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609节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609节

  听到这话,周扬陷入了沉默,古振华说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一直是我国航空航天工业发展的一个软肋,这个差距绝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弥补的,不过这事周扬之前也想过如何解决,只不过时机还不到。
  想到这里,周扬当即说道:“老古,发动机的问题可以先缓缓,这是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古振华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不过我们正在研究,能不能研制一种推力更大的新型航空发动机!”
  “这可以搞,但是相比于航空发动机,我觉得还是先把歼八改进型号定型列装比较好,这事比搞新的发动机更为紧迫!”周扬道。
  “嗯,厂里也是这个意思,而且歼八改进型号能到到现在的程度,我们已经很满意了,最起码歼八不必担心下马了!”
  说到这里,古振华看向周扬的眼神充满了佩服,也充满了感激!
  “呵呵,老古你们多虑了,即便是没有这款改进型号,歼八的项目也不可能下马的!”周扬道。
  这可是大名鼎鼎的“八爷”啊,他做的这些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即便没有他的那个改进方案,人家照样也能成就传奇。
  然而,古振华却不这样想,他笑了笑说道:“你呀,就是会安慰人,你都不知道我们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就怕有一天上面突然一道命令让我们终止研究。”
  “说真的,要不是有你的话,我们都不知道该咋办了!”
  周扬没有接这话茬,而是笑了笑同古振华研究起了飞机静不稳定的问题。
  古振华见状也没有继续说这事,他知道有些事情自己心里知道就行了,没必要时刻挂在嘴上。
  事实上,刚才他说的那些都是心里话,这几年他们项目组过的是啥日子,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说真的,要不是周扬突然出现的话,他们项目部是不是还会存在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至于原因嘛,也简单!
  一方面固然是项目进展不顺利,长达十年多年的研制,已经耗尽了不少领导的耐心。
  另一方面就是歼八战机的尴尬定位,要知道歼八设计之初不过是作为一种过渡机型使用,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对它抱有太大的期望,除了辽沈飞机厂的职工干部们。
  13年前国防部第六研究院向上面提交了一份,关于设计新型高空高速截击机的意见报告,报告里面提到,空军需要拥有一款综合性能超过米格-21的新型战机。
  对新战机的要求是,最大飞行速度超过2.2马赫,最大航程在2500公里左右,可以挂载空空导弹,并使用半主动雷达制导。
  很快,新型战机正式立项,这就是歼-8。
  但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同期立项的还有一款战机,名为歼-9。
  相比于歼-8,它的性能要求更高,是空军内定的“未来之星”。
  而歼-8虽说是新型战机,但当时大家对于它的期待值其实并不高,远不如有着米格-21背书的歼-7,更比不上当时被寄予厚望,代表着共和国空军未来的“歼-9”,不过是歼-9定型前的过度产物罢了。
  所以当歼-8设计出来之后,就会发现这款战机实在是让人有些失望。
  论颜值,它的长相平平,浑身上下,几乎看不到一丝的曲线美感。
  尤其是那僵硬死板的机身,总给人一种极致的粗糙感,好像就是一台装上了翅膀的大号蒙皮发动机。
  论性能,歼-8只能说是差强人意,有着诸如加速提不起来、雷达不给力、操控落后以及载弹量较小等诸多弱点。
  与国外同期的先进战斗机相比,它的综合作战性能存在明显的差距。
  总而言之,在这款战机上看不到任何的“过人之处”。
  但就在古振华等人迷茫之际,周扬出现了。
  他带着先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出现了,不但一举解决了歼八战机雷达落后的问题,周扬本人还是一个飞机设计的天才,他提出的歼八战机的改进方案使得整个辽沈飞机厂惊为天人。
  经过几个月的修改,他们终于搞出了歼八改进型号的战斗机。
  如果说之前的歼八项目团队对于未来是迷茫的话,那么周扬就是那道划破黑暗的光,也是古振华等人心中的光…
  第816章 首飞仪式开始了
  2月22日正月初五
  清晨,周扬睡意正浓,却被陈北玄给叫醒了。
  睁开带着血丝的眼睛,周扬略显疲惫的问道:“几点了?”
  “刚刚六点半!”陈北玄回答道。
  “首飞仪式不是九点才开始吗,这么早起来干嘛?”
  周扬现在整个人非常的困,这几天为了帮辽沈飞机厂解决飞机存在的问题,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能休息。
  尤其是昨天晚上,他更是凌晨两点才睡下的。
  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休息了四个半小时,要不是今天还要参加那个首飞仪式的话,他肯定要睡个昏天暗地。
  “是古总设计师来了,正在外面等着您呢!”陈北玄道。
  “老古这么早过来干啥,他不会是拉我去装配车间吧,我咋感觉自己这次是遇到周扒皮了…”
  陈北玄随即咧着嘴提醒道:“首长,好像是您自己姓周吧…”
  周扬:…
  被陈北玄这么一搞,周扬的困意也驱散了不少,然后从床上爬了起来!
  洗漱完之后,周扬打开了房门,果然看到古振华就站在门外。
  “老古,你咋这么早过来了,你就不困吗?”
  昨天晚上他们两个是一起工作到深夜,甚至于古振华比他回去得还要晚。
  周扬真的很惊讶,古振华都四十多岁了,还有这么强的精力。
  “咋能不困,没办法,装备部的那位要过来,咱们得去机场接机!”古振华也有些无奈的说道。
  “你说的是姜老?”
  “嗯,此次首飞仪式上面很重视,姜老要亲自来观礼!”
  “飞机几点到?”
  “五点半的时候就已经起飞了,估摸着最多八点钟就能赶到!”
  周扬看了看表,而后说道:“这不是还有一个多小时吗,着急啥!”
  “先去吃饭吧,吃完早饭咱们再去检查一下飞机的状态,希望首飞的时候不要出事!”古振华道。
  “合着你还是担心此次首飞仪式啊!”周扬笑着说道。
  古振华当即说道:“能不担心吗,这次首飞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要是能得到姜老等人的认可,说不定我们的这款战机很快就能定型量产,而不是像歼八原型机那样迟迟得不到上面的批准!”
  说到这里,古振华露出一副意难平的样子。
  歼八原型机是他们整个辽沈飞机厂数千职工干部的共同心血,所有人都希望这款战机能够得到装备部和航委会的认可,可以大规模的量产并装备部队。
  但事与愿违,在这件事情上他们是一盼再盼,但始终遥遥无期。
  去年歼八的原机型在解决了飞机抖振、发动机高空停车等一系列的技术难度后,好容易达到了1965年确定的技术要求,按道理可以将列装部队了。
  但是当空军部队在来验收的时候却发现,歼八虽然比国内的任何一款战机都优秀,然而与国外的优秀战机相比还是落后太多了。
  尤其是研制了17年的204雷达,其搜索距离仅为18千米,单脉冲晶体管技术可靠性太差,又不具备下视功能。
  而此时贼鹰的战斗机上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最大搜索距离已经达到了70千米,正面搜索范围更是达到了两百公里,这差距真是让人绝望。
  此外所用的霹雳-2乙导弹早已停产,霹雳-5乙空空导弹又和204雷达不匹配,根本不能执行作战任务,所以上面一直在犹豫要不要量产原型机。
  好在现在他们已经有了歼八改进型,从之前的性能测试的结果来看,这款战机的性能已经达到了2代半的标准。
  而这两天在周扬的指导下,他们又对飞机的不少问题进行了修改,古振华等人对这款战机的期望值更高了。
  周扬也理解古振华的心情,当即安慰道:“放心吧,这次肯定能成功的!”
  “借你吉言,希望结果不会让人失望…”
  说着,几人走进了辽沈飞机厂的内部食堂!
  …
  吃完早饭后,几人迅速来到飞机的装配车间。
  此时,从设计到装配以及试飞的工作人员全都到了,大家正在对装配车间里的这架战机进行全方位的检查。
  每一个人都非常认真,唯恐有什么遗漏!
  周扬和古振华抵达装配车间后,随即按照流程,再次对这架战机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将所有的情况详细的记录了下来。
  终于在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在古振华的命令下,一辆牵引车开进了装配车间。
  而后,那架歼八改进型战机便在牵引车的牵引下,缓缓驶出了装配车间。
  古振华等人就像是目送儿子出征的父母一样,眼神里既有激动、自豪,也有浓浓的担忧…
  忙完这些,时间已经快八点了!
  估摸着姜老等人也快要来了,古振华当即带着周扬和陈北玄,紧急赶往东面的内部机场。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佩服辽沈飞机厂的豪横了,别看人家只是一个厂子,但是内部却有三个大型机场。
  东面的机场主要是供大型飞机起飞降落的,虽说跑道数量并不多,但是却可以供世界上最大的飞机起飞降落。
  西面的机场主要是供战斗机起飞降落,同时也担负着飞机测试功能。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专门的直升机起飞坪,占地面积还不小,可以算作是一个专门的直升机机场。
  单单就这一点,全国就找不到几家这样的单位。
  周扬等人刚刚赶到机场这边,就听到头顶传来一阵“嗡嗡”的引擎声,众人下意识的抬头望去!
  只见一架身材修长且庞大的战机出现在了视线里,由远及近,由小变大,缓缓向着地面降落了下来!
  这是一架伊尔-14,也是国内最为先进的载客飞机,显然是装备部的那些大佬们来了!
  很快,姜老、杨老、张老等人陆续从飞机上走了下来。
  当周扬等人看到这些大佬后,心里微微有些震惊。
  好家伙,这是把装备部的高层都拉了过来,可见上面对此次首飞是何等的看重。
  除此之外,周扬还在人群里看到了不少穿着上绿下蓝军装的人,他们赫然是空军部队的人。
  战机首飞见到空军方面的人倒是不难理解,毕竟歼八可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战机,空军方面自然也特别的关注它的研发情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