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485节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485节

  “那把这玩意给镇上,一会切了它!”
  李幼薇这才注意到,李长青的手里竟然提着一个大大的黑皮西瓜。
  好家伙,看那个头估摸着有二十多斤重。
  “这…”
  李幼薇有些迟疑,然后看向周扬。
  周扬知道自家媳妇的意思,倒不是她懒,不愿意去冰镇这个大西瓜。
  而是这玩意太贵重了,她有些不敢动。
  “听老李的,镇了吧!”周扬笑着说道。
  “行!”
  说完李幼薇接过李长青手里的大西瓜,然后把西瓜放到竹篮里,并走向院子里的水井。
  眼下没有冰箱,想吃冰镇西瓜,只能用绳子系着篮子沉入深井拔凉。
  “老李,又让你破费了!”周扬笑着说道。
  “还好,小井子公社的西瓜丰收了,那边给县政府这边送了一批,我分了两个!”李长青道。
  虽说李长青一副借花献佛的意思,但是周扬心里还是有些感激。
  西瓜这玩意看起来普普通通,后世的老百姓经常是吃一半丢一半。
  但在眼下,这绝对是一般人家吃不起的奢侈品,可以直接对标后世的榴莲、车厘子等高价水果。
  城里人想吃得凭票购买,且一大家子一年到头都分不到一个西瓜。
  农村的话,除非是自己村里有瓜田,否则的话三两年都未必能吃到一吃西瓜。
  当然了,除了这计划中的份额外,要想吃西瓜,还有一条路——发烧!
  按照规定,凭医院的病历,发烧超过38.5度的病人,可以凭病历到商店“照顾”买一块西瓜。
  买完了,供销社还会在病历上给你敲个章“西瓜已购”。
  这些年八宝梁村收成不太好,所以向来是“以粮为纲”,先求温饱,地里主要种的是粮食。
  至于水果嘛,基本上没有,尤其是西瓜这种需要经常浇灌的奢侈品,村里就更不会种了。
  所以不管是李幼薇还是周扬,都好长时间没有吃西瓜了。
  说实话,这玩意就算你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得到。
  来到屋里,周扬先是给李长青和他的秘书小郭各倒了一杯水,然后才爬到炕上,看了看吊篮里的大宝小宝。
  两个小家伙睡得正香,小手还摆出了一副“投降”的姿势,可爱的模样让周扬的心都快萌化了。
  李长青也过来看了看,忍不住赞叹道:“好俊的娃娃啊,真会长,把你和弟妹身上的优点都集中到一块了!”
  听到这话,周扬的心情那叫一个舒爽,这比直接夸他都让人高兴。
  “对了老李,你那会说是有事要说,啥事?”
  “先说第一个事,我提了!”李长青道。
  “提…升职了?”周扬惊讶地问道。
  “嗯!”
  “升成啥了,主任?”
  “对,主任,一把手!”李长青道。
  听到这话,周扬是真有些惊讶。
  尽管之前安邦国和他透露过这事,但是周扬觉得胡主任和李长青就算是被提拔,那也是两年后的事情了。
  毕竟胡主任履新云山县一把手还不到一年,而李长青升任这个第一副主任的时间更短。
  他是去年9月份从水利局长的位置上提拔起来的,今年四月份的时候被提成第一副主任。
  要是算上这次提拔的话,那一年半不到的时间,连提三次,这晋升的速度实在是太惊人了。
  “那胡主任呢?”
  “到地委宣传部担任一把手去了,级别提了一级!”
  “那可真的是恭喜你们了!”周扬高兴的说道。
  “呵呵,都是沾了你的光,要不是你的那个方案,我们两个想要提拔,至少得干完这一届才行!”李长青道。
  “老李,你要是来说这的,那大可不必…”
  话音未落,李长青就说道:“没有,只是和你说一声,我今天来这里主要是想和你谈谈附件厂和机械厂的事!”
  “怎么了?”
  “前两天接到上面的命令,要县里把这两个厂子移交给888厂,刚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我们还在纳闷,这个888厂到底是哪来的,一看竟然是你们这里!”李长青苦笑着说道。
  “县里是啥意思?”
  “你也知道,咱们县没有什么大企业,这附件厂和机械厂就算是比较大的厂子了,所以不管是地委这边和县里对这事都有意见!”
  接着李长青随即解释道:“上面的命令,我们肯定会执行,只是县里希望你们接手了这两个厂子之后不要随便开除职工!”
  “另外就是希望你们尽量不要停工停产,毕竟附件厂和机械厂关系着县里几十万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尤其是再过一个月就要秋收了,对镰刀、农机配件什么的需求量肯定会很大!”
  周扬点了点头说道:“这些要求都很合理,我同意了!”
  “那就好…”
  还没等李长青说完,周扬却再次说道:“老李,我知道,一下子将这两个厂子从县里划到我们这边,县里也算是伤了些元气。”
  “这样吧,我补偿县里一个年产值上亿的厂子,你看怎么样!”
  此话一出,李长青手里的水碗一个不稳,直接掉到了地上…
  第646章 县里的情况!
  “啪!”
  蓝色印花大碗摔到水磨石地面上,瞬间四分五裂!
  但李长青却恍然未觉,而是一脸震惊的看着周扬说道:“你说的是真的…真的年产一个亿?”
  “对,一个亿,只高不低!”
  “咱县里有这么大的厂子吗,你不会是要把宁海铁矿划给县里吧?”
  要说云山县年产过亿的国营大厂,恐怕也就只有宁海铁矿了,除此之外,不要说是年产值破亿了,连一百万的都少。
  “老李,宁海铁矿可是省管企业,我们可没有这个权力决定它的归属!”周扬笑着说道。
  “那…除了宁海铁矿外咱县里还有那么大规模的厂子吗?”
  周扬当即说道:“现在没有,但不等于以后也不会有!”
  “你的意思是咱自己建厂?”
  “对!别人做起来的厂子无论大小,那都是当宝贝一样看着,不可能随随便便给别人的!”
  “这倒是,只是年产值上亿的大厂子可没什么容易搞的!”李长青道。
  然而周扬却笑了笑,而后说道:“咱还是老规矩,我给你们出方案,剩下的你们干怎么样?”
  “好,那咱到底是干啥产业,我实在是有些想不出来干啥能年产一个亿!”李长青有些好奇的说道。
  要知道眼下全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也就两千多亿,平均到两千多个县,一个县也就一亿的水平。
  而云山县属于塞北省比较偏僻贫困的县,县里近几年的生产总值都在两三千万上下徘徊。
  李长青真想不明白周扬是打算让他们做什么,一个厂子的产值能达到一个亿!
  周扬笑了笑说道:“现在说啥都是空口无凭,说了你肯定也是听得云山雾罩的!”
  “这样吧,明天你再来一趟,到时我再告诉你要做啥!”
  “行!”
  随后李长青再次说道:“除了铸件厂和机械厂的事外,我还想和你聊聊县里的情况!”
  “县里怎么了?”
  李长青叹了口气说道:“也不知道你这段时间到外面转没转,眼下县里各个乡镇公社的情况也不美好!”
  “咋个不太好?”
  “今年春季低温干旱,虽说在你的提醒下,大部分乡镇公社都躲过了庄稼幼苗被冻死的灾难。”
  接着李长青话音一转,继续说道:“但是眼下各地的庄稼长势都不太好,秋天的时候又要减产了!”
  周扬想了想说道:“各个公社、生产队要是严格的执行了调整种植结构的政策,肯定不会饿肚子。”
  李长青明白周扬的意思,以前县里主要是种植小麦、莜麦、豆子、胡麻等农作物,现在很多不耐寒的细粮都不种了,而是换成了土豆、苞米等高产粗粮。
  尽管受天气的影响,亩产肯定是达不到之前的产量,但由于大量的种植了高产粗粮,粮食的总产量应该不会减少,甚至于还可能提高不少。
  只不过老百姓爱吃的精细粮产量锐减,增产的全都是粗粮。
  去年周扬和他聊这事的时候已经说得很清楚,一旦调整了种植结构,只能保证老百姓能吃饱,而无法保证大家吃好了!
  “话虽如此,只是想到秋收之后大家天天稀粥煮土豆、苞米面窝窝,心里咋也不是滋味!”李长青叹了口气说道。
  “那就让社员们把猪养好,秋收之后县里再组织车队去牧区转转,将那些无法过冬的小羊羔、小牛犊买一些回来,尽量给社员们增加点收入!”周扬道。
  “嗯,我回去之后会弄个章程,然后和领导班子合计合计!”
  随后,李长青再次说道:“对了,我刚才来的时候,看你们村路两边的庄稼长势非常好,和其他生产队的完全不一样,你们是有啥诀窍吗?”
  “诀窍肯定是有的,但是一般的生产队是学不了!”周扬笑着说道。
  “为啥?”
  “我们村的庄稼长得好有两个诀窍,第一个是灌溉及时,第二个是大量的使用化肥!”
  听到周扬这话,李长青顿时沉默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