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没准这边才进行一半,旅行者已经走遍大陆,打爆天理。
  比起她研究的这些便民小技巧,坎瑞亚那些个残存至今,满大陆流窜的遗迹守卫,谁的科技含量高简直肉眼可见。
  阿贝多不知道苍木的想法,只是默默把这句话记下。
  检查流程很快,苍木穿好衣服,凑过去看阿贝多在画板上记录着什么。
  都是看不懂的符号,和专有名词,光是看一眼就觉得被催眠了。
  说实话苍木其实对自己的身体不抱希望了,能四肢健全地保下一条命在她看来已经是万幸。
  对这些结果只剩单纯的好奇。
  “有结论了吗?”苍木问。
  “我大概有了一个模糊的猜想。”阿贝多低头看向她:“你还对当时的情形有印象吗?任何信息都可以。”
  没什么不能说的,很快,阿贝多就从中提取到了一个重要信息。
  “来自雪山的未知物质,他们觉得这个催化了你的苏醒……”阿贝多沉思着,下了一个决定。
  -------------------------------------
  《百味人生》的后续稿件已经攒好了,恰逢假期结束,苍木准备回分社查看进度如何。
  当老板就是好,明编辑在分社内专门给她留了一间宽敞的办公室,把这几天的文件抱来请主编过目。
  她是真的很想再干出点实绩来,这一星期的假期,明编辑只简单休息了一天,其中半天还是去教堂后的墓园中拜望父母。
  余下的时间都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各项事务中去——
  招聘来的名单被整理好,甚至初步筛查了一遍。
  机器和稿纸都已组装,印刷厂地址选在不远处的一处独立民居。
  分社下属部门的职位也划分完毕,甚至连西风骑士团对日报的出版要求都打听了一遍,最后交上了一份新的策划案。
  太卷了太卷了,明编辑你的蒙德血脉呢,我们现在不是在璃月啊!
  相比之下,身为老板的自己竟然真的在吃喝玩乐勾搭男人,这真是……太正常了。
  当老板不就是为了这个嘛!
  明编辑一脸自信地阐述她的策划思路,原本还可有可无的苍木,听着听着,觉得——
  这个方法确实可行欸!
  苍木一开始的思路很简单,在各国建立分社只是起到一个发售报纸,监管书籍流动,收集消息的渠道。
  之前快言报的十万销量都是单对着璃月范围的,还有额外的数量会卖往各国,由于数量稀少,所以价格涨了十几倍都是常有的事。
  这钱完全可以自己赚啊!
  与其别人顺路捎带,还不如自己开一个通向各国的报社路线,收集国外信息,扩大新闻素材资料库。
  甚至搞一波新闻套娃——“璃月总社报道了蒙德的新闻”“蒙德分社报道了璃月总社报道了蒙德的新闻”“璃月总社报道了蒙德分社报道了璃月总社报道了蒙德的新闻”……
  这条路线稳定以后,盈利也不是什么难事。
  别人是商队捎带报纸,你们可以报社捎带货物,由于报社的消息会更加灵通,你们拥有更大的信息优势。
  所以苍木其实对分社没什么太大要求,只希望他们能守成稳重。
  但明编辑的这个策划案打开了她的新思路。
  主要核心就一点——地区特色。
  明编辑在调查中发现,西风骑士团对出版书籍的管理很松散,即使是一些在其他国家富有争议的书籍,他们也敢大大咧咧地公开销售无删减版本。
  可能这和蒙德的“自由”理念脱不了关系,她认为,这一点完全可以好好利用,不至于浪费。
  你们可以选择在蒙德也出版一份青木报,除了固定统一发售的部分,加大自由言论的讨论版块。
  甚至这个想法还可以引用到其他地区,璃月总社可以加大金融版块,以后开稻妻分社则是轻小说文学版块,须弥搞学术,枫丹搞科技……
  这样以来,就能极大丰富了快言报的各国受众。
  搞起信息交换也更有看头。
  是个值得实施的好主意,唯一的缺点就是,对人手的要求更大了。
  搏一把,放弃这个点子就太可惜了。
  苍木匆匆写就了一封信,要求总社那边调来更多的人,同时两边加大招聘的力度,还需要建立固定快捷的信息渠道,不能老是依靠飞云商会的车队,人家的主营业务是丝绸,运一次管半年的量,你们难道要半年才传输一次消息吗?
  人人人!到处却缺人!她到哪里才能找到需要的人才呢?
  提瓦特的人口明明这么多,识字率也算普遍,但真正需要一点技术含量的地方,却到处缺人。
  要么靠天赋,要么跟着师傅,缺少长期稳定输出人才的来源。
  嘶,自己搞一个短期学校行不行。
  跟学生签订好协议,进行专业技术的短期培训,使其能达到简单上岗的标准,毕业以后优先选择报社任职,学费付不起的,可以从日后的工资里扣。
  貌似,可行啊!
  而且不止是编辑行业,其他造船,瓷器……打住打住,再发散下去就没完没了。
  暂时到此为止吧,希望文副主编那边能忙得上来。
  她“唰唰唰”写了十几张纸,取来印泥,连同之前写好的稿子一起,将每一页都印上自己的指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