了。
听到母亲牛氏的话,想起如今自己在这府上的难处,王熙凤更是忍不住落了泪,一旁的平儿拿着帕子为自家奶奶擦拭泪珠。
直看的生母牛氏心疼不已,跟着落泪,瞧着女儿如今的样子,又是心酸又是自责,她这女儿一向要强,哪成想现在嫁给了他琏二,成了如今这副样子。
想到女婿贾琏,牛氏恨的咬牙,一把拉过女儿王熙凤的手道:“那琏二如今敢这么对你,还真当我们王家没人了不成!”
说着牛氏看向一旁牵着儿子霖哥儿一同下了轿子的长嫂唐氏。
唐氏下了轿就看到这母俩抱在一起抹泪,此时见牛氏看过来,赶紧带着丫鬟走了过来,拿起帕子笑着给王熙凤这个堂侄女擦了眼泪道:“你母亲说的对,咱们王家嫁出去的女儿,怎么能让外人给欺负了去,快别哭了,瞧瞧这脸上的妆都要哭花了。”
见唐氏表明了态度,牛氏安抚地拍了拍女儿的手,眼晴里露出一丝笑意,冲王熙凤颌首。
王熙凤对上母亲牛氏的示意,神色一暗,低垂下头,拿着帕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方才笑着抬起头与这位大伯母见礼道:“熙凤见过大伯母。”
唐氏闻言,含笑地拉起这个侄女道:“快别多礼了,你我虽不多见,但你大伯在外可是经常与我提起你这个侄女的,如今见面,我自也是将你当作自己的亲女儿一样的。”
唐氏是续弦,嫁进王家时,王熙凤已是待字闺中与贾琏定了亲的。
等到王熙凤嫁进荣国府时,唐氏更是跟着丈夫王子腾离京,远赴边关赴任,因此两人并不相熟。
几人说话间,那边王夫人派的人又来请道:“二太太,请两位舅母到老太太房里说话。”
见是王夫人派人来请,牛氏与唐氏两人笑着由王熙凤陪同一同跟着来人往贾母院子走去。
贾母院内,邢夫人与王夫人此时都坐在下首等着王家两位夫人过来。
听着丫鬟进来回话说,两个舅母带着人过来了。
王夫人起身撇了一旁表情有些僵硬的邢夫人一眼,笑着看向上首的贾母道:“两个嫂子过来,儿媳出去迎一迎去。”
闻言,贾母面容慈和,同样笑道:“既然是亲家上门,你自去相迎便好。”
有了贾母首肯,王夫人带着下人先出了门,去迎王家两个嫂子进门。
王夫人走后,屋内此时只余贾母和邢夫人两个主子。
看到王夫人离开后,坐在上首的贾母撇了撇这个大儿媳妇,见她神情僵硬,不时抬头望向门外,贾母瞧了只是沉默地闭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