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723节
与此同时,闫耿东也忍不住想起了远在塞北省的周扬。
他记得前年陆正军找到他的时候,提出让他到港岛这边主持镰刀计划的时候,他的内心其实比较抗拒。
但周扬却告诉他,镰刀计划的发展前景很好,三年内盈利便能破亿。
其实当时他是不大相信的,之所以会选择来这里,也不过是形势所迫。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这才第二年而已,镰刀计划的盈利就达到了3.6亿美刀,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不过震惊归震惊,闫耿东更在意这份财务统计所反映的情况。
他让财务部门统计去年的营收和利润,不仅仅是为了给国内汇报情况。
同时,也想通过财务统计来分析一下去年的公司运营的详细情况,并对今年的情况作出预测,且对公司不合理的运营策略进行调整。
所以在简单的看了一遍财务报表之后,闫耿东随即就伏在办公桌上,结合去年的运营情况,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通过对公司的营收分析,闫耿东发现,过去一年,公司收入的大头虽然依旧是专利代理费和授权费,高达两亿两千万美刀。
但是相较于前年,公司本身的药物销售也有了极大的提升,达到了1.75亿美刀,占到了公司总营收的40%以上。
这是一个不错的信号,毕竟代理费和专利授权费是固定的,并不会有太大的增长点。
但是公司自身的销售却没有这种限制,做好了的话,公司的盈利就能迅速增加。
在查看并分析了这个报表里面的十几项数据之后,闫耿东满意的点了点头。
可以说,在过去一年,公司不管是营收还是利润,都远远超出了闫耿东的预期。
这个成绩足以让他向国内交差了!
更为重要的是,根据去年的财务报表,完全可以预料到今年公司的盈利,还会进一步的提升。
原因嘛也很简单,就是今年他们有更为强劲的盈利增长点——蓝色小药丸!
没错,蓝色小药丸今年就会在港岛上市。
其实要不是周扬拦着,闫耿东现在就想将这种神奇的药物推到市场上。
自从上次他突发奇想,将蓝色小药丸送上慈善拍卖会之后,这种药在港岛的热度就居高不下。
刚开始老百姓只是好奇什么样的药竟然能拍出那么高的价格,当了解到蓝色小药丸竟然是那种药之后,就更加的好奇了。
而那位花了18万8拍下3颗蓝色小药丸的李家三少爷也没有让闫耿东失望,那位在用了这种药之后,非常的满意,竟然公开在媒体面前夸赞其惊人的效果。
李三少虽说听起来像是纨绔少爷一样,但他可不是什么毛头小子,而且他可是港岛金融圈绝对的大佬,他的话还是很有分量的。
有了他的认可,蓝色小药丸一下子成了港岛男人们争相讨论的话题。
在这种情况下,港岛的不少富豪纷纷向闫耿东抛出橄榄枝,想购买一些这个药。
而闫耿东也没有拒绝,毕竟送上门的生意哪有不做的,更何况那些富豪们开出的价位可不低。
因此这段时间,远威公司已经通过各种渠道,陆续向港岛的上层的富豪们供应了一部分蓝色小药丸,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
可以说,蓝色小药丸虽然没有正式上市,但是却已经成了港岛男人心目中的“神药”了。
到时候等这种药大规模的上市了,必然会一炮而红,大卖特卖!
再加上这两年远威公司接连拿出了氟西丁、阿托伐他丁两种效果惊人的药物,让几乎所有的合作方都赚得盆满钵满。
不出预料的话,蓝色小药丸这种自带流量的药物一经上市,就会引起各国药企的疯抢。
不管是代理费还是专利授权,都能收得手软!
坐在椅子上想了好一会,闫耿东激动的心情总算是缓了过来。
而后,他走到门口,仔细听了听外面的动静,没有发现问题之后便将房门反锁。
接着,他回到了办公室里面的套间,然后拿出了那部秘密电台。
既然成绩单已经出来了,那他就得将这份成绩单上报上去,不出预料的话,现在有很多人都在等着他的汇报的。
当然了,还有那笔巨额的资金!
只是闫耿东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份报告给国内带来的不仅有惊喜,还有…
第972章 紧急命令
京城商业部
当闫耿东的电报发过来的时候,陆正军刚好在电报机前,他正准备联系闫耿东。
眼看着就要到年底了,上面的那些大佬们都很关注远威公司的情况,都在等那边的消息。
当然了,上面的大佬们等的也不仅仅只是报告,更多的还是等钱。
没错,现在上面的领导们急着等钱用。
国内的经济情况确实很糟糕,到处都缺钱,尤其是缺外汇。
主要是每年这个时候,都是给各个单位拨付当年预算的时候,每天都有大笔的钱被划到地方政府以及各个单位。
当然了,这些其实影响不到镰刀计划,毕竟自己家里运转的钱还是有的,大不了举债度日嘛。
这些年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哪怕财政赤字高一点也无所谓,寅吃卯粮而已!
但是对外经济运行可不行,没钱影响的可不仅仅是国家制定的经济计划,甚至于可能是国家声誉。
自从去年上面提出“八二计划”之后,国内本就紧张的外汇就大量的外流,现在外汇局的账面上都快空了,急需大量的外汇。
那这事就和远威公司有关系了,因为他们这边挣的就是港元和美刀,这就是外汇。
而且,去年九月份的时候,闫耿东就向国内汇报称,远威公司的盈利已经突破了两亿美刀。
按照约定,其中一亿美刀将会作为利税上缴国库。
此外,从去年九月份到现在又是几个月过去了,估摸着他们那边的盈利会更高一些,上缴国库的外汇可能不止一亿美刀。
所以啊,上边的大佬们可都眼巴巴的瞅着这笔钱呢。
然而,港岛这边的远威公司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没有消息。
这让上面的领导们忍不住有些着急上火,只能让陆正军联系一下闫耿东,询问一下情况。
结果不曾想,不等陆正军动手,就接到了闫耿东发来的报告。
这份报告不是很长,只是有远威公司财务统计的核心数据。
至于其它的数据闫耿东并没有给国内报告,主要是他们这边的财务统计很细、很杂,发送起来太麻烦,而且也没有什么意义!
但即便是如此,当陆正军将所有的电文都翻译出来之后,也足足有一大页。
看完这份姗姗来迟的报告,陆正军整个人都惊呆了。
3.6亿的纯利润,这彻底超出了他的预料。
当下,陆正军不敢怠慢,立即将相关情况上报给了自己的上级领导。
同闫耿东一样,商业部的相关领导在看完这份报告之后,也都懵逼了。
尽管他们也知道闫耿东负责的那个公司发展很好,年底应该能给国家上缴不少利润。
但是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公司的利润竟然高达3.6亿美刀。
震惊之余,部里立即将情况继续上报。
很快,这份报告就出现在了更高级的大佬们的案头。
几乎所有人在看完这份报告之后,第一反应都是震惊,极度的震惊。
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卖药的小公司,其盈利能力竟然这么强悍。
这可是3.6亿美刀啊,折合成咱国内的钱可是足足6.5亿左右!
要知道,在过去一年,国内全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也就3250亿而已,折合美刀也就1749亿。
也就是说,远威公司的纯利润竟然达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六百分之一。
再说得直白一点,国内的那些普通县城,全年的财政收入加起来也就三四百万元,如此一算的话,远威公司一年的收入竟然相当于一百多个县的财政总收入。
这已经不能用夸张来形容了,这完全就是一个神话。
但高兴过后,上面的这些大佬们却发现了问题,那就是远威公司的对外投资实在是有些多了。
根据这份报告,在过去一年,他们竟然在未经请示的情况下,向中东地区投资了8000多万美刀。
加上其它方面的投资,花出去足足一亿多美刀。
这可是足足一亿美刀啊,国内想要挣这一个亿的外汇,那得出口多少农产品!
尽管远威公司这边也有充足的理由,什么拓展市场,搭建销售渠道,拓宽经营范围等等。
但是这还是不能说服这些大佬们,远威公司如此疯狂的投资,直接让上面的这些大佬有种失控的感觉。
这是非常可怕的!
一年可以给国库上缴1.8亿美刀的公司,这绝对是一棵摇钱树啊,可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因此,这些大佬们一致认为,应该加强对远威公司的管控。
但是如何管控这种远在海外,且还不是国家一手扶植起来的“半野生”公司,这确实是个难题。
尽管早在去年十月份上面就提出要派遣团队,进驻远威公司。
一方面协助闫耿东,一方面则是加强对远威公司的控制。
但是在周扬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之后,也引起了上面领导们的注意,他们也意识到要是派过去的人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
因此,在过去几个月,他们一直在挑选合适的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并未真的派人过去。
但是现在远威公司的情况汇报传回国内之后,上面的大佬们有些坐不住了,认为得拿出点实质性行动了。
毕竟今年那边敢未经允许就向中东地区投资1亿美刀,明年就敢投资2个亿,甚至于更多。
总而言之,大佬们觉得闫耿东的权力有点大了,得约束着点。
于是乎,高层立即召集商业部、军方以及镰刀计划的相关单位,召开紧急会议。
这次会议的目的只有一个,如何完善镰刀计划,如何加强对远威公司的管控。
但对于这种事情,不管是上面的大佬们还是下面的人都没有经验,一时间也没商量出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