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619节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619节

  第829章 印刷厂大订单
  研究所会议室
  周扬略作思索,然后问道:“乔主任,这个扩建方案的规模是不是有些太过了,毕竟我们研究所就这么大,能用得了这么多设施吗?”
  话音刚落,就听乔卫国直接说道:“能!”
  “能?”
  “嗯,我们的这个方案都是基于研究所目前的需求规划的,目前我们研究所的警卫、科研工作者,加上工人,已经超过了一千人了!”
  “有这么多人吗?”
  周扬略带一丝惊讶的问道,说真的,现在研究所到底有多少人,他自己还真不是特别的清楚。
  “有!根据我们后勤部门的统计,目前我们有警卫战士268人;科研工作者386人;工人322人;后勤保证104人,合计1080人!”
  接着乔卫国继续说道:“随着咱们研究所的成员越来越多,战士的兵营、科研工作者的宿舍以及配套的其它设施都严重不足,尤其是厕所和洗漱的地方,每天早晚都要排很长时间的队才行,必须尽快解决这事!”
  “这确实是是我疏忽了!”周扬沉声道。
  乔卫国再次说道:“再就是咱们的雷达总装线已经经过了验证,且即将步入正轨,也急需一个存放成品的大型仓库,此外也急需一个正式的停车场,甚至于机场。”
  “应该的,只是那500套的家属院是不是有点多了?”周扬再次问道。
  “不多,根据我们的摸底,目前同意将家属接过来的科研工作者以及随军的家属就有近四百人,弹性建设500套刚刚好!”乔卫国道。
  “有这么多人愿意将家属接过来吗?”周扬有些惊讶的问道。
  郭亚民随即说道:“这个倒是真的,正打算等一下向你汇报呢,既然乔主任谈到这事了,那我们就简单的说说情况!”
  “年后我们再次向所有的军政人员以及科研人员进行了二次摸底,共有408人愿意将家属接过来,当然了,前提是我们能给家属们解决工作问题!”
  周扬点了点头说道:“400人的工作问题倒是不难,咱们一个印刷厂就能解决!”
  随后,他又看了看乔卫国,说道:“乔主任,你们有没有算过需要多少建设费用,咱们研究所能不能承担得起?”
  “所长,整个工程算下来,至少需要投入40万元,浮动不会超过20%!”
  “40万够吗?”
  “够,毕竟我们不需要考虑人工、机械等方面的费用,只需要考虑材料费用就行了!”
  随后乔卫国再次补充道:“当然了,土地使用这一块的具体该怎么处理,这就需要您和村里商量了!”
  周扬当即看了看研究所的财务负责人李雅娟,而后问道:“李会计,咱们所里账面上还有多少钱?”
  “目前为止还有38万6098块7毛钱!”
  38万的账面资金说多不多,毕竟这些钱还包括研究所的研发费用,显然不能全部拿来做基础建设。
  周扬略作沉默,然后看着乔卫国说道:“你们先按照这个规划进行准备,我回头给上级部门打个报告,看看能争取来多少费用!”
  “青城方面答应给我们15万!”乔卫国语出惊人的说道。
  “咦,你已经问过聂老他们了?”
  “前几天回了趟青城,顺便问了一下聂老,他给我的回复是,最多只能替我们解决15万,再多了就不行了!”
  周扬点了点头说道:“15万也行,剩下的我再给装备部那边打个电话,或许还能争取一部分资金过来!”
  乔卫国笑了笑说道:“我的要求也不高,要是京城方面能给我们解决30万就行了,届时我们还能建个像样的机场出来!”
  “哈哈哈,我们的乔主任这胃口是越来越大啊,我尽量满足你!”周扬笑着说道。
  众人闻言,全都跟着笑了起来。
  随后郭亚民再次说道:“除了这事外,还有一件事情急需解决!”
  “什么事?”
  “一周前省出版社那边找到了咱印刷厂,给咱下了20万册毛选五的订单!”
  “好事啊!”周扬高兴的说道。
  毛选字数不算多,每册纯利润4毛钱,20万册就是8万块钱的利润。
  虽然不算多,但是对于印刷厂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
  毕竟万事开头难,只要迈出了第一步,剩下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是好事,但是人家出版社那边要求4月5日之前必须完成印刷,说是4月中旬就要全国发售了!”
  接着郭亚民再次说道:“而咱印刷厂就那么几个人,20万部毛选,就他们那几个人得干到猴年马月?”
  周扬看了看陈尚,随即问道:“老陈,你们那边现在需要多少人?”
  “想要正常开工且完成任务的话,至少80人!”
  周扬想了想说道:“工人的事我来想办法,你们要抓紧时间排版!”
  话音刚落,就听郭亚民问道:“那可不是三两个人,你去哪里解决,而且印刷厂的工人要求可不低!”
  周扬笑了笑说道:“我打算将村里的知青们先借调一段时间,他们既能吃苦,还都识字,应该能行!”
  “你这可是在挖村里的墙角,就不怕那位王支书找你?”
  “呵呵,不怕,反正这段时间知青们也不是很忙!”
  接着周扬再次说道:“还有其他事情吗,有的话咱就继续,没有的话就到此为止吧?”
  话音刚落,就听顾成华突然说道:“所长,我有事汇报!”
  “说!”
  “鉴于咱们研究所重要性的提升,上级决定再给我们这边增加一个连的警卫部队,另外还决定给我们配备一批武器装备和车辆!”顾成华道。
  “如此一来,咱们研究所的警备部队不是超过300人了?”周扬沉声问道。
  “对,要是这个警卫连到了的话,所有兵员加起来达到360人了,几乎相当于一个营的兵力了!”
  “用得着这么多人吗?”周扬皱眉道。
  “这是上面的安排,我们无权拒绝!”顾成华道。
  “那好吧,反正你是安保负责人,怎么安排这些人你说了算!”周扬道。
  “好!”
  “谁还有事?”周扬再次问道。
  郭亚民本想说些什么,但是想了想,最终却没有开口。
  周扬见状,随即说道:“那就这样吧,等我稍稍理一理这些事情,再召集大家开一个正式的会议,都散了吧!”
  听到周扬的话,其他人随即起身,陆续离开了会议室。
  而就当周扬挎着小挎包,起身准备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的时候,郭亚民和郑爱国以及闫海生三人却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也跟了上去!
  第830章 未来可期
  西坡研究所
  周扬的所长办公室里,郭亚民等人一边喝着茶水,一边等着周扬收拾着办公桌。
  很快,周扬便将桌子上的东西收拾得七七八八了,这才看着几人说道:“郭老、郑老、闫教授,你们还有其他事吗?”
  “有,有些事情不能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只能私下里找你汇报了!”郭亚民擦了擦嘴说道。
  “哦,啥事这么慎重?”
  “三天前,我们接到了装备部给下达的超大订单,要求我们在8月份之前至少生产120部炮瞄雷达!”
  听到这话,周扬也愣住了。
  120部炮瞄雷达,这绝对算得上是超级大订单了。
  有了这个大订单,整个研究所就不缺钱了。
  “5个月120部雷达,对于我们来说压力应该不是很大吧?”周扬道。
  “正常情况下压力确实不大,只要各个单位的零部件到位的话,我们一个月就能完成总装。”
  然而,话音一转,郭亚民再次说道:“但问题是咱们的这个炮瞄雷达涉及到的零部件供应单位超过了18个,只要有一个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咱们的整体进度,不得不防!”
  “嗯,这倒是个问题,我们和其他单位的同志联系一下,必须要让他们保证我们的供应,还得保质保量!”周扬道。
  “这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得考虑另外一个问题!”郭亚民道。
  “啥问题?”
  “军代表入驻的事!”
  听到“军代表”三个字,周扬瞬间皱起了眉头。
  八十年代之前,任何一个军工单位都绕不过这些军代表,他们这些人几乎是每个军工单位最不愿意提起的噩梦。
  军代表制度创于1950年代,初建时期主要任务是成品检验和验收,由于不涉及合同订立、企业内部的管理等工作,军代表和军工厂之间的关系也较单纯,双方之间相处的也比较融洽。
  但是随着军代表之间的职权不断扩大,逐渐发展成为从原材料到成品出厂整个过程中的质量把控,在此过程中,军代表要求层层把关,处处设防,事事签署,因此造成了双方关系非常的紧张。
  “上面已经确定派军代表到咱们所了吗?”周扬沉声说道。
  “嗯,已经定下来了,预计本周内就会抵达!”郭亚民道。
  “来就来吧,避免不了的事!”周扬叹了口气说道。
  别说他们只是生产炮瞄雷达的军工厂了,就算是那些搞蘑菇弹的大厂,也得受军代表的监督。
  略作沉默,郭亚民再次说道:“是避免不了,那我们还是想想该如何接待这些军代表吧?”
  “按照最高待遇来!”
  对于这些军代表,即便是周扬也不敢随便得罪。
  原因也简单,这些军代表就是钦差大臣,要是得罪了他们,随随便便一卡,产品不验收,那事情可就严重了。
  而且这些军代表管的是产品质量,合格不合格,还需要人家给盖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