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753节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753节

  “刘老、王老,你们咋过来了?”
  “呵呵,我们刚从学校那边回来,路过你家的时候,看到大门开着,想着可能是你回来了,所以就进来看看!”刘济民笑着说道。
  “两位里边请!”
  进屋后,刘济民和王远华见到李幼薇之后,又是一阵寒暄。
  待几人在客厅坐下之后,周扬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刚回来,家里连口热水都没有,实在是抱歉!”
  “无妨…不过你这家里是真的冷,咋不把炉子点上?”王远华搓着手说道。
  他们这种上了岁数的老人,对低温更加的敏感,刚待了一小会就觉得冷得受不了。
  周扬苦笑着说道:“房子有些年没住人了,来了之后才发现这边没有煤炭,这炉子也就点不起来了!”
  “咦,你小子是不是连购煤证都没有?”刘济民看着周扬问道。
  “没有,这些年一直在村里,户口关系也没有转回来,压根就没有办购煤证!”周扬道。
  “这样啊,那你等等,我给你找一些煤票,你先应应急!”
  “您老家里有煤票?”
  “刚好有几张,反正我也用不到,就便宜你小子了!”
  说完,不等周扬说话,刘济民就向着外面走去!
  刘济民离开后,王远华看着周扬说道:“一晃一年多没见了,咋样,忙不忙?”
  “忙,本来过年的时候准备回来,但是由于工作实在是脱不开身,就没回来!”周扬回答道。
  “忙点好,你们还年轻,正是干事业的时候,不像我们老家伙,想干也干不动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您六十刚出头,一点都不老!”周扬笑着说道。
  王远华苦笑着摇了摇头,而后说道:“以前我也和你的想法一样,一点都不服老,但是今年冬天病了一场之后,感觉身体明显不如之前了,不服老不行啊!”
  “对了王老,这两年克山病防治情况怎么样了?”
  接着周扬再次说道:“您老也知道,我这两年一直忙村里的事,也没怎么关注这事。”
  王远华笑了笑说道:“不用解释,知道你是个大忙人,正好我也想和你聊聊这事。”
  “前年我们在辽省弄了一个针对克山病的课题小组,专门对克山病进行科研攻关,在你提出的那些治疗手段的基础上,我们再次完善了克山病的治疗方案,极大的降低了克山病的致死率。”
  “此外,我们先后在京城医学院办了8个克山病防治培训班,培养了大批的医疗人员,目前国内的克山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那就好,您老真是辛苦了…”
  正说着,就看到刘济民再次返回了周扬家,随后将一叠煤炭票递给了周扬。
  周扬看了一眼,这些煤炭票每一张都是五十公斤,而手中这一叠少说也有七八张。
  “刘老,您老这可是真正的雪中送炭啊,我都不知道该咋感谢您老了!”周扬一脸感激的说道。
  “客气了,几张煤炭票而已,也不值什么钱,不必挂在心上!”刘济民道。
  “哪能呢,您老以后有啥事尽管找我,能帮的我肯定…”
  话音未落,就听刘济民突然说道:“你还真别说,我正好有件事想请你帮个忙!”
  周扬:…
  第1014章 刘济民的请求
  京城周家新宅
  周扬看着刘老宛如老狐狸一样的笑容,手里的这几张煤票顿时有些不香了。
  “刘老,您有啥事,请说!”
  刘济民笑了笑说道:“第一件事是和你商量一下,开春之后咱们医学院想再派一批毕业生,去你们村的卫生院实习,你看行不行?”
  “咦,去年过去的那批医学生不是还没有撤走吗,咋又要派人过去?”周扬好奇的问道。
  “不行吗,大不了这些医学生的食宿由学校负责…”
  不等刘老说完,周扬便打断了他的话,说道:“您老误会了,咱们学校的医学生到村卫生院实习,村里的社员们自然是非常的欢迎,管他们食宿也是应该的!”
  “只是之前那批还没有撤回去,现在又要派人过去,会不会有些太频繁了?”
  周扬还真不在乎那些粮食,几十个医学生又能吃得了多少粮食,一人一年的口粮撑死了四百斤,十个人也就不过四千斤而已。
  相比于这些以学生的作用,这些粮食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要知道去年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医学生,再加上钟奇等人的努力,这才将村里的卫生所直接升格成了卫生院,并挂到了卫生部直属的塞北医药研究中心名下。
  之前村里人生病了,病情不严重的话就找村里的赤脚大夫,要是严重的话那就得去县城。
  但是现在村里人不管病情是否严重,全都先要去卫生院找钟奇、刘友州、周维华等人瞧瞧,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基本上都能药到病除。
  即便是严重的也会想办法给予治疗,甚至于不惜动手术。
  因为村卫生院的医生们医术精湛,尽心尽力,所以不仅仅八宝梁联合村的村民们对他们非常的信任,就连附近生产队的社员们生病了,也都是先来八宝梁村瞧病,而不是去县医院。
  听周扬不是反对他们派医学生过去实习,刘济民当即松了口气。
  随后,他直接解释道:“不频繁,我们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
  “啥原因?”
  “友州过年的时候回来了,并和我说了一下他们在八宝梁村的情况,在过去的一年里,他和小周带着那些医学生,在你们村大显身手,单单手术就做了52台。”
  接着刘济民再次说道:“经过一年多的实习,不仅仅是那些医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能力和技术得到了提升,就连他们几个老师也都各有进步,对于这次实习的效果他和小周都非常的满意。”
  “所以他们两人建议学校这边,最好是将你们那里当成永久性实习基地,每年毕业前都派一批好学生过去,学校这边接到他们的建议事项之后也觉得这是个好想法,现在就看你们这边的意思了!”
  周扬当即表态道:“我对这事举双手赞成,咱还是老规矩,村里管食宿,要是愿意留在村里那就给他们发工资。”
  “这实在是太好了!”
  随后,刘老话音一转,继续说道:“对了周扬,听说你们那边正在研究乙肝的新型疫苗,有这回事吗?”
  “有!”
  周扬没有询问他们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毕竟刘友州可是他儿子。
  而刘友州又常年和钟奇、李林章、段英钟、宋史等人待在一起,得知他们研究乙肝疫苗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咱们学校这边也在研究新的乙肝疫苗,你看咱们能不能合作一下!”刘济民道。
  “您老怎么想起合作研究乙肝疫苗了?”周扬好奇的问道。
  刘济民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略作沉默,但还是开口说道:“实不相瞒,我之所以想着和你们村卫生院合作,主要有两个原因!”
  “什么原因,愿闻其详!”周扬道。
  “第一个原因是我们自己研究了十多年,虽然有些许突破,但是距离实现临床试验还差十万八千里。”
  接着刘济民再次说道:“第二个原因是,我听友州说你们那边已经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我想着能不能让我们的科研人员去跟着你们学学步。”
  “当然了,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想法而已,你们那边要是不愿意的话,我也不勉强…”
  话音未落,就听周扬直接说道:“刘老,这事我暂时没办法回答你。”
  “首先是我现在也不清楚塞北医药研究中心那边,将乙肝疫苗研究到哪一步了,其次是这件事情牵扯甚广,不仅仅涉及到了咱们卫生部,还涉及到了军方,所以我得向相关部门请示之后才能答复你!”
  “行,那我等你的好消息!”刘济民高兴地说道。
  “您老就这两件事吗?”周扬道。
  “对呀,你还以为是啥事呢,看把你吓得。”刘老笑着说道。
  周扬:…
  刘济民和王远华在周家待了一小会就走了,倒不是他们不想和周扬多聊一会,主要是周扬家实在是太冷了。
  而他们又都上了年纪,在这种冷冰房里根本就待不住,坚持到把正事谈完后就都各回各家了。
  周扬也知道自家的情况,因此也没有挽留。
  待送走刘济民和王远华之后,趁着现在太阳还没有落山,周扬便带着柳云龙和陈北玄去了附近的煤栈,准备早点把煤买回来。
  京城的煤栈很多,城区有,城郊更多。
  当周扬来到距离家里最近的煤栈时,看到这里正有大卡车在卸煤,而在煤栈外面却有不少人拿着扫帚和簸箕,在道路两旁扫来扫去。
  看到这些人,周扬倍感亲切。
  在京城,这种事情被称之为“扫煤末”,就是捡散落在马路上的煤炭。
  眼下京西运煤的车辆很多,通往矿场煤窑与煤栈之间的道路上,经常能见到被遗撒的煤末,便有许多穷苦人家的老人、妇女和小孩出来捡这些小块碎煤。
  煤栈的负责人看到一辆挂着军牌的吉普车开进了煤栈,当即过来询问情况。
  “同志,是来买煤的吗?”
  “对,帮我装450斤煤!”
  说着周扬将煤票和一张5元纸币递了过去,尽管周扬不知道眼下京城的煤价,但是他却知道一吨绝不超过15块钱。
  450斤,5块钱绝对够了。
  另外,他又从车上取下几个化肥袋子,示意煤栈的负责人可以将称好的煤炭装到蛇皮口袋里。
  煤栈负责人一边让工人们装煤,一边则是给周扬找出一块八毛钱。
  很快,450斤煤就装好了,在拒绝了煤栈负责人派人送货上门的提议后,几人将所有的五大袋煤炭搬到车上,又返回了周家新房子。
  刚回来,周扬就看到陆正军竟然过来了。
  看到周扬回来,陆正军当即神秘兮兮的说道:“赶紧把东西卸下,咱去吃饭,有人想见见你!”
  “谁,我认识吗?”
  “你不认识他,但是他却知道你!”陆正军道。
  “到底是谁?”周扬再次问道。
  “等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
  见陆正军不愿意说,周扬也没有继续追问,而是与柳云龙等人一起将车上的煤炭全都搬到了院子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