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宣后抬袖拭了拭眼角:“你啊,自小便是这般,最有主意了。”
  越妃也笑道:“可不是,几年不见你这张嘴还是这样能说会道,惯会哄人的。”
  方弗盈做出一副委屈模样:“弗盈可是字字真心的!”
  众人都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文帝拍了拍方弗盈的手:“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这些年你一个人在外面,非说什么东南一日不安稳下来便一日不能离开,那臭脾气犟得跟子晟一样一样的!如今可算是愿意回来了,这就好啊!不然你在外面一个人吃苦,朕这心里实在不是滋味……总觉得对不住方贤弟。”
  方弗盈笑着微微点头。
  文帝这时瞥了一眼方弗盈身边的人,便顺势开口:“如今子晟也定亲了,眼瞧着便要娶新妇了,可算了了朕一桩心事。现下便是你了!你比子晟还年长几岁,还孤孤单单一个人。先前离得远朕管不着你,哼,如今可算是到朕眼皮子底下了!”
  方弗盈后退一步,做出一副受惊模样:“呀,陛下您要做什么呀?”
  文帝一指她:“还能做什么?你呀你呀,自然是给你选个好郎婿……”
  “陛下!这事儿急不得。”
  “什么急不得!朕急得很!”
  “那您也不能随随便便就把弗盈安排了呀!”
  “什么随随便便?你就这么看朕?”
  “您看啊,子晟这是找到一眼万年心甚悦之的女娘,才动了成婚的心思,那我也得如此啊,怎么也要是个我看得上,觉着喜欢的人吧?”
  “那朕便给你找个最优秀的儿郎!”
  “陛下,我得先说一句,这可真不能怪我的。您瞧,子晟是我阿弟,我这眼里瞧见的标准都得是这个档次的,这满都城,这个标准……”
  文帝一噎。
  在这位老父亲眼里,他的子晟就是这世间最好的儿郎,自己的那些个儿子都是个个比不上的,他是无论如何都不觉得满都城看过去还能找得见比自家子晟还好的儿郎。
  顿了一顿,默了一默,文帝看了看方弗盈,又看了看一旁的子晟,最后猛地回头看还坐着的宣后和越妃。
  一后一妃被文帝突然盯上,越妃直接扭头不预备帮着解围,倒是宣后琢磨了一会儿,想出来个人选:
  “陛下,予倒是想起一个人来。”
  这话一出,不只是文帝眼睛一亮,连方弗盈和霍无伤都看了过去。
  宣后瞧了一眼看着她,满眼皆是好奇趣味,却不见半点儿羞涩或是旁的情绪的方弗盈,顶着文帝满怀期待的目光开口:
  “予听闻,京中有一名声斐然的白鹿山才子,出身胶东袁氏,斯文清贵,才华横溢,十八岁便代师辩经,名满天下,是与子晟齐名的儿郎。”
  越妃在旁也想了起来:“原来是他,这袁慎妾也听说过,确是个有才的翩翩公子。”
  文帝微微皱眉:“袁慎……哦,原来是他。此子才得了举荐入朝,如今已是廷尉府侍郎了……过两日朕亲自见见,与子晟齐名,哼,可别是名不副实的花架子。”
  越妃隐晦地翻了个白眼:“陛下,这八字都没一撇呢!您在那儿嫌弃个什么?”
  文帝一顿,转头看方弗盈。
  方弗盈还是先前那般模样,并没有半点不自在。
  文帝犹豫了一下:“弗盈啊,这袁慎……”
  方弗盈:“胶东袁氏袁善见,我以前也听说过这位才子的名头,今日回京,在楼府见过一面。”
  文帝一激动:“你觉着怎么样?”
  方弗盈无奈一笑:“陛下!”
  第6章忠告
  第二日,该到程家下聘的日子。
  方弗盈知道霍无伤特地请了他们义父文帝继续代行父母之职,也知道文帝安排了汝阳王去程家,霍无伤会与汝阳王一道,便自己先出了门。
  骑马前行,眼瞧着快要到曲陵侯府的时候,瞧见路边一个有点儿眼熟的马车。
  从后面看过去,马车车窗被撑开些许,正对着曲陵侯府的方向。
  没药凑过来对方弗盈轻声:
  “少主,前面是袁家的马车。”
  方弗盈想了想,一夹马腹,来到了马车边上。
  这边听到马蹄响动,那撑开的窗已经又落下了,而马车边上的侍从瞧见她正要开口向车内的主人通报,她却是已经先一步伸手,手指轻叩了叩马车壁。
  马车内的袁慎惊了一下,而后便听到外面自家侍从的一声“见过安国公主”。略犹豫了一下,他没伸手再推开车窗,而干脆起身推开车门,踩着侍从非常有眼色当即递过来的踏凳走了下来,而后才对着仍在马背上的方弗盈拱手:
  “公主。”
  “袁公子。”
  袁慎摇了摇羽扇:“看样子,公主是要去曲陵侯府?”
  方弗盈在马背上点头:“是要去的,袁公子,是与我同路么?”
  袁慎笑了两声:“在下只是出来透透气,碰巧在此处停留片刻罢了。”
  方弗盈也笑:“碰巧,此处?”
  袁慎摇着的羽扇未停:“公主才回京城,这人认得齐全,却不知这街巷之景可还熟悉?前面不远有家三年前才开的书肆,偶尔能有几卷不常见的游记,瞧着倒很有趣,在下有了闲暇便会来看看。”
  方弗盈笑了笑,身形一动稳稳当当下了马,身后与她一并下马的姜黄快一步凑过来接过缰绳,方弗盈便朝着袁慎走了过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