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533节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533节

  更邪乎的是,有人还说八宝梁村住了一位老神仙,他能用法术让村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很快,八宝梁村就以这种奇特的形式彻底的出名了,没几天就传遍了整个云山县。
  对于这种现象,周扬并未理会。
  这事他从一开始就预料到了,除非他们不分钱粮,不然的话必然会造成轰动的。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现在的生产力实在是太低下了,再就是老百姓实在是太穷了。
  每个人2000多斤的人头粮多吗?
  在这个时代确实是多,甚至于超乎想象的多。
  据统计,1977年,全国产粮2875亿公斤,人均产粮300多公斤,刨去种子、饲料等,每人全年日粮仅200多公斤。
  也就是说,这年头,每天每人吃粮只有1市斤。
  而且,从全国来说,尚有1.4亿人全年口粮在140公斤以下。
  所以,人均2000斤的人头粮确实已经很多很多了。
  但是放眼后世,要是一个农民一年只能产2000斤粮食,那这个农民绝逼是失败的。
  即便是云山县这种土地贫瘠的地方,千禧年后每家每户产粮都在上万斤,甚至于好几万斤。
  再后来,随着农业机械以及化肥、高产种子大量的使用,有些种粮大户一年产粮能达到几十上百万斤。
  这在眼下这些老百姓看来,是完全不能想象的。
  既然这种事情不可能避免,那么也不必藏着掖着了。
  通过这件事情,周扬让周围所有村庄的老百姓都见识到了八宝梁村的实力,想来这人均2000斤的人头粮,足以让周围的老百姓重新认识一下八宝梁村了。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相信等分红大会结束后,他们将会受到更大的冲击和震撼。
  到时候,他再顺势邀请这些村庄正式加入八宝梁村,想来就不会有什么阻碍了。
  只是让周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还没等他着手邀请其他村子加入八宝梁村的这个大家庭,不少心思活络的人就忍耐不住了,他们想以另外一种形式加入八宝梁村。
  …
  八宝梁村周家
  傍晚时分,周扬带着柳云龙和范德彪从研究所回到家。
  刚进院门,几人就听到屋里传来阵阵谈笑声。
  透过窗户玻璃,周扬看到自家屋里有不少人,听声音就知道是知青点的那些知青,八成是来请教自家媳妇的。
  对于李幼薇的学习水平,周扬也挺惊讶。
  经过大哥周平以及郭老、郑老的指点,这妮子的学习成绩那是突飞猛进,除了英语稍弱外,其余的科目都非常的不错。
  现在村里的知青和年轻的社员们,在学习的时候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大多数都会来请教她。
  所以,周扬下班回来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她给其他人讲课的场景,早就见怪不怪了。
  不过当周扬回到屋里后,发现事情有些不对。
  他发现除了经常来家里的徐巧儿、李兰、张振华等人外,就连崔前进、白杨、刘璐、王平安等人也都在。
  这就有些奇怪了,要知道后面这几位不但是知青们的领头人,他们的学习成绩都很不错,平时一般是不会来请教自家媳妇的。
  看到周扬推门进来,崔前进、刘璐等人纷纷起身,和他打招呼。
  简单的打过招呼之后,周扬随即笑着说道:“呵呵,你们忙你们的,我到厨房做饭!”
  这时,正在给徐巧儿她们讲题的李幼薇突然抬头说道:“晚饭先等等再说,不着急,崔知青和刘知青他们是来找你的!”
  “找我?”
  周扬随即看向崔前进等人,而后问道:“前进、平安、刘璐同志,你们找我啥事,我还以为是来找我媳妇的呢?”
  崔前进急忙说道:“我们今天过来主要是想请示你点问题!”
  “哎呀,这是啥大事啊,竟然连请示都用上了?”周扬笑着说道。
  “是关于咱们知青和本地社员结婚的事!”
  “知青结婚?这是谁要结婚了?”
  刘璐接口说道:“没有,我们来就是想问问,咱知青们要是和外村的人结婚后,能不能也把人接到咱们八宝梁村?”
  听到这话,周扬有些明白了,随即问道:“是不是有媒婆到知青点保媒了?”
  崔前进点了点头说道:“对,这几天知青点媒婆扎堆,都快成媒婆站了!”
  “哦,还有这事,我都不知道,说来听听!”周扬道。
  当下,崔前进等人就和周扬说起了村里这几天的变化。
  自从村里分完粮之后,附近的社员百姓都被八宝梁村的豪横分粮场面震惊到了。
  尤其是当看到去年嫁到八宝梁村的那些小媳妇们,今年都顺利分到了粮食,福利待遇完全和本村的社员知青一样。
  于是乎,很多人的心思就活络了起来。
  随后,十里八乡的媒婆全都涌向八宝梁村,只要是家里有适龄适婚的男女青年的,瞬间就遭到了媒婆们的哄抢,都快把家里的门槛给踏平了。
  甭管是傻大憨粗还是嘴歪眼斜,再或者是只招上门女婿,只要是活的未婚就有人上门,甚至于就连那些老光棍也成了香饽饽!
  但即便是如此,本村的男女青年还是不够周围这几十个村子的优质男女疯抢的,于是乎就有人盯上了村里的知青们。
  很快,村里的知青点就沦陷了,大量的媒婆涌往知青点。
  在这些巧舌如簧的媒婆们的狂轰滥炸之下,有些知青忍不住心动了。
  只是现在他们都有些拿不准村里的意思,一旦他们和其他村的男女青年结婚了,能不能将另一半也一起接到村里生活。
  因此,这些人便将问题反馈到了崔前进和刘璐等人这边。
  得知情况之后,崔前进和刘璐先是找到了王平这个大队支书,但是王平没有明确回复他们,而是让他们来找周扬商量一下,这才有了他们这些人来周家这一幕。
  然而,周扬听完崔前进等人的话之后,却没有立即答复他们,而是整个人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710章 缓兵之计
  周家正屋
  周扬眉头紧锁,表情有些凝重。
  而看到周扬这种神色,屋里的其他人都愣住了。
  他们想到了周扬的各种回复,但是却没有想到他会是这样一种表情,这让崔前进、刘璐、王平安等人都有些惴惴不安。
  一时间,所有人都屏声静气,静等周扬开口!
  然而,周扬的心里现在也是五味杂陈,思想碰撞得很激烈。
  正常的嫁娶不管是在任何地方那都是好事,毕竟这是人类繁衍生息最重要的活动,没有之一。
  但是,眼下八宝梁村的情况显然不正常。
  周扬很清楚那些外村人急切的想要嫁到八宝梁村的原因,不外乎就是苦日子过怕了,想要来这里吃饱饭。
  要是有能力的话,到时候或许还能帮衬一下娘家。
  如此一来,这样的婚姻就夹杂了太多的功利性,不稳定。
  要只是普通社员也就罢了,自己选择的路自己承担责任,周扬也不会多管闲事。
  但是现在涉及到了知青们,那就不一样了。
  知青这个群体和一般的普通社员不一样,他们都是从大城市来的,家里的父母可能还是政企领导。
  而且大部分的知青都接受过相当程度的教育,学得好不好暂且另说,但最起码人家去过学校。
  但村里的男女青年就不一样了,很多人都是一天学校没有进过,两者不管是眼界还是其它方面,都存在极为明显的差异。
  硬要结合的话,这样的婚姻没有基石,随时可能散架。
  更为重要的是,周扬很清楚,明年国家就要恢复高考了,这对于知青们来说那绝对是一个重要的机会。
  当年550万知青参加高考,最终录取27万人,这些人算得上是鱼跃龙门,一飞冲天。
  但是没有人知道,恢复高考对于那些和知青们结婚的男女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事实上,恢复高考后的两三年里,高校对考生的身份和年龄限制放得很宽,许多已婚知识青年纷纷报考,有些考生甚至已经做了父母。
  但他们进校后,也不得不忍受别妻离子的煎熬,和其他同学一样住集体宿舍,一年也只能回一两趟家,和家人团聚。
  好在,只要夫妻俩能耐得住寂寞,一切都还好。
  然而,很快国家就会调整高考政策,在报名条件中增加了许多限制,影响最大的便是已婚男女无法参加高考。
  于是乎,当这个政策开始实施后,多少男女为了考上大学的机会,和自己的丈夫妻子离婚。
  这情况又与即将开始的知青返乡叠加在一起,各地民政部门瞬间就被前来离婚的男女给挤爆了。
  这是一场悲剧,时代悲剧!
  前世的周扬也算是时代的牺牲品,他也因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他很清楚,多少家庭因为这事分崩离析,当落幕之时,又有多少人如同前世的他一样悔不当初!
  因此,对于知青和本地人结婚的事,周扬是不太赞成的。
  尤其还是在功利性、目的性很强的情况下,他就更不赞成了。
  思索良久,周扬看了看众人,然后说道:“眼下知青点打算结婚的人多不多?”
  崔前进随即说道:“男知青这边倒是有几个,但数量并不多,毕竟大家伙都在观望,也在等队里的意见,一旦结了婚又不能将媳妇弄到村里,那可就麻烦了!”
  刘璐也附和着说道:“女知青这边也不多,而且相对于男知青,我们女孩子在这方面更加的谨慎。”
  “那还好!”
  随后,周扬再次说道:“前进、平安、还有刘璐同志,说老实话,我并不赞成知青大量的和本地社员结婚,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懵了。
  “结婚是好事啊,咋就变成灾难了?”崔前进不解的问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