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396节
也就是说,商业部已经悄悄将他的户口关系给弄到了京城,连带着李幼薇和宝儿也给弄过去了。
这对于普通人而言,绝对是一份大礼!
要知道很多人回城为什么不能带妻儿老小,原因就在于这些人没有城市户口,进了城也没有工作,城里不能给他们供应米面粮油。
现在,有了商业部的这些证件,只要周扬愿意回城的话,都不用等到恢复高考了。
只要向上面提出申请,随时都能回京城。
而且现在回去不像上次那张回城调令,只能他一个人回去,而是可以带着李幼薇和宝儿一起回去。
说实话,要是前世他也有这样的证件的话,就不会发生后面的悲剧了!
不得不说,商业部这次真的是下血本了!
要知道每个单位每年都是有名额限制的,一下子给了他们家三个,看得出他们是真的不把他当外人。
周扬看到这些证件之后,刚才被人算计的那丝不爽,当即烟消云散了!
随后,周扬看到里面还有一个没有封口的大号信封,当即拿了起来。
入手还挺沉的,当即打开一看,只见里面全都是钞票,还有一些票证。
倒出来一看,几十张崭新的大团结,还有一些一元的纸币,有零有整。
李幼薇也懵了,惊讶地问道:“陆同志怎么会给咱这么多钱?”
周扬没有说话,他的视线被夹在钞票中的一张纸吸引住了。
当下,周扬拿起这张纸看了起来。
展开一看,这赫然是一张工资定级审批单。
当周扬看到上面的工资审批的数额时,整个人愣住了,竟然是14级,工资额度141元。
里里外外看了一遍之后,确定自己没有看错后,周扬将这张表递给了李幼薇。
李幼薇带着一丝疑惑接过了这张表,刚看了两眼就发出一声惊呼:“这…这是你的工资?”
“嗯!”
“一个月141,怎么会这么高?”
其实不止是李幼薇惊讶,周扬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要知道14级工资可是一个坎,往上就是高干了。
其实关于工资的事周扬一直没有问,但是也知道肯定不会低。
毕竟眼下他的身份已经不再是普通的知青,而是变成了国家干部。
这样的话,他的工资标准应该按照24级干部工资标准执行。
这个干部工资级别标准是1956年执行的,除了在61-64年间,对个别定级时偏低的干部作过一次调整外,以后一直未变。
在以后的年代,虽有小幅更改,但基本沿用至1985年,可说是三十年一贯制。
按照这个标准,一个24级的干部可以拿到45元,而最高的一级则是可以拿到594元。
按照周扬自己的估计,自己的工资定级大概会在十八到十九级,工资差不多在八十块钱上下。
但是却没有想到商业部这边竟然给他定到了14级,一个月就是141元。
而根据规定,再往高的13级以上就是所谓的高干了。
事实上是,到最近这几年,由于生老病死等原因,高干人数减少,因此很多地方14级也被列为高干。
更为重要的是,干部级别的作用可不仅仅只是领到多少工资这么简单。
在眼下的生活中会被经常运用到,根据他的干部级别,在部队相当于团级、副团级,地方上则是副处级或者是副县级。
就凭这个,他以后在县里都能横着走了。
当然了,周扬也没有那么肤浅。
看了看还处于震惊中的李幼薇,周扬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道:“回神了!”
“啊!这…”
“这些钱都是商业部给我发的工资,你收起来吧!”周扬道。
“是不是以后陆同志他们那边都会给你发141块钱的工资?”
“嗯!”
“那部队那边呢,那边给发多少?”
周扬想了想说道:“那边应该也差不多!”
他记得聂老曾和他说过,会给他团级干部的待遇,按照24级干部标准来算,团级干部恰恰也是14级。
“那你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不就280块钱了?”李幼薇声音有些颤抖的说道。
“差不多!”
实际上周扬知道,他一个月的工资应该不止这点。
一方面是因为他还有研究人员的特殊津贴,这个虽然不多,但一个月也有十几块钱。
另外就是,军队干部比地方同级别干部的工资高拿一级,这充分体现了“血比汗值钱”的原则。
如十七级地方工资为97元,部队是114元。
他这个军队14级,拿的应该是159块钱,这样加起来他一个月的工资至少300元。
如果算上他在村里分的钱粮的话,那就更多了!
而且不管是商业部还是部队,发的可不仅仅只有钱,还会发各种票证。
仅凭他一个人的工资就足以养活家里这三个人,不,应该是五个人。
看着这些证件和钱票,周扬的心里算是彻底的松了口气。
自从没时间翻译稿子之后,他的收入锐减。
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有些不大舒服。
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他说过这辈子要让父母妻女过上好日子,没钱全都白搭。
现在终于可以放心了,在没有了后顾之忧之后,他也能安安心心的做自己的研究了。
第533章 项目进展
“哔哔哔…”
随着刺耳的上工哨子声,周扬再次不情愿的睁开了眼睛。
昨天晚上睡得有些晚了,以至于今天早晨的他精神并不是很好。
要不是早晨还有事,他真想再睡一个回笼觉。
昨天睡觉的时候,周扬和李幼薇说了闫耿东即将离开的事情,也说了他想让他们两口子帮忙照顾闫文辉的事情。
李幼薇虽然有些惊讶,但却没有反对,而是让周扬拿主意。
关于闫家父子的情况李幼薇还是比较清楚的,听老爹说,他曾经和闫耿东的大哥一个部队,且交情过命。
这些年要不是自家老爹暗中照顾的话,闫家父子恐怕早就撑不下去了。
至于周扬和闫耿东之间的关系,李幼薇也知道。
既然老爹和自家男人都愿意帮助这家人,她自然不会反对,也不能反对。
更何况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她家还是能养得活的。
唯一麻烦的是家里的地方太小了,那孩子来了不知道往哪里住。
两人商量之后决定,实在不行的话,只能让他和范德彪、柳云龙他们挤一挤了,也不知道那孩子习不习惯。
除了这事外,周扬又说了母亲要回老宅的事。
这是大庆临走的时候告诉他的!
据大庆说,母亲叶莉芳眼下是整个京城大学,乃至于整个区里的名人了。
名气之大,比她那几年在京城文工团演出的时候还要大得多。
尤其是在政府部门,那几乎是家喻户晓。
原因嘛简单,就两字——能闹!
为了拿回周家老宅,母亲也是拼了,各种神奇的手段层出不穷,直接把学校里、区里的领导都搞得焦头烂额。
最终惊动了市里的大领导,直接命令区里将那座老宅恢复原样后还给周家。
而母亲叶莉芳也凭借这一役,彻底的在区里打出了名气。
当时听完大庆说的这事后,周扬忍不住想起了那位加钱居士:十年龙套无人知,一句加钱天下闻。
母亲这是——二十年台柱子名气小,一场闹腾天下知!
但不管怎么说,老宅要回来就是一件喜事。
以后一大家人回了京城后,想要住在一起也没问题。
三进的大院子,父母住一进,哥哥嫂子住一进,他们一家一进。
除此之外,大庆还和周扬说了一些他们老朱家的事情。
首先是他现在已经被正式招纳进了商业部,虽然只是普通的办事员,但是一个月也能领到45块钱的工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朱叔现在也被学校方面任命为了化学系的系主任。
据大庆说,这是父亲周亚文向学校方面推荐的,学校那边采纳了。
可以说,朱家的变化也挺大的。
昨天晚上,周扬将这些事情一一和李幼薇讲了,由于聊的时间比较长,以至于两人睡下的时候已经快十二点了。
周扬好歹听到哨子还能醒过来,而李幼薇睡下后又被肚子里的两个小家伙闹腾了好一会,所以那么吵的哨子声都没有把她吵醒。
而周扬为了让她能多睡会,动作也很轻,唯恐吵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