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824节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824节

  姜老点了点头说道:“很好,这也是我来这里的一个重要目的,我要给你们项目部下达一个命令,你们要全力对山鹰进行测试,使山鹰尽快达到量产的标准,并列装部队!”
  “是!”
  邹主任、田主任以及周扬同时齐声应道,声音洪亮!
  而就在这时,周扬再次说道:“首长,关于山鹰测试,我还有一个想法!”
  “什么想法?”
  “通用直升机毕竟是要为战争服务的,它们的战场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也至关重要。”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都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所以我觉得山鹰除了要在极端环境下进行测试,同时也要弄几架,到那些局势不太稳定的区域进行实战化测试!”
  由于南疆局势现在还没有公开,很多东西尚在保密之中,因此周扬没敢说得太直白。
  但是周扬相信,姜老肯定明白他的意思。
  果然,听完周扬说的之后,姜老眼里闪过一丝精光。
  略作沉思,他看着周扬说道:“听你这意思是准备多搞几架样机了?”
  “对!”
  “你准备搞多少?”
  “年底之前再搞5到8架,然后分小组进行测试!”周扬道。
  “嘶!”
  所有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好家伙,这哪是搞样机,这分明是要直接量产的节奏。
  人家搞科研,样机一般只有两架,一架测试一架当备用的,就比如说歼八战机,飞机首飞前就生产了两架。
  正式量产前,也就只搞出三架。
  再说昌河飞机制造厂的直六,明明已经通过了上面的检验,可以量产了,但是到现在一共也就生产出了6架。
  周扬倒好,一开口就是5到8架,加上之前生产出来的两架,那可是将近10架了。
  而这仅仅只是样机,这是胸有成竹还是异想天开?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定格在了姜老身上,这件事情姜老的态度至关重要。
  第1120章 你说我们惨不惨?
  会议还在继续!
  姜老明白周扬的意思,知道他是想利用南疆之战,实战检验一下“山鹰”直升机的战场表现。
  这么说吧,只要山鹰在南疆战场表现尚可的话,就可以越过那些杂七杂八的手续,实现迅速量产。
  但是一下子就搞出这么多样机,这万一要是存在重大缺陷,那损失可就大了。
  “周扬同志,看来你对山鹰的性能很有信心嘛!”
  “首长,就我们在平原常温条件下的测试结果而言,山鹰就算是放眼全世界,都能算得上一款先进且优秀的直升机了,我觉得多生产几架样机也没什么!”周扬道。
  “好,那就按照你说的那样,先生产8架,组成一个测试团队!”姜老拍板道。
  “是!感谢首长的支持!”周扬大声道。
  话音刚落,就听昌河飞机厂的田主任开口说道:“首长,我们昌河飞机厂主动请缨,恳请部里能将山鹰样机的生产任务交给我们厂…”
  不等田主任说完,就听邹主任急忙说道:“首长,我们厂也能生产,请首长也给我们一个机会!”
  这两位都不傻,别看这只是几架样机,但同样也是一个展示实力的机会。
  不管哪家把样机做好了,等到飞机真正量产的时候,那就占据了先发优势。
  所以他们争的不是一个样机的制造权,而是一个展示实力的机会。
  看到麾下的两员大将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姜老也有些头疼。
  来的时候他就知道会是这么一个情况,毕竟一款性能先进的直升机牵扯的利益有多大,他们都是知道的。
  生产线花落谁家,谁家就占据了主动权,在利益分配的时候自然能拿到大头。
  所以现在山鹰的这个制造权在这两个单位的眼里,那就像是唐僧肉一样,谁抢到那真的是可以一步升天。
  就在姜老难以决断的时候,刚好看到了斜对面的周扬,随即有了主意。
  “周扬同志,你是项目负责人,你觉得放在哪里生产比较好?”
  听到姜老的问题,周扬当即说道:“首长,我觉得吧,放在辽沈飞机厂和昌河飞机厂都不合适!”
  “哦,说说你的理由!”姜老饶有兴趣的说道。
  “看邹主任和田主任这争得面红耳赤的模样,不管是将这个样机的生产权交给哪一方,另一方都会不高兴的,为了保证各单位之间的团结友爱,我觉得还是不要交给他们的为好!”周扬道。
  “那你觉得交给谁生产为好?”
  “我们888厂勉为其难的就接受这个生产任务了!”周扬笑着说道。
  “周扬同志,你就不要为难,这事我们辽沈飞机厂乐乐呵呵的就能把事办了!”邹主任道。
  田主任也说道:“周扬同志,没你这么办事的,你这哪是为我们着想,完全是要当劫道的!”
  郎副主任则是附和道:“周扬同志,不是我小瞧你们,就算是我们两个厂子真把这个生产权让给你们888厂,你们就能生产山鹰了…”
  话音未落,就见郭亚民直接站了起来,当即对着郎副主任就说道:“你这是瞧不起谁呢?”
  “我就问你一句话,这事你能不能做主?你要是能做主的话,这活我们接下了,你就看我们能不能把这个直升机生产出来吧!”
  郎副主任被郭亚民这么一怼,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怒色。
  他好歹也是辽沈飞机厂的副主任,啥时候被人这样不客气的怼过,更何况还是当着这么多人。
  这样是传出去,那还不成了别人的笑柄吗!
  想到这里,他当即说道:“我说的事实,你们那边的情况你自己也清楚,机器设备以及人员厂房,是要啥没啥,你们拿啥生产?”
  “哼,我们研究所组建的时候同样要啥没啥,甚至于搞研究的地方还是在一个养猪场,周围都是臭烘烘的猪崽子,但我们不也一样把脉冲多普勒雷达搞出来了?”
  郎副主任再次说道:“那不一样,设计和生产是两回事,设计靠的是大脑,但生产说的是硬件设备…”
  “呵呵,你这话听起来没毛病,但是你说的那些硬件在我们这里完全就不是事!”
  接着郭亚民继续说道:“我们888厂没有你们那么多的下属单位和工厂,但我们有自己的生产方案,至于效果嘛,你们厂应该最清楚不过了!”
  “别忘了,我们这次来的时候可是给你们送来18部机载雷达,这是我们厂最近两个月生产出来的,而我们这个雷达厂投产也就两个月而已!”
  听到郭亚民的话,姜老想起了八宝梁研究所那种特殊的模块化生产方式。
  根据驻厂军代表反馈回来的情况来看,这种生产方法效率非常的高,要是各配合生产零部件的单位不拖后腿的话,生产效率至少能增加两到三倍。
  当下,他看着周扬说道:“你小子是认真的?”
  听到这话,邹主任和田主任心里顿时一惊,他们能听得出姜老话里的意动。
  “周扬同志,你就别搅合了,你说你们一个搞雷达的厂子咋就非要和我们两个生产飞机的厂子争这个呢!”邹主任道。
  田主任也附和着说道:“是啊,周扬同志,我们厂可是专门生产直升机的,直六生产任务暂停以后,我们就没有订单了,厂里几千名职工干部嗷嗷待哺…”
  周扬笑了笑说道:“田主任,咱有事说事,别卖惨行不行啊!”
  郭亚民随即补充道:“要说卖惨那也是该我们来卖,你们厂好歹上面重视,有大笔的资金下拨,有订单的时候搞生产提升效益,没订单也饿不着。”
  “你看看我们,地处鸟不拉屎的破村子里,上面拨经费就和那便秘似的,那么大的一个单位第一年只给拨了80万,第二年好一点也就150万,我们大部分的项目都得靠自己找经费,你说我们惨不惨…”
  听到郭亚民拿科研经费说事,主位上的姜老和杨老都露出一丝苦笑,知道这个老炮这是表达对他们的不满。
  听听,啥叫拨经费和便秘一样,这不就是嫌部里抠搜嘛!
  但那能一样吗,便秘那是肚子里有存货拉不出来,他们是因为没钱才只能卡各个单位的经费。
  郭亚民并没有在意姜老他们的想法,继续说道:“就拿这个直升机项目来说,我们厂前前后后一共投入了两千多万,那可是两千万啊,你们知道这么大一笔钱是怎么来的吗?”
  “为了凑够这些钱,我们单位拉下脸面搞各种副业,与民争利。同时所有职工干部勒紧裤腰带,平时连个白面馒头都不敢吃。”
  “甚至于为了搞钱,我们周所长四处兼职,堂堂副师级的干部竟然被逼去当村长,就为了每年能向村里买点平价粮食…”
  听着郭亚民滔滔不绝的说着八宝梁研究所的各种不容易,在场知道真相的人,脸上的表情都快抽了。
  比如说姜老,他可是知道八宝梁研究所的伙食有多好,你们是不怎么吃馒头,那是因为你们有大肉包子,有白米饭!
  再说周扬兼职这事,这和钱有关系吗?
  是这小子自己要这么做的好吧,我们可是劝了好多次,可是一点用都没有。
  咋这事到了你这个老东西的嘴里,就全变味了呢?
  但是会议室里了解真相的人毕竟少数,听郭亚民这个白发苍苍的老同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着他们单位的艰难,不明真相的同志们顿时向他们投来同情的眼神。
  与此同时,大家看向周扬的目光多了一丝敬佩,搞得周扬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第1121章 两个条件!
  辽沈飞机厂的会议室里,郭亚民滔滔不绝的讲了十几分钟,从他嘴里说出来的888厂,那完全是后娘养的。
  爹不疼娘不爱,全靠自己争气,这个惨卖的,那真的是听者伤心,闻者落泪。
  要不是姜老实在是听不下去他这种满嘴跑火车的话,出言打断了他的发言,不然的话,好好一个会议就变成了这老东西卖惨的舞台了。
  但不管怎么说,被他这么一搞,不管是邹主任也好,田主任也罢,再也不敢说他们厂有多么不容易了。
  毕竟再怎么说,他们两个厂子那都是在条件较好的城市,而888厂却和那些三线小厂一样,被丢在犄角旮旯。
  谁的条件更差点,这不是一目了然的吗!
  但是会议室里有一部分人却是另外一种表情,有震惊、有疑惑、但更多的却是满脸的不可思议。
  他们这些人都是真正去过八宝梁村的人,比如说古振华、再比如说黄征。
  在八宝梁村待了那么长时间,那边的情况他们多少还是了解一点。
  888厂的交通确实不太方便,但要是生活条件,那却是甩他们辽沈、昌河两个厂几条街。
  在八宝梁村的那几个月,他们几乎每天都能吃到肉,而且每个星期二和星期四都要改善生活,那软烂入味的红绕肉、清香可口的清炖羊肉,他们至今想想都流口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