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其实阿姨觉得燃燃拿这个话题来问我是不太合适的,”方蜻听到那个未见面的阿姨温和劝说,“因为这是你的选择,外界信息真假好坏交错,外人说好说坏其实都不用太过在意,只有你自己试一下才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就像,小马过河一样。
  方蜻明白她的意思。
  天幕上,三个女孩继续往前。
  天幕下,蒙恬一把握住了公子扶苏手中的青铜剑!
  “公子可曾听得天幕上那位母亲如何说!外界信息真假好坏交错!公子如今一心自戕,可万一!万一陛下不曾真的要公子死呢?”
  蒙恬越劝嘴越灵光:“公子是陛下的长子,即便诏书是真,要是陛下发出之后又后悔想重发布王令呢!那时人死不可复生,难道公子舍得陛下为您伤心!”
  赵高胡亥派去边境的使者不知道剑割着脖子的30秒里,公子扶苏是在想“我不自杀父皇会愤怒我不听话”,还是在想“我自杀万一父皇会伤心我太听话”。
  但他们节奏被天幕方蜻一行打乱了点,看着蒙恬分出小股精锐带公子扶苏前往咸阳求真时,就不小心变了脸色,让兵卒报给了公子扶苏和蒙恬听。
  真相揭开。
  公子扶苏含泪消化着消息:父皇已死、幼弟夺位,中书令和宰相都站在胡亥那边。
  而他只有……四十万大军……
  一兵卒问:“那咸阳城如今有多少兵马?将公子扶苏送回宫难否?”
  另一兵卒算了算:“咸阳城加上周边不过八至九万,应当不难!”
  这边一个平行时空,公子扶苏没自杀,哭着带亲信把胡亥赶下秦二世的位置
  他在看到真正的秦始皇遗诏将他立为太子承接事业之时,泣不成声。而蒙恬则十分感激那时候天幕正是放着直面沟通的例子,好叫他找了个能打动人的理由,将一切祸患在开头改变。
  毕竟,从边境到咸阳路途遥远,处理政斗、始皇帝下葬、公子扶苏登位这些事又费时,这么长一段时间,足够让他们从天幕上得知原本的历史轨迹了:公子扶苏自杀,胡亥杀光所有兄弟姐妹,陈胜吴广起义,秦二世而亡,民不聊生……
  秦二世赢扶苏想到此,更坚定了以仁治国的想法。
  而另一个平行时空,有的皇帝就没那么开心了。
  清朝皇宫里,乾隆皇帝心烦意乱看着天上那完全无法控制的天幕。
  他拿着印章乱按名家字画发泄情绪!
  地板是到处散乱着丑不拉几的纸绢,就这样,乾隆的怒火依然无法消些,直接将桌上用具狠狠砸在地面上发出重响来!
  宫中太后,他的生母,要是对他怎么做事多说两句,他都要让人劝太后“后宫不可干政”!
  那天幕上女子问女子答的,不就是在打他的脸吗!
  京城中许多街道,那本应该入睡的百姓们,悄悄地张开着窗缝,时不时看看那天幕。
  大流还是愚蠢迷信的人多,把天幕当成是什么异相预警,聪明或有权的一批是走在世界顶端的,探究天幕。乾隆甚至拿了大炮去轰!
  也只看见炮筒打个空!
  此时的西方和东方有个共通之处,神权不如皇权、依附于皇帝。
  清朝的土地上,有很多从外边涌来的传教士,除去传播神明和信仰,还隐形担任着皇帝的一些期望。像观察外面局势、看看走过的地方兵力强弱能否为已用、带些稀奇的东西和见闻回来、偶尔还会充当下人形自走信鸽。
  天刚有黑边。
  “约翰?这次这么快就出来了?这位陛下没留着你们说些民间趣事吗?”
  三位传教士前后脚从紫禁城中走出来,和守着外面的国外侍从们汇合。
  约翰神父压低声音:“皇帝陛下心情很差,杀一批人也没让他心情好些,咱们马上走,赶紧替他把信送回法国那位路易十六世手上……”
  几人迅速达成共识,连夜狂奔离开京城。
  谁懂啊,这大清国的皇帝真是个恐怖的控制狂和杀人狂!
  在法国,皇帝陛下路易十六世和教廷大体上还是有来有往互相捧场子,他看不惯神父也不会下令乱杀,可清朝皇帝他是真的会因为什么感到被冒犯而下令的啊!
  神父们在民间游走过,他们之中,有人有幸见过清朝廷是如何绞杀一些“不听话人群”的。
  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民族,吉普赛人就是其中之一,他们此时居无定所,整体偏向流浪民族。
  而清朝中叶时期,亚洲、欧洲、美洲地界都有吉普赛人群体出现以寻觅合适的定居地,别的不说,清朝廷反正脾气不咋地,摸清这个外来族群排外又不事生产,很直接下手剿了。
  马车车厢内,不知道是哪个神父,又说起来清朝在边境的战争……
  马车轮子跑得要冒出火来了!
  死腿!快跑啊!
  天幕上,已经到了入睡的时间。
  方蜻摊开那本搜集了很多信息的笔记本,翻翻前页,临床、口腔、中医、针灸推拿、护理、药学、护士、医学影像、法医、儿科;
  看看中间,五年制高职专科、3+2分段教育、对口升学、普通高考……
  方蜻有点晕那些看着复杂的对口规则,加上她以前从来没从别处听过到,就更倾向高考报名大学这个途径。
  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网上搜这些医科学校往年分数线时,方蜻发现每个要求都很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