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斐玉不料几人竟然会无礼至此,他看黛玉被这句话挤兑一下子红了眼圈,心中怒极,冷道:
  “我听说京城贾家是一等将军贾恩候袭先荣国公爵位,却不知这贾将军不好了,如今已当不了家。林家人身上都带着重孝,怕是不好冲撞了贵府,你们且去自去禀告罢。”
  说完,又低声安慰黛玉两句,此时恰好亦书引来了驻守码头做车马生意的,几人便上了马车往林府去。
  那几个婆子知自办坏了事,拍着大腿连连大呼不好,又互相推搡着回了贾府,推出个倒霉的白着脸兢兢业业与守着正房大院的小丫鬟们说了此事,其中不乏各种添油加醋,说娇娇弱弱表小姐被陌生人哄骗了,还咒骂大老爷贾赦云云。
  消息传到正端坐府中正堂荣禧堂贾家老祖宗贾史氏处,一时间,正心巧嘴甜恭维着贾母女儿与外孙女贾家女眷们不由个个面面相觑,大惊失色。
  第42章 第四十二回
  原来斐玉动身之前,林海曾前后共写了三封信。
  第一封信寄出时,斐玉还未到林家,林海自然不知道自己竟然会有个儿子喜从天降,因此只悲恸地叙述了发妻既逝,托孤妻族事宜。
  贾母接到此信后自然正中下怀,满心高兴。
  尔后斐玉归来,林海大喜大悲之下病倒了,病醒后才与斐玉敲定上京事宜,此时林海又书了一封家信,此信中大书特书独子归来如何不易,请内兄贾存周代为照顾一二,只对黛玉上京一事添了寥寥数语,直言万事由独子做主。
  因这封信是呈给贾家二老爷贾政,又正逢要与林家西席贾雨村写份荐书,便托付给贾雨村一同带给贾政。
  贾雨村带着书童先行离开码头,拿了宗侄名帖至荣府门上投了,直径被贾家仆从引进贾府,贾政先看妹丈林海荐书,连忙请贾雨村入内相会,两人一见如故,好一阵高谈阔,惹得贾雨村意满志酬,洋洋得意,到最后要拜别时,才一摸脑袋想起林海还有另一封信要给贾政。
  贾政看了信,震惊之下不由大喜,一是为妹丈林海终于找到当初被拐孩子,妹妹贾氏也有了嫡传子嗣,好不叫以后得不到祭祀,二是为这孩子竟然是名震士林,师系穆寻岱殊斐玉。
  贾政顿时如打了鸡血似容光焕发,满面通红,他无心再去管贾雨村,捧着信再三研读后抬步就走,一边走还一边问身边的下人:“我那双侄子,侄女儿可到?”
  下人们不由互相使者眼色打量,还是有一个诺诺回道:“小的们也不知道,但听说太太早早的就安排人去码头上守着的。”
  贾政抚须点头,快速地向正房大厅走去,他笑道:“本以为只是妹妹那女儿过来,不料这回我那侄子斐玉也到京城来了,这如海也是的,这么大的事情也不早点遣两个下人来说。”
  忽然他一顿,似乎想起什么事来,指了个小厮道:“我恍惚听着今日宝玉去庙里还愿去了?这个糊涂,家里来了连着血贵客他也好躲出去玩耍,你去把那混账小子给我叫回来!”
  小厮领命去了,贾政这才满意。
  以内侄斐玉才学,点拨宝玉两句当时应有之义,何况自己那小儿子,虽然平日荒唐偷懒了些,可他那生来天赋与聪颖,也是人人夸赞欢喜的。
  想着自家儿子衔玉而生,是个有大造化,又琢磨着以妹妹之子林斐玉声望与名气,且又是紧密相连血亲,若他提一句请林斐玉与宝玉授课讲学,应当是不难的,如此宝玉还百得了个老师,若能够直接拜入大儒穆寻门下,那才是好呢!
  贾政心里算盘打哗哗响,走起路来都浑身带风,说不出的得意欢心,当他直接跨进正房大厅,喜气洋洋的与母亲贾史氏问好,才发现厅上女眷们个个神色不好。
  “大喜啊母亲,您可知道岱殊书院那斐玉公子——诶?这是怎么了?可是发生什么事情了?”贾政疑惑的目光扫过厅内几位管家的女眷,不由转口问道。
  因为众人得了信,知道贾家姑奶奶家女儿今日抵京,便都在正房大厅里聚着说嘴儿,一边打发无聊的后宅时间,一边也是整暇以待,因此贾府里算的上名号的都来了。
  而此时二老爷猝不及防的到来,倒让几个后辈先行躲到后厢里回避了,于是乎此时正房大厅只有老太太贾史氏,大房夫人贾邢氏,二房夫人贾王氏,大房长媳贾张氏等四个主子并一堆丫鬟婆子。
  从来都是慈祥满面的贾母难得的沉着脸,没有搭理一向疼爱的小儿子贾政。
  大夫人邢氏是贾政嫂嫂,拘着礼数不好应答,她那张小气市侩的脸上透着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也不是个好心的人。
  张氏又是晚辈,她是一等将军,贾府大老爷贾赦嫡次子贾琏嫡妻,又是刚进门没多久的新媳妇,刚才若不是婆婆邢氏强拉住了她,她决计是要与其他几位小姐们一齐躲进后厢房的,此时又如何会回答贾政问话?
  于情于理,是贾政夫人王氏为丈夫解惑:“老爷,老太太这是为了林家的事儿生气呢。”她语气有些焦急,又有些埋怨,轻飘飘两句话便把斐玉与黛玉二人踩进沟里。
  “也不知道这消息怎么传,老太太自听说林大姑娘不肯来咱们贾家,放到和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年轻公子去了什么林府,便动了怒。”
  邢夫人兴致勃勃地瞧着弟媳抹黑外嫁姑奶奶独留女儿名声,张氏却把头埋地深深地,心中对王夫人行径极为不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