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皇上亲自为永琮治丧,追封为“悼敏皇子”,诸位王公大臣、公主福晋们齐齐致哀。
  曹琴默协理六宫,督办丧仪,极尽追思。
  每日还要前往长春宫看望琅嬅,忙的脚不沾地。
  皇上无心顾及后宫,魏嬿婉乖觉,每日亲去长春宫伺候琅嬅饮食起居,无不尽心。
  正月二十三,皇上行“大祭礼”,曹琴默忙完去长春宫请安。
  琅嬅躺在床上,仿佛所有的心气都被消磨殆尽,魏嬿婉侍奉了几天,琅嬅就赶她回去了。
  如今后宫中,琅嬅愿意见的人,就只有曹琴默一人了。
  曹琴默面含担忧,亲手接过莲心送来的药碗,“皇后娘娘,您再伤痛也要吃药啊,好歹要为和敬公主撑起来啊。”
  琅嬅眼里噙满泪水,无知无觉的看向曹琴默,“为什么?我以为重来一回,我能护好永琏和永琮,为什么他们都要离我而去?”
  琅嬅自上位后,极为爱惜皇后的身份,每每都以本宫自居,这还是她第一次自称为“我”,可见是失了心气。
  曹琴默挥手遣散了屋里伺候的奴婢,才道:
  “皇后娘娘,臣妾亲手抄了往生咒,已经烧给永琮了,佛家有言,缘起缘灭,总是不问因果的,孩子都是父母的精血骨肉,哪有不心疼的,
  可再心疼也要打起精神,人活着比什么都强,齐太医说您是积郁成疾,忧思伤身啊。”
  琅嬅并不理会,只呆呆躺在床上,眼里的绝望和哀伤溢了出来,而这时正好齐汝前来诊脉。
  琅嬅望着齐汝,“我不能再有孩子了,是吗?”
  齐汝的犹豫成了压垮琅嬅的最后一根稻草。
  曹琴默无声退下,这个时候,琅嬅若不能自已想开些,纵使有灵丹妙药也是无用。
  琅嬅自是伤心,她知道自已的身体撑不了多少日子了。
  她的伤心不过是对已知的结果不能改变的绝望,更是知道大限将至的无奈。
  再过不久,皇上应该就会筹备东巡事宜,璟瑟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看着守在床边的璟瑟,琅嬅没有像前世一般的说她身为女儿身不能替富察氏争来荣光,而是像一个真正的慈母一般教导着女儿。
  璟瑟跪坐在床前,忍不住埋怨道:
  “永琮去世尚不及一月,皇阿玛这些日子都流连在纯妃和嘉嫔的宫里,都快忘了皇额娘和女儿了。”
  琅嬅细细抚着璟瑟的发丝。
  “璟瑟,你身为公主,应当时刻注意自已的言行,妒忌怨恨之语不该出自你口,皇上是自已不愿意来,世上的男子都是喜欢年轻娇俏会生养的女子,皇额娘人老珠黄,自然不能和她们想比。”
  对于皇上,琅嬅不再期待,可是她还是要拼着这副残躯,为璟瑟铺好一条大道。
  琅嬅对璟瑟只有满心的愧疚,她重视嫡子,想着嫡子长成能延续富察氏的百年荣光,不曾想到头来,还是自已一直忽视的女儿为了富察氏族远嫁蒙古。
  看着琅嬅没了往日的意气风发,取而代之的是一派坦然,璟瑟似是有所感应,对这异样的平和有些恐惧,抽泣道:
  “皇阿玛有那么多的妃子和女儿,可是女儿却只有你一个额娘,您可一定要保重身子,皇阿玛忙着东巡的事,无暇顾及长春宫,皇额娘一要保重身子,就当是为了儿臣。”
  琅嬅安慰的拍拍璟瑟的背,“你放心,皇额娘一定会撑着身子,看着我的璟瑟出嫁。”
  此后几日,琅嬅振作精神,请齐汝细心医治,准备东巡事宜。
  十日之后,皇上携后妃,效仿皇祖东巡齐鲁之地,登临泰山封禅。
  皇后妆容华丽,跟随在侧,就连皇上亦是赞叹,“此次东巡,朕本就准备带皇后散心,没想到皇后病了这些日子,气色更胜往昔。”
  琅嬅端的是雍容华贵,应对得宜。
  曹琴默和魏嬿婉立侍左右,亦是开心,“皇后娘娘凤体康健,臣妾等不胜欢欣。”
  璟瑟立在皇后身侧,没了往日的倨傲,说话却还是带着些锐利锋芒。
  “瑾娘娘和令娘娘这些日子轮番侍疾,真是辛苦了,不像有些人,一点也没有妃妾之德,只顾着讨好皇阿玛。”
  苏绿筠只得苦笑道:“公主孝心,所言甚是。”
  【触发主线任务,如懿破防值+1000。】
  曹琴默并未理会系统,这还是前世今生,她第一次离那座紫禁城这么遥远。
  她倍加珍惜。
  看着沿途风光,游山玩水,好似所有的烦恼忧愁都不用放在心上,只将身心都投入了大好风光之中。
  帝后齐谒孔庙,登泰山,游趵突泉。
  琅嬅每日大量服用吊气血的补药,跟在皇上身侧,沿途百姓无不赞帝后鹣鲽情深。
  驾临济南行宫,和敬公主正十七岁,她的婚事终于提上了议程。
  琅嬅原本以为前世璟瑟远嫁是富察氏族逼迫的结果,如今想来,璟瑟远嫁并非偶然。
  一则皇上必然不会让恒媞远嫁背了不孝之名,二则,色布腾巴勒珠尔是皇上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最是知根知底,科尔沁又是蒙古诸部之首,璟瑟远嫁是必然之举。
  曹琴默把玩着山东总督进献的一串极品的翡翠珠串,这珠串通身翠色,一共十八子,就连下面的穗子也是最为尊贵的明黄色,一看就是价值连城之物。
  王鸣又抱了几个盒子进来,“主儿,这些当官的可真是人精,主儿身份贵重,又是贵妃之首,这几日大大小小的官员送来的礼物都快将这里塞满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