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1134节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1134节

  周扬开门见山的说道:“亲王殿下,您把我留下,是有什么事吗?”
  阿卜杜拉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说道:“周,这次视察我们是大受震撼,我觉得有必要重新考虑一下我们两国的关系了!”
  “亲王殿下,您说的两国关系指的是什么,建交吗?”周扬饶有兴趣的说道。
  别看两国现在几百亿几百亿的签订军贸订单,但实际上眼下两国还没有建交,至于更高级别的战略性友好关系以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就更不用说了。
  阿卜杜拉点了点头说道:“对,我觉得我们两国是时候考虑正式建交的事情了,至于更高级的国家关系也可以商谈!”
  “可以,我会将这事上报到我国高层的!”
  说话的时候,周扬心里暗喜,如果能促成两国建交,这可是大功一件。
  其实对于周扬来说,立不立功倒无所谓,主要是两国建交意义重大。
  历史上,我们与大户是于1990年7月21日正式建交的,建交以来,两国在经济贸易领域和人文交流领域不断深入,双方交往频繁,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最终成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阿卜杜拉点了点头说道:“周,我们两国关系能进一步升级,这是你我都愿意看到的,我也会全力推动两国建交的。”
  “再就是,我想调整一下此次军贸订单的品类,增加一些新装备,还请周你能帮忙!”
  “亲王殿下您想增加那些装备,有些武器装备我不保证上面会出售!”周扬。
  “理解,50枚东风导弹数量不变,另外我准备将10套轻型合成旅的装备换成10套重型合成旅,再就是我们还要向贵国订购30枚高超音速导弹、5架预警机、4套防空系统!”
  接着,阿卜杜拉继续说道:“此外,我们还想请贵国为我们修建一个大型军事训练基地,并提供全部的技术支持。”
  周扬略作沉思,随即说道:“亲王殿下,高超音速导弹目前属于非卖品,暂时不能出售给你们,其他的我都可以帮您争取,不过…”
  “不过什么,有什么话请直说!”阿卜杜拉道。
  “不过要是按照您的武器清单计算的话,此次军贸的订单额可能比较高!”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尤其是重型合成旅的装备,一套就要比轻型合成旅贵3亿美刀,10套就是30亿美刀。”
  “还有我们的预警机,一架的售价2亿美刀,5架就是10亿…”
  话音未落,就听阿卜杜拉直接出言打断了周扬的话:“周,钱不是问题,而且这么多的武器装备贵国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全部生产出来,我们完全可以签一个三年合同,三年几百亿美刀对我们来说并不算什么!”
  “既然亲王殿下已经确定了,那我就把相关情况上报上去,并尽全力帮你们争取!”周扬道。
  “谢谢你周,你是我们最最真诚的朋友,我希望有一天你能到我们大户来访问做客,我会亲自接待你,让你领略一下我们的热情的!”
  接着阿卜杜拉继续说道:“再就是你之前和我说的个人电话生意,我觉得意义重大,我准备先和国王陛下汇报一下情况,再给你答复!”
  “行,那时间也不早了,亲王殿下您先休息吧,我就先告辞了!”
  “好…”
  从阿卜杜拉的房间里出来之后,周扬难掩心里的激动。
  按照阿卜杜拉提出的这些清单来算的话,这笔订单保守估计在250亿美刀以上,再加上两国如果能提前建交的话,这对于华国的影响着实不小。
  顾不上休息,他立即向随行的外交部官员说明情况,让他们连夜向钱部长汇报,让他们做好谈判准备。
  与此同时,周扬则是拨通了那位老首长的电话。
  毕竟这事太过于重大,必须得向这位汇报,也需要他老人家拿主意…
  …
  翌日清晨
  周扬睡的正香,房间里的电话突然急促的响了起来。
  被吵醒后,周扬不敢怠慢,当即将电话接了起来:“喂,哪位?”
  “周扬同志,是我,宋文忠!”
  “宋部长好,您怎么大清早的给我打电话呢!”周扬打着哈欠问道。
  “上面刚刚下达指示,今天上午正式和大户那边展开双边谈判,内容除了军贸订单这一块儿外,还涉及到两国建交的事情,老首长亲自制定你作为谈判副使,全程参与此次谈判!”宋文忠道。
  “是,保证完成任务!”周扬果断地说道。
  “此外老首长指示,此次谈判速度一定要快,最好是三天内能签订协议,必要时可以在价格上做出一些让步!”宋文忠再次说道。
  “为什么这么着急?”周扬皱眉道。
  “我们得到消息,贼鹰那边已经知道阿卜杜拉出访我国的事情了,他们的总统顾问已经从华盛顿飞往大户家,目的显然是想要阻止我们两国继续合作下去,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还是早点把协议签了为好!”宋文忠道。
  “我明白了!”
  虽然周扬嘴上这样说,但是他的心里可没有丝毫让步的想法。
  大户家对于先进武器的渴求已经到了不惜代价的地步,尤其是弹道导弹这种战略武器,别说只是一个总统特使了,就算是贼鹰的总统亲自来了也白搭。
  而且前世贼鹰的总统还真为这事去过大户家,结果还是没能影响得了大户家的决定。
  这一世我们这边除了东风导弹外,还有合成旅的装备和预警机等先进的武器装备,甚至于还有事关大户未来发展电池技术以及手机业务,他们更没有放弃的理由了。
  所以,大户这边他是吃定了,耶稣来了都不行。
  想到这里,周扬迅速起床,然后亲自带人赶往总统楼。
  第1545章 超级订单!
  6月10日,经过两天的紧张谈判,双方正式就两国建交以及军备采购达成协议。
  在充分认识到两国关系的重要性之后,华国和大户决定于下个月正式建交,具体时间双方的外交部门会另行商议的。
  毕竟什么时间建交,该如何对外发布公告,这些都需要充分尊重对方的国情。
  与此同时,双方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签订了新的军备采购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大户将会在未来三年来斥资125亿美刀向华国采购50枚东风导弹,此外还斥资110亿美刀采购10套重型合成旅的完整装备,斥资10亿美刀订购5架猎鹰预警机。
  除此之外,大户还向华国订购了4套红红旗系列防空反导系统和大量的弹药。
  再就是,大户还请求华国方面帮他们建造一个类似于漠北军事训练基地的训练场,并直接开出了10亿美刀的高价。
  对于送上门的大工程,华国方面自然是不会拒绝,当即应了下来。
  随后,双方在京城正式签订了这个合同总价为280亿美刀的巨额合同。
  不过砸下这么多钱,大户方面也是有条件的。
  除了要求订购的这些武器装备需要再三年内交付完之外,大户方面还要求华国方面多派遣一些军事顾问团到他们那边,帮忙训练军队,还特意指定想让范德彪带队过去。
  原因是在前几天的红蓝对抗演习中,范德彪指挥的蓝方军队给阿卜杜拉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更为重要的是,范德彪身上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那种霸气也是阿卜杜拉等人所看重的。
  他们很清楚,本国的国防军战斗力羸弱的根本原因还是人的问题。
  作为一个纯君主制国家,大户家军队权力核心掌握在王室手中,军队内部也充斥着大量的王室成员。
  都说将无偷生之念,士才有必死之心。而这些王室成员大都含着金汤匙出生,从小过惯了富家贵公子的生活,妥妥的纨绔子弟,显然是很难在军事领域有所成就的。
  不说别的,单就战斗意志这一条,估计很多人的没法过关。
  毕竟他们个个腰缠万贯,衣食无忧,如果在战场上将自己置于险境,那不是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大好人生,指望他们这些少爷兵爆发强悍的战斗力,难度不亚于重铸一支新的国防军。
  而有着这些王室子弟带头,那么底下的平民士兵们自然也就燃不起什么斗志。很多时候可能战场上风向稍微一偏,大户家的军队就崩了。
  正因为如此,在阿卜杜拉见到范德彪这样一个霸气十足的指挥官之后,才会如此的欣喜。
  当然了,这也和范德彪过去六年在波斯闯下的赫赫威名有关。
  两伊战争已经进行到了第七个年头了,而范德彪、柳云龙以及顾成华等人就在那边待了6年,而且还是战斗最为激烈的六年。
  刚才是的时候大家并不知道华国军事顾问团的存在,但战争打了这么多年,有些秘密早就半公开化了,因此这些军事顾问也受到了各国的关注。
  而范德彪因为敢打敢拼且略带一些张扬的个性,再加上他们过去的时候,波斯正被傻大木的军队摁在地上摩擦,是范德彪指导他们扭转了不利的战局,因此他也被波斯方面冠以“阿拉什”的名号。
  阿拉什在古波斯语中,代表的是波斯王麦努切赫尔时期的传奇射手,曾舍身一箭奠定了古波斯与古图兰之间的边界,是波斯人心目中英雄的代名词。
  由此可见,波斯方面对范德彪的看重。
  虽说范德彪回国后不显山不露水,也不提这事,但阿卜杜拉却知道他这号人物,因此想请他去帮忙训练他们的国防军。
  对于这事,上面经过一番考虑之后,随即便同意了。
  毕竟大户方面这次可是砸下了280亿美刀的订单,咱们也得拿出一些诚意吧!
  此外,大户方面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希望两国建交之后,他们的军官也可以到我国的军事学院进修。
  也不知道是受到了章仲谋的影响,还是说也想向非洲的那些黑徒弟那样拜师学艺,大户这边竟然指定进修的高级军官都要去章仲谋的母校常山陆军军事指挥学院。
  这对于我们来说,大户和坦桑尼亚、卢旺达、阿尔及利亚等国没什么区别,因此也就答应了下来。
  毕竟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
  除了军贸协议外,两国还就双边贸易、新能源以及手机等贸易进行了磋商,并签订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
  至此,阿卜杜拉亲王等人才算是圆满完成了此次访华任务!
  6月12日,在华国待了8天后,他们一行人才结束访华行程,返回了本国…
  …
  送走阿卜杜拉等人之后,周扬也放松了下来。
  从机场出来后,梁小山当即问道:“首长,您打算是在京城待几天,还是立即返回八宝梁镇?”
  周扬略作沉思,随即说道:“这两天上面的首长或许还有事找我,先不着急回去!”
  “是!”
  “那我们现在去哪里,回您家还是去国宾馆?”梁小山再次问道。
  周扬看了看手表,时间马上快十一点半了,当即说道:“都不去,现在去京城四中!”
  “是…”
  当下,梁小山快速启动车子,而后直奔京城四中而来
  待周扬等人来到学校门口的时候,这里还没有放学,大门口冷冷清清的。
  既没有老师学生,也没有前来接孩子放学的家长。
  这与几十年后,学校门口人山人海接孩子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