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833节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833节

  接着周扬解释道:“中东地区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产油区,但受到乱局的影响,原油产量以及运输通道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随着供需关系的失衡,油价必然会快速上涨!”
  “而我们在那边投资的项目主要就是油田、石油公司以及其他相关产业,一旦油价上升,这些项目自然也会水涨船高,且资产涨价的速度可能会超过原油的速度!”
  “现在我们撤了的话,拿到手的可能只有五六亿美刀,但如果坚持个一年半载的话,可能资产就能达到十几亿,甚至于几十亿美刀。所以我想搏一搏,或许自行车真能变摩托车!”
  听完周扬的这两个理由,电话对面的陆正军立即陷入了沉思,电话两头突然就安静了下来…
  第1133章 抄底中东的想法
  过了好一会,话筒里再次传来了陆正军的声音:“你说的有道理,中东地区的乱局已经持续了几十年,未来几十年应该也还会持续,我们不能因为那边局势乱就不在那边做买卖了!”
  “这么说,老陆你也不同意撤资了?”周扬道。
  “对,我从一开始就反对撤资,毕竟中东那地方真的是富得流油,放弃了实在太可惜了!”陆正军道。
  在给周扬打电话之前,他们已经对中东地区的局势有过分析,大部分人认为,中东的乱局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结束的。
  原因也简单,因为那地方的动荡本身就是西方列强刻意安排的,欧美列强不希望中东地区再次出现一个完整而又强大的统一国家,那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中东当前的政治版图是1918年奥斯曼帝国因一战失败解体后,英法俄等欧洲列强瓜分该地区而形成的格局。
  细心的人会发现,中东大多数国家之间的边界线都是直线,这绝非是历史演变的结果,显然人为干预的结果。
  既然是“瓜分”,所以谈不上公平正义可言。这就给该地区埋下了“乱”的基因。
  再加上教派与文明冲突、地缘政治冲突、石油和水资源之争等因素,中东地区一直是国际关系中的难点和痛点,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要是因为害怕动乱就要从中东地区撤资,那只能永久放弃那些地方的生意了。
  周扬点了点头说道:“那你就将我的想法和许部长以及军方那边的同志说一说,要是他们也同意的话,那就以咱们镰刀计划领导小组的名义上报高层。”
  “好!”
  接着周扬再次说道:“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让老闫那边再抽调一部分资金,加大对中东地区的投资!”
  “老周你这话是认真的吗,你真要加大在那边的投资?”陆正军一脸惊讶地问道。
  “当然是认真的了,你想啊,现在像我们这样考虑抛售资产的势力肯定不少,但未必所有人都有我们这样的坚持,所以近期必然会有大量的势力抛售资产,逃离中东地区!”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当一大部分人都在抛售资产的时候,必然会导致中东那边的资产价格暴跌,这正是我们抄底的好机会。”
  没错,周扬就是想要抄底骆驼家的优良资产。
  现在中东的局势乱那是肯定的,但乱并不一定就会导致资产贬值下跌,毕竟那些狗大户家里最值钱的东西都埋在地底下,而且还是全世界各国都急需的,还他娘的是刚需。
  所以,那边乱归乱,但和石油沾边的产业却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周扬知道第二次石油危机马上就要爆发了,到时候全世界主要的工业国家都在缺油,油价那就像是血压一样一个劲儿的往上蹿,硬生生涨了3倍多!
  这还是原油的价格,油田以及石油冶炼公司等产业的涨幅更大,十倍甚至于几十倍都有可能。
  所以趁着现在一些人在抛售资产,及时出手,必然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他的这个想法却把陆正军吓了一大跳。
  “老周,你的想法实在是太疯狂了,你要知道那边的局势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乱,我们很可能今天花钱收购那些资产,明天就会被那些国家收归国有,要不就会直接被人抢走,风险太大了!”陆正军一脸担忧的说道。
  “呵呵,投资的风险和利润往往是成正比的,高风险必然意味着高回报。”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再说了,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忙国内的事情,压根就没有关注国外的局势。以至于我们在中东这个如此重要的产油区,一点话语权都没有,这不行。”
  “趁着远威公司在那边大规模的投资,我们的人也就能顺理成章的进入那些地区,以后想在那边办点啥事也容易一些。”
  “老周,我听你这意思好像不单单是准备投资赚钱,你小子是不是还有其他目的?”陆正军道。
  “呵呵,有那么明显吗?”周扬笑着说道。
  “你说呢?”
  “好吧,我确实有别的计划,不过现在还不能告诉你,说了就不灵了!”周扬道。
  陆正军也知道周扬是个颇有想法的人,而且他的那些想法在外人看来,那真的是天马行空,简直不敢想象。
  但是,每一次别人都觉得这事是瞎搞,是完全不可能的时候,他却总能出人预料的创造奇迹。
  显然,这一次他又有了新的想法,只不过现在还不太方便向自己透露而已。
  想到这里,陆正军当即说道:“那好吧,我会把你的想法如实向上面反馈的,并尽量说服上面的领导们,为你的后续计划创造条件!”
  “谢了!”
  “这话说得就见外了,再说了,咱们做这些也不是为了自己,都是为了国家嘛!”
  接着陆正军再次说道:“对了,老闫还让我问问你,最近有没有新搞出来的药品?”
  “啥意思,他们的蓝色小药丸的卖不动了还是咋了,咋又要新药?”周扬皱眉道。
  “那倒不是,你都不知道,现在你们搞出来的那个蓝色小药丸已经风靡欧美各国,都说这是上帝赐给男人最好的礼物…”
  不等陆正军说完,周扬便接口说道:“上帝赐给男人最好的礼物不是女人吗,那些鬼佬是咋想的?”
  “噗呲…”
  接着话筒里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接着就听陆正军大笑着说道:“你小子真是个人才,你是想笑死我吗?”
  周扬也笑了笑说道:“行了,你就说老闫是咋想的吧!”
  陆正军当即回答道:“老闫的想法是,眼下远威公司只有三款药品,还是有点少,完全没办法和欧美的那些大型医药公司相比。”
  “所以,他的想法是尽量多搞几种药品出来,哪怕不是特别先进的也行。只要形成了规模,便能迅速提升远威公司在医药界的实力和地位。”
  听到这话,周扬的脑海里瞬间蹦出四个字——产品矩阵!
  所谓产品矩阵是让用户在一个大产品中,不管是什么阶层、类型、习惯的用户,都有相应的小产品、模块、功能可以购买,从而产生一定的贡献对于大产品。
  而商业产品矩阵,就是将产品中的全部用户,挖掘不同阶层的商业化潜能,打造不同商业产品、模块、功能,协同配合,从而完成终极目标——盈利。
  这样说可能有些抽象,说直白点就是要有尽可能多种类的产品类型,满足不同需求的客户,只要你来了就得把钱留下。
  当然了,完整的产品矩阵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那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完善。
  显然闫耿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问他要新药。
  想到这里,周扬当即说道:“暂时没有新药,不过既然老闫需要,那我就回头研究一下,尽快给他答复!”
  “行!”
  随后陆正军再次说道:“对了,昨天晚上见到老杨了,那家伙都快把你夸到天上去了,还说抽时间要带着我去你那里找你喝酒,你早点把酒备好!”
  “哈哈哈,欢迎…欢迎!”周扬笑着说道。
  “行了,我还得向部长他们汇报情况,就不和你说了!”
  “行,那咱们回头再联系!”
  “好。”
  第1134章 高考成绩出来了
  办公室里,周扬挂了电话之后,整个人陷入了沉思。
  对于周扬来说,向骆驼们的地盘投资从来都不只是为了赚钱,毕竟全世界可以赚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没必要为了三瓜两枣去炮火连天的沙漠找罪受。
  他之所以如此执着的要对中东地区投资,并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继续追加投资额度,主要还是想把触手伸到那些地方,为他的下一个计划提供便利。
  周扬的下一个计划主要是针对全国即将陷入绝境的军工业的,尽管他已经在大力推广军转民计划,为数以万计的军工企业争取活命的机会。
  但现在面对的毕竟是军工单位,他们并不是都适合转向民用行业,比如说生产大炮的军工单位,这玩意再怎么改也不可能出售给普通老百姓啊!
  所以,想要解决国内军工企业的困局,除了大力推广军转民外,还得给他们找另外一条出路——军工出口!
  说白了就是要将我们的军工产品卖到国外去,创造外汇的同时,为国内的军工企业创造订单。
  然而想要卖军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你要有客户,还要得到客户的信任。
  而现在全世界最缺军火的是谁?
  无疑是那些天天在玩儿“炮仗”的骆驼们了,所以周扬的下一个计划就是将军火卖给那些骆驼。
  而周扬之所以敢这么干,且有信心干好,主要还是因为他知道前世国家就是这么做的。
  不过知不知道这段历史的,想必都听说过一句话——“兔子是两伊战争最大的赢家。”
  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无道理!
  从1981年开始,骆驼萨某先后向我们购买了近3100辆各型坦克,其中以69式衍生而来的69ii型坦克为主。除了主战坦克之外,萨某还通过种种方式,引进了包括59-1式130毫米加农炮、67-2式机枪、56式半自动步枪等轻重武器。
  由于两伊战争早期战况激烈,骆驼萨某采购的武器数量非常可观,并且获得了不少联盟兄弟国家的资金支持,货款支付得也很痛快,总的来说,双方合作得比较愉快。
  然而当这些武器应用实战之后,骆驼伊某很快意识到对手有了新的装备来源,并通过战场缴获及侦查等手段,发现这些武器的来源是兔子。
  因此,骆驼伊某尝试接触之后,也通过第三国中转的方式,从我们这里购买了包括63式装甲车、63式107毫米火箭炮、59-1式130毫米加农炮等武器装备。
  甚至还在1988年引进了30架歼-7n战斗机,只是由于歼-7n最终交付是在两伊战争结束之后,才没有出现两国歼-7在波斯湾上空搏杀的情况。
  就这样,我们在两伊战争的这8年间,军工产业每年对外出口额,从来没有低过12亿美元,在最巅峰的1986和1987年,甚至达到了22亿美元和24亿美元的高峰。
  因此,粗略估算这8年间,我们军工对骆驼们的出口总额大致在130美元左右。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部分,比如说在1983年,国内还向出口了2艘053he型护卫舰,在1987年、1988年向巴铁出口了共60架歼-7战斗机,1988年向“萨瓦迪卡”出口了50辆69ii坦克等,而这些出口收入并没有算到里面。
  这可是上百亿美刀的收入啊,以眼下的经济形势来说,对于我们的军工业来说绝对算得上是雪中送炭。
  当然了,军工出口的好处绝不仅仅只是赚到了钱,对整个军工产业来说,那都是好处多多,除了为自身发展带来大量资金之外,还获得了之前国内自循环生产武器装备时,无法得到的先进经验。
  这些经验并不仅仅是说,像成飞在出口歼-7系列战斗机时,通过与参战国交流所获得的武器发展经验。还使得国内对国际武器装备交易模式中,常见的问题、容易出现的陷阱,都有了大体了解,避免了后续可能遭遇的损失。
  举个例子,在90年代中期,大毛曾向我们推荐过苏-30战斗机,并表示苏-30战斗机的技术“已基本完成研发,只需少量资金就可以达到成熟状态”。
  然而,中航工业通过之前将濒临失败的歼-7iia,转变成歼-7m对外出口的过程,对大毛这套说辞背后所隐藏的风险,了解得一清二楚,最后婉拒了大毛提出的这项合作意愿。
  可以说,是两伊战争拯救了我们的军工业,也为我们接下来的改革开放早期提供了宝贵的外汇。
  只可惜,当年因为各种顾虑,我们的军工出口步子不敢迈得太大,错失了不少市场。
  现在周扬要做的就是提早布局,并将高层的那些顾虑都打消掉,尽早为国内的军工业找一条出路。
  不过现在我们国内中国还没有明确武器装备对外出口的基本原则,还在实施军事援助的行事方针,对于军工出口有诸多限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