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可是冰取城那边的道路已经不通……」
「跟信包大人那样……」
军议持续的时间没有很长,因为阿犬的家臣本来就不多。她不像本家的军议那样有不同的人,又要照顾不同家族的利益。几个原因下来,可能商议一整天都没有结果。
重点是阿犬跟家臣们的利益都是一致,没有任何利益冲突,也不会要求对方的旗本作为炮灰的事,只要是战略方案可行并且是现行方法之中最好的,阿犬就会立即同意。
只不过,阿犬想要放水却没有成功。
是的,这一次的行动却跟阿犬的原本的想法有点相左,因为在信昌的分析和建议下,众人都认为直接出军到墨俣城救援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只要守住了墨俣,森部和冰取两城的兵也会退却,那些斋藤军是支持不到大殿援军来的那一刻。」织田信晴也是这次军议的成员之一,同样支持信昌的计划。
「可是墨俣城说不定已经失守。」阿犬有着私心地提出质疑。
「如果失守那就回军,又或是汇合大殿的本队,看到时是战是退。我们全体都是骑兵有机动的优势。」织田信昌补充了自己的计划。
阿犬在心里叹了气,因为她实在是找不出理由来反驳……她觉得自己把儿子和家臣教得太好也是一种烦恼。
「那还有问题吗?」阿犬望了一眼在座的各人。
「没有!」前田庆次郎什么提议都没有出过,但每次总是他最大声回应,这都差不多成为了惯例。
阿犬点了点头,「那出击吧!」
就这样,阿犬把小牧山城里的所有共一百五十犬备都领了出阵,直往墨俣赶去……
第二十三章 围困
——又被围困了。
这是在本丸的木下秀吉看着三之丸城墙外,那一群斋藤军的想法。不过不同于半年之前,这一句并不是感叹,而是一句陈述而已。
要知道木下秀吉在这半年之间为了墨俣城花了不少心机。
先是以重金把半个尾张的工匠找来,然后在两个月之内把三之丸和马出建好,接着又用了两个月把本来只有四面的墙的二之丸拆了再用石材重建,最后是那一座直到现在还没有完成的天守。
这期间也有斋藤家的家臣想要来试探,只不过无一不被这座拔地而起的平城给吓到,当下他们的想法,大多都是——这可不是那些曾见过一夜城的人所描述那种连天守都没的1小城!
虽然木下秀吉只是一介城代,按理说建城的费用都是由信长出资的,可是实际上他投入在建城的金钱并不少。整座墨俣城的建造费用有一半都由他来支付,另外一半才是信长出的。
这不是无偿的建设,信长也做不出这种事,所以在一开始的时侯,信长把墨俣城以及周边的赋税末来三年都交由木下秀吉自行使用及分配。这事在评定会上引起了林氏一派的家老不满,甚至武功派的柴田胜家﹑佐久间信盛和泷川一益等人都同样大力反对。
只是信长一人用「这本来就是我的直豁地,我想怎么搞不由你们来管」这个理由,来独断推行而已。
如果收到这个命令的是阿犬,那墨俣地区大概整整三年都会民不聊生,因为她绝对会推高税额,然后把所有建城费用﹑自身用度和足轻训练费用都推到农民的身上,目的就是逼使他们离开已经无法养活他们的土地,走上写作当兵吃粮读作打家劫舍,这唯一的道路。
正因如此,不管是大野城还是小牧山,所有上交的税收都是由信长的吏官亲自下乡收取,而不是像一般的城主自行收取之后再上交。
当然,阿犬作为这些地的地主,她还是有权去征收其他的杂项费用。只是这些事情不由阿犬来处理,作为阿犬家大总管的织田信昌也不可能会让阿犬那么丧心病狂,因为小牧山城不同于大野城那种偏僻之地,这里是人多嘴杂之地,乱来的话很快又会惹来别人的弹核,阿犬已经在每一次评定会都被林秀贞等人指责的地步……
虽然没什么问题,但被人指着骂绝对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相反得到了这个权力的木下秀吉,并没有做出像阿犬那种逼农为兵的行为,而是联合了不少尾张等地的商人过来投资。因此他没有将建城的压力转嫁到领民身上,更直接放宽了税额。有商业头脑的人都能看出,这样做的好处:吸引周边的农民来这处定居,从而带动了商业的发展。
不过这也不是一本万利,因为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破坏了本来地区的平冲,跟邻近的城主﹑领主交恶,甚至可能会发生争执。
可惜,木下秀吉并不怕。在墨俣附近除了南方和北方有本家的城池之外,其他都是敌占区,他怎名能怕跟别人交恶呢?再说信长还很鼓励木下秀吉这么做下去,到时斋藤家就可能进入无兵可召的困境。
钱多了,人也多;人多了,兵更多。
木下秀吉再没有半年多以前那样慌乱的心情,因为现在在墨俣城中的足轻是整整五百名,其中虽然有四份之三都是训练不到半个月的农兵,但作为守城部队仍是十分足够,而且剩下的四份之一都是由蜂须贺党转换而来的职业足轻,战力跟一般的旗本相当,即使是三千人来进攻,木下秀吉都不怕。
「冰取和森部方向有援军来吗?」木下秀吉向旁边的木下秀长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